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伪决赛!巴荷PK成鸡肋 只为FIFA圈钱 /

伪决赛!巴荷PK成鸡肋 只为FIFA圈钱

巴西PK荷兰,无论是范加尔还是罗本,都直言这场比赛毫无意义。“鸡肋”般存在的三、四名决赛屡屡招来全世界的反胃却依然因FIFA的力挺而存在,背后无疑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作祟……

世界杯不需要的"伪决赛":范加尔直言毫无存在价值

如果说长达一个月的世界杯比赛,是一场丰盛的饕餮大宴,那么可以说,决赛就是这场宴席里最后的那道绝味主菜,是最美妙最隆重的压轴,也是最令人期待的华彩高潮。与之相比,在决赛前一天举行的第三四名争夺战,就显得比较鸡肋了,缺乏必要的压力感和刺激感,平淡了许多,也无味了很多。

从来参加世界杯的各国球队,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取大力神杯,成为王者,睥睨天下,傲视群雄。没有一个球员来到巴西的目的,是获得季军奖牌。因为德国队在2006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在世界杯上获得第三名,曾经被讥笑为“卫冕了季军”。由此可见,世界杯的季军在参赛球队和球迷眼中缺乏地位,没有重要性,所以世界杯的第三四名争夺战也不受重视,队员从比赛中感受到的荣誉感也有限。更何况,参加第三四名争夺战的两支球队,都是在半决赛中的输家,都是距离登顶只有一步之遥的团体。本来满心欢喜准备参加决赛,却不幸沦落到第三名和第四名,其中的心理落差,也肯定让球员们不好受,参加这个比赛,很大程度上会有屈辱和沮丧的感觉。带着如此心态进入赛场,比赛的质量可想而知,必然大打折扣。而且,第三四名争夺战往往在决赛前一天举行,更显得像是垫场赛,为了决赛而预热的前餐。种种因素作用之下,第三四名争夺战就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场表演赛,结果已经无关重要,只要22个人上场跑完90分钟即可。所以,从举办世界杯本身的目的、意义乃至赛程上来看,第三四名争夺战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个比赛。2010年时,参加季军争夺战的德国队长拉姆就直言不愿比赛,而想回家。2013年的联合会杯上,时任意大利主教练普兰德利也表示,联合会杯的第三四名决赛毫无价值:“我认为踢一场对乌拉圭的三四名决赛毫无必要,这场比赛只可能增加球员受伤的风险。”

从球员方面来看,这场比赛也很不讨好。对于大部分球员来说,失去决赛机会后,世界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该为下个赛季进行备战。事实上大部分球队7月初就开始集结,欧洲转会期更是7月1日就开启,多出来的这场比赛则很可能影响他们的备战计划。世界杯年后的赛季,经常有球员表现和世界杯期间大相径庭,就是因为受到了世界杯的影响。而因世界杯受伤的球员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界杯黑洞”。例如拜仁的托马斯-穆勒,曾跟随德国队在2010年获得南非世界杯季军,随后的2010/2011赛季上半程里,他的表现与前一年相比,逊色许多,无法再现上赛季的进球表现,因此遭到当时拜仁教练范加尔的批评。直到下半赛季,穆勒才恢复过来。所以,在球员们都开始为了下一个赛季进行考虑和准备,归心似箭的时候,还安排一场季军争夺战,的确很难受到教练和球员们的欢迎。

所以,很多教练和球员都对第三四名争夺战表示了不满。今年的第三四名比赛将在荷兰和巴西之间展开。一向心直口快的荷兰教头范加尔不愿参加,因此向国际足联开炮:“作为一名失败者,我们实在提不起兴趣。”他认为:“三四名决赛真的该取消了,我已经向国际足联建议了10年,但到现在也没有成功。”作为消极的抗议,他表示“我会考虑派上一个新阵容去应付。”球星罗本也支持范加尔,说:“我很受伤很失望,三四名决赛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

第三四名决赛不仅没有得到教练和球员的赞同,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赌球危险,极大可能成为赌球的温床。由于参赛球队并不关注结果,往往心不在焉,这使比赛中经常出现大比分输赢的情况,而进球也会导致金靴奖之争,所以第三四名决赛中出现意外情况并不罕见,外界也视三四名决赛为赌球的温床。就在20年前的美国世界杯上,第三四名决赛由瑞典对阵保加利亚,前者4-0大胜。多年后,瑞典队替补门将透露,曾有一位马来西亚商人,用“成捆的钞票”试图贿赂四名瑞典队球星,让他们放水。虽然瑞典人拒绝了,但他认为,保加利亚许多球员在那场比赛中发挥失常,不知是否是受到了那些钞票的诱惑。

因此,可以说,世界杯上的第三四名决赛,无论是从世界杯赛制本身、教练球员的心态,还是从反对赌球的立场上来说,都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比赛。

FIFA才是"伪决赛"最大获利者:一场狂圈7000万美元

就目前国际足联的政策下,对于季军战参赛国而言,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其实差别并不大。以南非世界杯为例,季军的奖金是2200万美元,而第四名奖金是2000万美元。一般能杀入四强的,都是一些不差钱的豪门球队,所以这200万美元的差价,并不会提起他们的兴趣。同时,FIFA虽明确表示过,第三和第四的名次差别会影响到他们在国际足联的积分排名,不过这一场比赛带来的差异其实不算大。再者说,足球领域的世界排名很多时候都是浮云性质的东西,唯独有用之处就是世界大赛的分组抽签。对于普通球迷而言,三四名决赛也难以提起兴趣。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季军争夺战,三千张门票静静地呆在销售处无人问津,说明它确实缺少吸引人的魅力。

那么,既然三四名争夺战如此鸡肋,FIFA为何还要坚持办下去呢?原因很简单:比赛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FIFA曾对外表示,三四名争夺战是国际足联的传统,他们并不愿放弃传统,但是这显然不是充分的理由,因为FIFA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得不可谓颠覆性的。之所以会找这么个理由搪塞过去,主要还是为掩盖他们通过世界杯疯狂圈钱的真相。有比赛,才有收入,比赛更多,才有更大的收益。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国际足联的收入高达87亿美元,如果按64场比赛平均计算,每场比赛收益高达1.25亿美元。虽然这种计算方式有失偏颇,但多一场比赛,总比少一场比赛要好。而本届世界杯开打前,英国媒体曾披露,国际足联将从巴西卷走43亿美元的巨额收入,但实际收益很可能比这个数字要高,平均下来一场比赛的净收益超过7000万美元。站在FIFA的角度去想,这个钱就摆在面前,为何不去赚呢?

单是这两届世界杯下来,国际足联的总收入轻松突破100亿美元,成为第一个营收总额进入世界500强的非营利组织。然而过去几年,国际足联官司缠身丑闻不断,但至今没有一桩阻止过它的日常运转,也没有司法机构彻底介入其中。原因只有一个:它是非营利组织。国际足联的权力不受监督,不受节制,没有哪一个国家和组织可以控制,或者愿意控制这种垄断性权力的膨胀。在原欧足联主席约翰松退位之后,也没有哪个组织也于挑战国际足联的权威。所以,国际足联敢于不顾漫天质疑,坚持让季军之战继续存在。而这一切,只以“这是世界杯的传统”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就全打发了。你不服,无所谓,反正世界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民间组织”的身份客观上也确实庇护了国际足联在世界杯数亿美元的利润面前的贪婪之心。南非世界杯,在国际足联高官无不标榜这是一届“伟大世界杯”的同时,南非当地一些为世界杯提供服务的机构把国际足联告上法庭,因为它们应该结算的上亿美元账单至今仍是白条。再到巴西,当FIFA在疯狂圈钱时,却是这个国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世界杯的办赛经费,大大压缩了政府在民生、教育、医疗领域的支出,百姓游行抗议抵制世界杯,甚至打出“布拉特掠夺走我们的血汗钱”的标语,但是国际足联不为所动,能够赚到的钱,他们从来乐此不疲,并且账目极不透明,所以至今没人知道,国际足联挣的钱是怎么花的?其账面上究竟有多少存款?布拉特的工资到底是多少?所有国际足联雇员的薪金都不必透露,包括主席布拉特。据猜测,布拉特的账面工资大概在200万美元上下,且不包括各种高额报销和补贴。布拉特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组织者缝制了庞大而缜密的黑金巨幕,足以遮蔽所有的阳光。

说来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号称非盈利性机构的国际足联,吸金能力却远胜这世界上太多的盈利机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由于足球这项运动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每逢世界杯,每个参赛国都是举国关注,不少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助威,甚至在中国这样的常年无缘世界杯国,世界杯的魅力也渗透进社会每一个角落。依靠这种巨大的影响力,国际足联一步步演变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超国家的权力组织”,它的“行规”和“内部司法”居然比个别国家的法律都更不容置疑。1997年,阿维兰热发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通牒:如果巴西政府和议会一定要以惩治腐败的名义追究巴西足协的罪责,国际足联将开除巴西的会员资格。另外,伊拉克和文莱足球,因为“政府越权干涉足协内部”而受到了国际足联的严惩,遭到国际足联的全球竞赛。国际足联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而这种集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

季军战究竟何去何从?FIFA或可借鉴奥运会

当全世界都在反胃时,只有FIFA仍在力挺三四名决赛,这是世界足坛的一道怪景。那么季军赛,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愤怒的范加尔说,他曾向国际足联建议了10年取消三四名战,但到现在也没有成功。其实愤怒的远不止范大帅一个人,去年的联合会杯期间,意大利主帅普兰德利表示,他们与乌拉圭的三四名决赛,其实是毫无必要的,这样的比赛只会增加球员受伤的风险。而上届世界杯三四名决赛前,德国队长拉姆也表示:“输掉半决赛后,大家都在想快点回家休整。这样的比赛(季军争夺战)有些尴尬,也有些浪费时间。”英国媒体《泰晤士报》则表示:“世界杯的季军争夺战就是NBA赛事中的垃圾时间。”

放眼如今的世界足坛,FIFA直接控制的赛事,大部分都还有三四名决赛,比如世界杯、联合会杯和世俱杯,当然也有一些赛事在进行着改革。相比之下,另一项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足球赛事欧洲杯,自1984年以来便取消了三、四名决赛,半决赛失利的两支球队并列第三名。欧洲足联做出如此决定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三、四名决赛毫无意义,因为足球锦标赛与奥运会不同,夺得第三名的球队并不会获得奖牌。此外,欧足联认为,让两支在半决赛失利的球队再去打一场比赛有些残酷,“这并不人性化,对球员和球迷而言都是折磨。”欧足联前任主席约翰松曾如此说。

欧足联的这种做法,得到赞许声一片。相对于国际足联,这个决定似乎更加人性化。如今,摆在国际足联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全世界的反对声,另一方面,巨大的商业利益。布拉特是倔强孤傲的老头,从不愿向任何人低头,想让三四名决赛从世界足坛彻底消息可能性不大,但它可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存在。

比如奥运会就是国际足联可以借鉴的示例。奥运会中的铜牌争夺战,往往与其他某项指标相挂钩,而不只是一场纯粹的荣誉之战,所以有些铜牌争夺战的激烈程度,甚至不亚于冠军争夺战。当然,这个前提在于,国际足联能够给予三四名决赛参赛国一些承诺,或优惠政策。比如季军球队能够在下一届世界杯预选赛中,获得额外加分等等。类似的示例可以参照亚洲杯,如今亚洲杯同样有三四名争夺战,最初它的季军战也只是纯粹的表演赛,但2007年之后,为了增加双方的重视程度,亚足联决定让前三名直接进入下届亚洲杯小组赛,女足亚洲杯同样有名额的福利。

如此一来,自然大大地提升了参赛双方的重视程度。但是这么多年来,这种提议被提到过很多次,就是没能落地,国际足联自然也有他的苦水。因为国际足联会员国的数量,远非亚足联能比,如果也采取世界杯前三名直接进入下届世界杯正赛的做法,势必会引来诸多亚非拉美国家的抗议,因为可争夺名额从31个(东道主除外)削减到28个(扣除三个直进名额),意味着竞争更加惨烈。

或许国际足联可以采用更柔和的方式,比如前文所提到的,算入加分的模式。比如世界杯冠军,下届世界杯的预选赛中加5分,亚军3分,季军2分。不过,每届世界杯的前三名,参加预选赛,基本很少出现意外被淘汰情况,所以这种加分制度对他们的诱惑度能有多少,目前还不得而知。抑或,国际足联可以从奖金分配的方式作为切入口,拉大第三和第四的奖金差距调动球队积极性。

这场对于球员“残忍”、对于球迷“无关紧要”的世界杯三、四名决赛,到底是不是还应该存在?该怎样存在?作为整个足球的掌舵人,坐在办公室里的布拉特先生和FIFA官员们,该开会讨论一下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