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BC教师罢工一景 白人老师举中文标语 /

BC教师罢工一景 白人老师举中文标语

上千名卑诗教师,5日傍晚在温市中心的加拿大广场(Canada Place)省长办公室外集会抗议,一名中学白人女教师举著中文标语牌表示,近年来的教育预算不停删减,她呼吁省府聘请更多特别教师以及投入更多资源。

在列治文某中学教授英文与美术的沃克尔(Kate Walker)受访表示,写著中文的抗议标语是学校一名华裔物理老师提供,因希望借此能让华裔家长了解当今的学习环境问题。她说,2006年学校拥有13名教育助理(Education Assistant),但年年被删减,导致目前仅剩下8.5名助理。

沃克爾(左)持中文標語,呼籲多多投資教育環境。(記者張耀仁/攝影)

沃克尔指出,教育助理能协助学生课业难题,也能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指导协助,但是提供该资源的部门,年年面临预算被删减,这正是教师们站出来抗议的原因之一。

她续称,班级里所有学生的母语共有五种不同语言,幸亏有班级外学生当义工在课堂上帮忙翻译,否则将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她强调说,这个例子就是不断被提到的“班级组成”与“班级大小”议题。

集会期间,卑诗教联主席艾克(Jim Iker)对现场上千名教师重申,省府要去除谈判中的E80条款,并进入仲裁阶段,此语获现场一阵喝彩。卑诗新民主党党魁贺谨(John Horgan)与该党十多名省议员,以及其他众多工会也到场为教师打气。

教联倡约束力仲裁 省府盼用谈判解决

卑诗教联(BCTF)5日表示愿意重新投票结束工潮,开出的条件是省府答应采取具有约束力的仲裁,但省府认为,不应将劳资双方问题的决定权交由第三方处理,暗示未必接受。

教联主席艾克(Jim Iker)5日上午提出,除了正处司法程序的教室规模和组成议题外,其馀薪资、签约奖金(signing bonus)、教师备课时间、医疗福利等纳入仲裁范围,同时要求省府同意继续就“学习改善基金”(Learning Improvement Fund)问题展开协商。

省府目前的“学习改善基金”每年为7500万元,教联则希望增加投入至1亿7500万,用于增聘教师、辅助人员及其他教育资源,第二年增加到2亿2500万。但在法院对教师规模和组成做出最后判决之后,这项资金可以取消。

这是教联首次提出采取具有约束力仲裁程序,并表示若省府愿意,就会由教师投票结束罢工。

省教育厅长法斯本德随后在维多利亚召开记者会,对教联提议作出回应,他最初未直接表态“同意”或“拒绝”,表示还需看到实际书面材料后审慎斟酌。

但在记者会之后,法斯本德表示,政府并不乐意将如此重要的决定托付第三方做主,认为在众多可选择方案中,最可行的就是双方在谈判桌上将问题解决。如果教联能提出更合理的薪资和福利条件,与其他15万公务员看齐,双方仍能达成共识,让50多万公校学生重返校园。

他强调,以之前接受的“仲裁”经验来看,为履行所达成的协议,给省府带来的是长期的财务紧张,现在不愿过去重演。他指出,政府承诺省民要达成平衡预算,不愿意为负担数以亿计的额外支出而影响计划,更不愿将压力转嫁纳税人。

教育厅长重申,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回校上课,“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稳定的教育系统。”

高年级忧学业断 求转私校

新学年开始近一周,加拿大卑诗省公校学生还只能望“学”兴叹。不少留学生已经联系转学事宜,有留学专家指出,最受影响是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大学最后阶段,不能冒险让学业中断,必须提前另谋他路。

有张姓教育顾问表示,卑诗省是非常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温哥华地区,近几年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全省国际学生总人数超过11万,尤其是就读中小学的小留学生比例增长迅速。以他们处理的个案来说,比例就从前两年的30%提升到现在的近50%,其中八成进入公立学校 。

“加拿大教育系统颇有口碑,且相当一部分人希望借此为跳板,未来入读美国名校,但现在本地教师罢工,学生无学可上,这份信心也被动摇。”她指出,新学年开学前后已经接到大量学生及家长电话,查询转学事宜或是短期课程项目。

张姓教育顾问指出,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12年级的学生,他们面临升大学的最后阶段,一旦课程受干扰,对未来计划也将有不小影响,低年级的则多数还持观望态度。

她说∶“对于希望转学的留学生来说,离开卑诗或回国的情况比较少数,大部分是转到私校。现在是开学第一周,如果他们能够及时找到学校,应可赶上进度,但如果持续拖延,不仅转学困难,学业也较难跟上。”

另外,因为留学生在注册时就已经交齐费用,因此转学还牵涉到退费问题,造成不少困扰,家长也忧心孩子在海外的监管问题。同时,一些留学生上学期的成绩单无法获得,还影响到他们续签签证。

私校3天接上百通电话

开设高中课程的私立学校、温哥华有华裔教育顾问透露,今年璁期就开始接到学生和家长的查询电话,询问入学事宜,开学之后查询人数增长约一倍,开学三天以来就接到100多通电话,多数来自就读11年级和12年级学生。

她表示,学校针对工潮也延长了申请时间,方便有意愿的公校学生转学,“对于他们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学费。有学生反映,和校方联系退学或转学时,迟迟得不到回复,学生左右为难。”

另有学生则考虑,若不退费,是否可以先转到私校度过当下难关,一年后重新转回学校就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