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万圣节Halloween:我真接受不了这个节 /

万圣节Halloween:我真接受不了这个节

在所有西方的传统节日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恐怕就是“万圣节”(Halloween)了。首先受不了它的装束:鬼怪妖灵巫婆骷髅僵尸蜘蛛黑猫……邪气恐怖, 不知道人们究竟在庆祝什么?其次受不了它的传统:不给糖就捣乱!当然,一般人都选择给糖果,可也正因为此,据说每年在美国人平均消费24磅糖果的记录中, 绝大部分就是在“万圣节”期间消费的。

众所周知,健康的大敌之一就是糖类,我们避之尤恐不及,更不要说让自家的小孩子藉著“万圣节”这个借口,率性大吃大 嚼了。最后受不了的,就是这个“乞讨”的行为。孩子小,大人不得不陪着去。孩子求糖果心切,自然将平日的羞涩扭捏放一边了。而大人呢,尽管有孩子、传统和 面具这三样东西遮掩着,挨门挨户地上门乞讨,无论如何,毕竟是不光彩的乞讨行径。 鉴于此三样,万圣节于我,一直都是个盲区。

然而万圣节无处不在。尤其是这边厢秋风才刚刚乍起,那边厢所有的商店柜台似乎一夜之间都换上了黑色和橘色的东西——想扮盲人都不行。几天前,不慎踏入了 party city这样的商店,顿时陷入了一个眼花缭乱、真假莫辨的世界:男孩可以变蜘蛛侠铁人超人英甲龟小丑骷髅海盗灰熊变形金刚……女孩可以变迪士尼公主巫婆海 盗护士空姐凯珶猫芭比娃娃……就连我这样的中年女人,只要我愿意,也可以在瞬间变成“名媛淑女”或“风流寡妇”。

戏装(costume)的妙处在于让你变成另外一个往往是你向往而通常又不能的角色,比如说加勒比海盗或埃及艳后,但那是在你愿意破费的基础之上的,如若 囊中羞涩,最好还是忘了这个传统、中规中矩地做人。最尴尬的是那些不想破费又要Trick or treat的情形。

我先生就有过这样一个“惨痛”的经历: 据说在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爸爸不愿给他买costume,因他觉得仅仅为了穿戴一时而花费几十加元很不值得,可是儿子一心要出去trick or treat,于是老爸就给让他穿上他的冰球制服,带上头盔,权作他的costume。七八岁的他傻傻地跟着别人去讨糖,挨门挨户一路走来,不光头盔沉重、 装在制服里的身体燥热难耐、而且还听到别的孩子笑他:冰球场的幽灵…..从此以后,先生说他再也没有去过trick or treat。

这个充满“创伤”的故事固然让人同情,但也说出了一些家长的苦衷:平均25刀一件(有的高达$50-$75)的戏服,往往只用两次:白天在学校穿一次,傍 晚出去讨糖时再穿一次,衣服就束之高阁了,第二年又得买新的。而且更可气的是:Halloween那天晚上天气奇冷或者下雨、花高价钱买来的公主裙或超人 装过于单薄,于是戏服外不得不被家长逼着罩上一件大衣或者雨衣,戏服等于没穿。

正如女儿去年出去讨糖,因下雨不得不穿上红色的“瓢虫”雨衣和雨靴,结果不断听到有人夸:好漂亮的瓢虫costume啊!穿在里面的“花仙子”戏装一点儿作用都没发挥! 可见买不买costume对家长来说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其次是糖果。据说加拿大人在万圣节的平均消费是七十多加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花费在买糖果上(戏装除外)。

去年我们是在婆家过的万圣节,婆婆身体不爽,由 我来代发糖果。只见婆婆的糖果蓝也又上了一个档次:统统由原先的普通糖果变成了清一色Kit Kat和 Coffee Crisp这样的巧克力,外加一包包薯片和零食——这样一来,恐怕万圣节的平均消费还得继续上涨。但想想自己的女儿拿到巧克力和薯片的兴奋模样,由己推 人,消费的小问题也就释怀了。正如婆婆所言:都是为了孩子们高兴。

受婆婆这句话的影响,我觉得自己对万圣节的态度也慢慢开始转变。僵尸鬼怪的装束不喜欢,还有公主和淑女可以选择嘛;戏装太贵,可以买二手货来改装,或者动 手做一件,也不失为折衷的办法;吃糖太多不好,但是和小孩子“约法三章”、节制糖果消费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自去年起,各个学校已经开始“回收”学生讨来 的糖果,准备将其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这样,孩子们既享受了节日的欢乐又不为过多糖果所蚀,坏事变好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总之,任何事物应该都有正 负两两面,如果选择多去从正面去看它、“弃恶扬善”,不正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嘛。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