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把手日子难过 中国的官场越来越难混 /

一把手日子难过 中国的官场越来越难混

中共反腐曾让多少官员在2013年发出“官不聊生”的哀叹,如今山西窝案连发,连省委书记袁纯清都因“领导责任”悲情败走麦城。这不仅让山西官场崩塌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也让中共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坐镇山西换届时,批评当地“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的话语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袁纯清被去职当天,中纪委网站重点强调“一把手的责任”,这篇名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文章直接指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内涵)其实就一句话,出了问题首先要追究你(党委一把手)的责任……如果各级党委对形势缺乏清醒认识,没有把管党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当作自己的主责,就是领导不力。”

中国有句俗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地区的官员,如果一把手廉洁奉公,法纪严明,那么下属官员就不敢违法乱纪;如果一把手装聋作哑,甚至疯狂腐败,那么上行下效,下面的官员就会群起效仿。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袁纯清去职山西表明“反腐、吏治、整风”,中共剑之所指已经开始从腐败官员本身,转向负有领导责任的各地一把手。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上位之初,曾用“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来说明领导责任的重要性。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委负责制”,到习近平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提出“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以及之后提出并由经济领域而发酵至政治领域的“新常态”概念,中共新领导班子的吏治思路逐渐清晰明了。对于各地方和部系的官场一把手而言,政治“新常态”意味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只享有权力、不承担责任的美好时光将成为历史,“党委负责制”将成为悬在他们头上的体制利刃。

袁纯清之殇印证政治新常态

9月1月,中共官方宣布,原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接替袁纯清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等职,随即,袁纯清新职务宣布,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在此之前,山西省委班子8名(包含2010年离开山西的申维辰)省部级官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有原省委副书记金道铭、原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原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原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原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白云。另外,原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原副省长任润厚也因腐败被宣布调查,甚至山西省纪委原副书记也被调查,山西政坛五大班子无一幸免。

虽然“晋官难当”,但是山西官场生态如此黑暗,袁纯清作为一把手负有不可推卸的长官责任。在9月1日山西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自己也承认负有责任。“抓班子、带队伍”,这是一个一把手的重要职责。有观点表示,山西官场地震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共反腐将不仅局限于腐败官员本身,更外延到各地一把手的领导责任上。袁纯清黯然离晋,四年三个月任职山西,以这样的局面收场,对于他来说自然感慨良多,但是带给中共官员、带给社会的是更多的反思和警醒!

如何追责领导者的用人失误,在中国政治生态中一直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在近年来被问责的省部级官员中,官员尤其是主要领导被问责,多半是因为重大事故或公共事件,比如和袁纯清曾同属晋官的孟学农,2008年曾因襄汾特别重大溃坝事故被免职。中共官员极少因为用人失察而被追责,引人注目的案例只有两个:云南原省委书记2001年因省长李嘉廷贪腐案而辞任调往审计署;2012薄熙来被调查后,新华社通稿中称他“在王立军事件和薄谷开来故意杀人案件中滥用职权,犯有严重错误、负有重大责任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但更多的情况是被“默许”,2001年至2009年,季建业在扬州主政,先后担任市长和市委书记。这一期间,扬州市委原组织部长蔡爱华因为“受贿,干涉扬州牧羊集团改制”被“双规”。当时曾有更高层次领导认为这是主要领导的“用人失察”。但最终季建业也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追责,直到他在南京任上落马。

习近平曾称,用人不当将对党和国家造成很严重后果,山西就是典型。近一年来山西落马的15位厅局级干部中,至少有9位是在2010年袁纯清上任后获得提拔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杜善学、聂春玉还是前后两任省委秘书长。虽然这并不能证明提拔过程中存在腐败,不过作为选任和监督官员的主要负责人,省委书记履职失当,既没有在干部选任时把好“入口”关,也未能发挥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分析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曾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此番山西官场大动荡,说明中共高层已经下定决心在党建和吏治方面进行改革。袁纯清不幸成为中共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度以来,因为用人不察而“以身证法”的第一人。

体制发威责任之剑指向一把手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地区的官员,如果一把手廉洁奉公,那么下属官员就不敢违法乱纪;如果一把手疯狂腐败,上行下效,下面的官员就会群起效仿。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在上位之初也曾用“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来说明领导责任的重要性。但是中共新领导班子执政近两年来,反腐的风浪盖过一切,以至于习近平的吏治动作没有得到外界足够的重视。

袁纯清被去职当天,中纪委网站重点强调“书记的责任”,这篇名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文章直接指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内涵)其实就一句话,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党委书记的事,出了问题首先要追究你的责任……如果各级党委对形势缺乏清醒认识,没有把管党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当作自己的主责,就是领导不力。”

当初,掌权未满一个月的习近平,就在政治局会议上高调推出“习八条”,要求中共高层官员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2013年开始,中纪委更勒令官员退卡以及发文禁止节假日公费宴请、甚至购买贺卡等隐藏腐败的各种行为,让当时的中下层官员们发出“官不聊生”的哀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党委负责制”淹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各项改革热词中……但是无关外界关注与否,习近平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实现自己的吏治战略。2014年初的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及“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就已显示中共已经将官员问责制推进到执行阶段。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公开提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拘常例、不违常情”,8月13日的《人民日报》用这8个字来解读习近平的新常态,并将其从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扩展到了改革、反腐、外交等诸多领域。所谓“常例”,被定义为“长期存在于中国政商界的或明或暗的规则”:“一年半多的时间过去,以前大家觉得是‘常例’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无不戴上‘紧箍咒’,官员以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当周永康和徐才厚这种级别的大老虎被拿下之时,大家在惊讶之余,应该能品味出其中的深意——20多年来,坊间流传的‘刑不上常委’的所谓‘常例’,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眼中,这不过是个伪命题。”

至于“常情”,官媒将其则归结于“千百年来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常识、常情、常理”:“让年轻人有工作、买得起房,让孩子上得起学,让老人看得起病,说的都是千百年来中国‘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朴素民本思想。以这种常情的思维去理解习近平的改革、反腐、外交等领域的思路,会发现这种‘新常态’并不难理解,而且会抱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期待。”

其实,这种将“新常态”延展至政治领域的论述方法,早在三个月前的《人民日报》上就已经呈现。6月9日,该报刊登的《大转折时代需要“新常态”思维》一文,就已经强调“上述逻辑和态度,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整个时代发展对我们的影响上”:“在大转折时代,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既主动调整、又不可避免地受客观影响的国家来说,多维交集的‘新常态’的不断出现,可能也将成为一种常态。” “新常态”将成为未来几年里指导中国走向的出发点。

如今回头再看,无论是“党委负责”、“政治生态”还是政治“新常态”,中共领导层显然不仅在整理其整党吏治思路,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官场生态已经发生变化的信号。对于官员们来说,正如《人民日报》在文章最后所称,“理解习近平‘新常态’里的不拘常例、不违常情,重要的不仅是学习,更需分辨是非、认清大势,并且勉力笃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