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秘书帮沦陷:成也高官 败也高官 /

中国秘书帮沦陷:成也高官 败也高官

十八大后,从薄熙来到令政策,从王永春到蒋洁敏,从谷俊山到徐才厚……中共在官场、国企、军队的反腐风生水起。高官纷纷落马的同时,其鞍前马后的秘书们也成为树倒猢狲。外界惊呼,习近平与王岐山联手的这场反腐风暴,不仅让有问题的“人民公仆”精神濒临崩溃,也让“公仆”秘书成为高风险职业。

人民网7月2日以《习近平教你如何做“领导身边人”》为题传达了中共最高领导对秘书工作的要求。之后,《人民日报》又在6日用整版篇幅大谈“选人用人公信度”,其中更提及“部分官员违规提拔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引发外界关注。“秘书”似乎要继打老虎、四川官商、石油邦、能源系、军队反腐等名词后,成为中共反腐风暴中的又一个特色名词。

秘书帮的“沦陷”

7月2日,中纪委霸气外露,一天之内密集通报了对7名官员开除党籍的决定。其中,一名省部级和两名局级官员被宣布处理引发的热度,绝对不亚于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的被查。他们是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和公安部警卫局原正师职参谋谈红。与去年落马的原四川省副省长郭永祥、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华林,以及此前被媒体报道为“失联”的原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定成一样,他们也曾担任过十八大刚卸任常委周永康的秘书。在这个曾经的政法网自身还处在“你懂得”的欲说还休阶段,其6位秘书已经成为习近平反腐风暴中的一个专有团体——“沦陷”的秘书帮。

据称,中纪委近年调查高官,也经常从秘书查起。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徐才厚被调查后,其秘书上缴军委的银行卡金额高达8亿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而另一个军中大鳄谷俊山,其秘书乔希君在谷案发生后只身潜逃,谷俊山秘书为什么要潜逃?分析认为,肯定是因为其知道谷俊山很多秘密,并且参与了谷的贪腐案件。有据可查的信息显示,2011年11月底,有关部门开始调查谷俊山,2012年2月,乔希君仓皇出逃。5月16日,中国公安部开始网上追逃乔希君。2013年4月,乔希君回到北京自首。

现实中,因高官落马而“拔出萝卜带出泥”,牵出秘书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陈希同秘书陈健、王宝森秘书闫振利、陈良宇秘书秦裕、刘铁男秘书王勇等。尤其是周永康“秘书六人组”的揭盅,更是让人震惊于这些秘书们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高级领导人秘书的能量之大。从近期官媒接连就秘书工作的发声来看,中共高层显然也认识到了腐败圈中特殊的“秘书帮”现象。

秘书的前世今生

从历史演变来看,秘书诞生于民国现代行政机构的产生,但是,它与古代幕僚一脉相承。幕僚原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英明的君主和诸侯利用幕僚而使自己名留青史,史书也对许多幕僚进行了褒奖从而使他们名垂千古,如张良、范增、诸葛亮、房玄龄、张居正……这些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幕僚出身的成功人士。

清代幕僚盛行,从谋士转为一代权臣的人非常多,如晚清重臣林则徐、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三人均出身幕僚,但后来都成为叱咤风云、权重一时的朝廷大员。不过最成功的幕僚当属康乾盛世时期的“首席秘书官”张廷玉。张为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机要秘书,文思敏捷,乾隆帝赞他“述旨信无二,万言顷刻成”。张最大的优点是一直自省自警,谨慎稳重,不贪财结党,所以才能“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

但是,就如同硬币总有其两面性一样,既然有殚精竭力为求名垂千史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秘书,也就有蝇营狗苟为一己之私而溜须拍马的秘书。后者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乾隆时代的“特级大秘书”和珅。据称和珅会5种语言,才华横溢,但同时也贪腐无度。被嘉靖帝查抄的家产,数值居然高达6万万两白银,为当时清政府年国民总收入的十倍,堪称古今中外第一贪。

上述都是幕僚史中的重量级人物,而从群体来说,绝大部分幕僚是没有这么大的能量的,他们只能作为主官的一种附属而存在,与主官“同呼吸共命运”。如果主官仕途已尽,依附在主官左右的幕僚往往落得鸡飞蛋打一场空,甚至身陷囹圄。不过,古代的幕僚也分两种,一种是没有官府编制的私人幕僚,一种是有官府编制的佐员。前者是靠主官私人奉养,形成了一种幕主与幕宾的关系,他们的荣辱升降,全系在幕主的官运浮沉上,所以大都只知幕主而不知朝廷;而后者,是吃国家的俸禄,和主官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能否官运亨通,虽然与领导对他的看法有一定关系,但最终还得落实在考核、升黜等一套制度上,从利害上着眼,自然是先有朝廷,后才是长官了。

秘书天职如何回归

在现今的中共政治体系中,官员秘书是机关工作之一种。从理论上讲,秘书与领导之间只是纯粹的工作关系。秘书有秘书的工作纪律,领导有领导的工作准则。这也就是习近平视察中办时要求“对党绝对忠诚”,“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的原因。

但是现实中,由于秘书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从属性,决定了他与官员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官级体系中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官媒《人民日报》7月6日也称,官员调任中,“选谁用谁还是少数人说了算。一是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权集中在‘一把手’手中”,“看似是由集体提名,实际上是‘一把手’一锤定音”。

从周永康秘书遍布四川官场、石油、政法系统的重要岗位来看,一位在任十年左右的省部级领导如果愿意,可以把自己的“秘书”派到很多重要的县市与岗位任职,而如果领导级别更高,仅仅靠秘书帮就有可能控制某一个关系国家命脉的产业,或是某一地域的政治生态。这自然容易引导秘书原则走偏,“只知幕主而不知朝廷”。

从这个角度而言,若要领导是领导、秘书是秘书,领导与秘书回归工作之本意,还在于如何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进行约束,在“把权力关进笼子”、对权力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厘清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否则一切都是奢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