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揭开与中国交恶的菲律宾反华内幕 /

揭开与中国交恶的菲律宾反华内幕

菲律宾与中国关系的不稳定,表面上看是南海的争议问题,深层次却是利益互补不足,彼此需求不紧密所致。虽然中国也成功通过一些经济合作取得东南亚地区的柬埔寨、泰国的支持,意图迫使菲律宾等国软化态度,但从目前的局面来观察,仍然收效甚微。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菲律宾”这个国家的名字似乎与“反华”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近年来发生的“香港游客被马尼拉警察枪杀事件”、“菲律宾海警射杀台湾渔民事件”和“中国渔民被菲律宾抓捕判刑事件”等层出不穷,加之在一些南海岛礁的争议上悬而难决,一次接一次引发了两国间的争执与冲突。

随着各种针对中国公民的暴力事件不断出现,以及中国政府出于爱护本国公民的种种措施的推出,前往菲律宾的中国人已经显著减少。尤其在中国外交部针对菲律宾发出旅行警示后,中国各地旅行社陆续下线、退订菲律宾的旅游产品。

中国官方媒体发表评论,就在菲中国人连续受袭的事件批评了菲律宾政府,并要求阿基诺总统为中国公民连续受袭的事件作出公开道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更公开敦促菲方尽快破案,缉拿并严惩凶手,并切实保障在菲中国机构和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权益。由于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有舆论担心袭击事件的扩散效应还会成倍增加。

(资料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特别报道之一)

菲律宾与中国关系的不稳定,表面上看是南海的争议问题,深层次却是利益互补不足,彼此需求不紧密所致。中国需要在自身产业结构上实现变革,其中包括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水平上的飞跃等多个方面,最终目标是形成与东南亚地区的产业结构落差。

菲律宾反华“三重门”

尹鸿伟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菲律宾”这个国家的名字似乎与“反华”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近年来发生的“香港游客被马尼拉警察枪杀事件”、“菲律宾海警射杀台湾渔民事件”和“中国渔民被菲律宾抓捕判刑事件”等层出不穷,加之在一些南海岛礁的争议上悬而难决,一次接一次引发了两国间的争执与冲突。

当然,不愉快的事实并非仅仅来自于中国人的成见,同样也出于菲律宾人的一贯强硬与龌龊姿态,后者近年在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各种恩怨交集中,总是没有赢得皆大欢喜的场景,相反给自身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尴尬与麻烦。

2014年8月9日,第47届东盟外长会议及其他系列会议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当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开始演讲时,坐在右前方的中国外长王毅便起身离开了会场,显示出了对菲方的不屑与不满。

中国在国际场合对菲律宾的不客气态度,再度引起了外界对两国关系的观察。

屡犯中国不气馁

近几年来,菲律宾的反华动作越来越频繁,并且不断在菲律宾国内和其他一些国际场合举行各种针对中国的抗议活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菲律宾“屡犯中国不气馁”的现状呢?

事实上,经济利益决定政治导向乃国际局势的主流,即经济冲突是一切矛盾根源的来源,中菲关系也莫不过如此。众所周知的是,菲律宾的水果种植业经济比重很大,其中香蕉产量的80%基本都靠中国市场进口,可见两国间之间特殊的经济关系很难分开。

在菲律宾整体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是其第二大出口市场,中菲双边贸易额占到了菲律宾外贸总额近三成;而对于中国来说,却只占外贸总额的1%不到。2011年,中菲双边贸易总额为322亿美元,2012年又是大幅增长13%。不过,由于中国经济与东南亚国家同质化竞争非常明显,由此所产生的摩擦短期内很难消除,其中菲律宾的感受最为显著。

(资料图:菲律宾盛产的香蕉一直大量出口中国。)

虽然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额巨大,但其中60%均是电子产品,而这些零部件在菲律宾生产后,出口到中国并不是直接用于消费市场,只是给外企在中国的工厂用于组装,然后再进行产品出口。这样的生产链格局意味着菲律宾一方得到的利润非常低,同时中国也不是这些交易的受益主体,因此无法形成两国间实质上的贸易合作。

中国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主透露,尽管菲中贸易的时间不算短,但双方一直没有形成太强的合作意识,原因便在于此。而且菲律宾与中国关系的好坏,几乎不影响菲律宾企业继续生产部件,也不影响在中国的企业继续组装成品,因此菲律宾即使与中国产生冲突,相关企业也能够置身事外。

换言之,菲律宾企业对与中国贸易本身的依赖度并不高,其只看重在中国上游企业的效益情况,后者才是真正影响其就业及效益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菲中贸易额的持续加大,对于菲律宾其实是形成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最近数年间,菲律宾国内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甚至一度达到了25%的高压线,即有数百万人找不到工作。菲律宾的媒体直言不讳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抢夺了菲律宾人的饭碗,因为中国同样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致使菲律宾以往出口美国的廉价优势遭遇了挑战。

“中国制造”在全球的越来越闻名,来自于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当然也不乏中国劳动力的勤奋因素。菲律宾的主要经营模式为小型制造业,并且雇用了280万人,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入竞争,不但小型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有200万就业人员受到了严重威胁。于是,菲中矛盾将无法避免,只需出现宣泄口便会形成“反华洪流”。

另外,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菲律宾的国内经济几乎被华商所掌控——约有20%的菲律宾人有华人血统,矿业、房地产、基础建设、航空业……几乎所有重要行业的命脉都由华商在经营。按照菲律宾媒体的报道,总人口的不过1.5%的华商,却把持了菲律宾60%的社会财富,以及差不多80%的经济资源。菲律宾国内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要在菲律宾找到工作,会福建话(闽南语)比会菲律宾语和英语的机会更多。

而在许多菲律宾人的传统观念里,“华人”一直等同于“中国人”,因此一旦发生利益冲突,两者都会被视为“同等敌对对象”,加剧了矛盾的复杂性。也有菲律宾华人学者指出,绝大部分菲律宾人对华人都很友好,很多菲律宾华裔在当地都有较高的威望,制造矛盾的人占少数。

原中国资深外交官、驻外大使柳凡在2013年7月曾经撰写《菲续演“麻烦制造者”角色》一文指出,菲律宾煽动反华有三大目的:一是制造舆论,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二是干扰中国的和平发展;三是造中菲对抗,转移国内矛盾。

柳凡认为,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在国内经济上无法取得民众满意的成绩,其面对国民的底气必然不足,“菲举行全球反华示威游行就是要振奋国人士气,减轻民众对政府的压力,以挽回民心”。

(资料图: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一直自认为聪明绝顶。)

众所周知菲律宾的社会腐败根基非常深厚,由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菲律宾还有些水土不服,当地政治被称为3G政治:枪(Guns)、钱(Gold)和帮派(Gangs),选举中竞争对手选如果失利,往往会雇佣黑帮杀掉对方。同时,“大家族政治”也影响着菲律宾的政局,由于现任总统阿基诺也是一个政治大家族的成员,因此其很难在传统政治体制方面进行彻底变革,而通过游行示威频频与中国发生外交冲突,不时炒热南海主权争端,也被外界视为用来转移菲律宾国内民众的视线。

另外,菲律宾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为6年,且不可连任。目前阿基诺正全力造势,希望将总统任期改为4年,但可以连任,此举将为其2016年后继续执政做准备。但阿基诺的举动已经激怒了菲国内其他政治势力,后者希望2016年参与竞选总统,这些因素也造成菲国内整体安全角势下降。

南海争议只是表象

菲律宾针对中国的抗议活动近年来经久不衰,已经导致两国关系的极度紧张。期间一些名为“美国菲侨良政协会”、“西菲律宾海(即南海)联盟”等菲律宾民间团体在“全球示威”中逐步醒目,甚至还向“越南朋友”发出“合作倡议书”,呼吁后者与菲律宾团体联手对抗中国。

“美国菲侨良政协会”是设在纽约的一个影响很小的菲侨组织,但“西菲律宾海联盟”的发起人包括菲前内政部长、国家安全顾问等重要人物。无论在黄岩岛还是在仁爱礁,这些组织都不断敦促菲律宾政府不能轻易对中国让步,而且立场应该更加坚定,态度更加强硬。而在菲律宾政府层面,也一直千方百计鼓动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中国。

但蹊跷在于,菲律宾往往都不提及经济上的竞争因素,却总是拿南海主权争议说事,抗议中国“掠夺菲岛礁”,并且不惜与中国在一些岛礁和海面上直接发生武力冲突,以换取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同情。

(资料图:抗议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人的一项正常活动。)

与此同时,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希望通过国际仲裁程序解决菲中南海争端。其甚至在2013年7月22日发表任内第四份国情咨文时,只字未提南海问题,反而在展望菲律宾经济前景时声称希望得到中国“更多的爱”,以帮助菲实现旅游目标。中国新华社则在次日发表评论文章激烈回应:“阿基诺要想让更多的中国人去菲律宾旅游,首先必须放弃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对抗的思维和行径,停止反华闹剧和使事态升级的做法。”

2014年上半年,菲律宾继续在国际上竭力造势。3月30日,菲律宾向国际仲裁法庭提交长达4000页的诉状,指控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违反海洋法公约;4月28日,菲律宾与美国签署长达10年的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让美军重返菲律宾军事基地;6月9日,菲律宾又与越南在实际控制的南海岛礁上搞运动会。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表示,菲律宾不断采取让南海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只会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14年6月12日菲律宾“第116个独立日”,在其占有的9个南沙岛礁上的菲律宾驻军同时举行了升国旗仪式;200名抗议者会聚在中国驻菲大使馆外挥舞着菲律宾国旗,高呼“中国滚出去”等口号,指责中国派人到赤瓜礁等“菲律宾领地”大兴土木,并宣称“中国在南海的挑衅是对菲主权和独立的直接侮辱,民众应该发动一场反对中国侵略和扩张的新革命”。

虽然中国经济已经实现崛起,但其所借助的并非是科技的领先,而是劳动力的竞争优势,便被西方形象地形容为“东南亚模式的大翻版”。由于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不是互补而是竞争,因此在抢资源抢市场的大背景下,产生矛盾便成为必然。

不言而喻,菲中关系的紧张乃至于整个东南亚与中国的不愉快态度,其实是一种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致。中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制造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却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区领导者,或者说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经济中心。

由于在制造与贸易中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么从资源中获取利益将成为不二选择,因此拥有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南海自然会成为各方角逐的场地。无论是越南,还是菲律宾,都无法视南海的资源与利益而不顾,加上该地区存在许多模糊的历史主权争议,因此在此形成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拥有南海多少主权,就拥有南海多大的利益”,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越南、菲律宾近期出现各种与中国的南海争执,或者说南海为何成为中国与许多东南亚国家矛盾的源头,也就很好理解了。目前,如何摆脱南海问题的利益纠缠,并且一劳永逸地处理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必须着手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需要在自身产业结构上实现变革,其中包括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水平上的飞跃等多个方面,最终目标是形成与东南亚地区的产业结构落差。如此一来,中国不但可以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还可以利用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吸纳东南亚的劳动力输出。

一旦形成与南海周边国家产业结构上的对接和互补,将逐步消除同质化竞争所产生的利益摩擦,那么中国不但可以将东南亚转变为最大的战略腹地和产业链延伸,还可以顺水推舟解决南海争议中的许多问题。事实上,如果中国能够在正常经济往来中提供足够的利益机会给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后者在南海上的利益争执必然会退让,因为各种风险评估是其必须选择的。

菲律宾与中国关系的不稳定,表面上看是南海的争议问题,深层次却是利益互补不足,彼此需求不紧密所致。虽然中国也成功通过一些经济合作取得东南亚地区的柬埔寨、泰国的支持,意图迫使菲律宾等国软化态度,但从目前的局面来观察,仍然收效甚微。

美日涉足是动因

作为与中国陆地并不相连的菲律宾,在海洋主权方面却不断与中国发生争执,并且随时显示出剑拔弩张的态势。目前,菲律宾占据了南沙群岛9个岛礁,越南则控制了29个岛礁,菲越两国不但长期在这一地区驻军,并且千方百计进行了能源开采活动。日本媒体认为,在东盟内部“柬埔寨的表现最亲华,而菲律宾的态度对中国最为不利”。

随着各方利益交织与多重势力的介入,南海问题争议在近几年越来越突出,时时困扰着中国及其相关国家,并且一直没有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众所周知,宣称在南海上拥有大部分或部分主权的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和越南的表现最为激烈,甚至不惜与中国明中暗里进行博弈。尤其越南国内在2014年5月还发生了主要针对中国企业的“排华事件”,骚乱造成了大批中方企业及人员的生命、财产严重损失。

对于屡屡出现的“反华游行示威”,菲律宾政府一直表示没有支持游行,“与游行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政府不会阻止群众参与游行,菲律宾人有权利游行,表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与情绪”。不过,中国的学者坚持认为“这些示威显然都有政府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与中国岛礁争议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例如那条坐滩在仁爱礁的破军舰都已超过十几年。但在近年双方激烈较量之前,中国人听说过仁爱礁或者黄岩岛等并不多,变化来自于美国的“亚太战略”掀起,这些岛礁才真正走上政治前台为大多数人所熟悉。因此有舆论认为,此刻美国能够与菲律宾再度结盟,实则是一种“各取所需”的战略结果,尤其菲律宾既可以依靠美日实力压制南部的反政府力量,还可以借此守护南海地区的岛礁油气利益。

菲律宾在2013年11月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台风“海燕”袭击之后,美国奥巴马政府迅速提供了数千万美元的援助,并率先出动庞大军力进入菲律宾救灾。尽管菲律宾拥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历史,但奥巴马在菲律宾还是赢得了民心。2014年4月,就在奥巴马访问马尼拉的前一天,菲律宾与美国签署了为期10年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据此准许美国各种力量扩大马尼拉包括机场和海港在内的各军事根据地和基地。此举被视为菲律宾将借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南海地区事务中公开抗衡中国。

(资料图:菲美两国士不断在菲律宾各地举行合作军事演习。)

2014年6月,菲律宾总统府的一份报告详述了中国在赤瓜礁、华阳礁、东门礁、南熏礁和安达礁填海,中国军方在南沙的军事据点已经隐隐成形。美军则从全球战略高度回应,认为中国即使在南海的几个礁盘填海构成海空基地,也只能起到战术作用,无法同美国迪哥加西亚之类的战略基地相比。

不过,美国和菲律宾频频在南海区域的联合军演,似乎又透露出“美军其实很重视中国军力”的真相。阿基诺总统在2013年的东盟系列峰会上也曾公开对记者说:“如果我们不同美日合作,做好应对冲突准备,将是错误的。”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在2014年4月一篇题为《帝国主义2.0版》的报道中称:“菲律宾人在反华敌对情绪的刺激下,将接受美国飞机和军舰进驻本国领土,再次与美国的利益拴在一起,而中国则继续不断崛起。”而美国也不断公开表示了对菲越的支持态度,并且对中国5月份在西沙群岛周边海域进行石油钻探进行了点名批评。与此同时,日本凭借着经济和技术优势,与美国展现出来的“一武一文”的涉足南海事务态势,也不断助长着菲律宾等国的斗争信心,给中国带来不少压力。

在2014年8月召开的第47届东盟外长会议及其他系列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亚洲安全观倡导协商对话,而不是武力威胁;开放包容,而不是互相排斥;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王毅的表态被视为“中国的新安全观”,获得了部分国家的赞同,日本媒体就此评论称,“拥有6亿人口市场的东盟依然在中美博弈中摇摆不定”。

目前,中国正加紧推动一个能抗衡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国际金融机构——注册资本将提升到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AIIB),其将是亚洲开发银行规模的2/3。日本和美国作为亚洲开发银行最大股东,分别持有15.7%和15.6%的股份,而即便中国经济按美元计算在2010年超过日本,中国仍只持有5.5%的股份。

目前,菲律宾的各种举动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算大,但与美日的经济竞争已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AIIB最初将专注于建设新版丝绸之路,即重建古代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通道,中国已与约10个国家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