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人类探测器登陆彗星 收集到诡异声音 /

人类探测器登陆彗星 收集到诡异声音

欧航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分离的“菲莱”着陆器,于北京时间13日零时5分许确认成功登陆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以下简称67P)。这是人造探测器首次登陆一颗彗星。“罗塞塔”计划开始于1993年,前后耗资约13亿欧元。一些媒体把“罗塞塔”的探测任务形容为“一场赌注”。科学家希望借此了解形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彗星,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甚至人类的起源。

罗塞塔探测器和“菲莱”分离后,“菲莱”传回的首张照片。

罗塞塔探测器和"菲莱"分离后,罗塞塔探测器拍摄的"菲莱". 图片来源:NASA中文网

12日下午4:35,罗塞塔探测器从彗星中心22.5 km的距离上发射着陆器“菲莱”。

追了10年就为登陆这一刻

为了这一天,欧航局科学家已经等了10年多的时间。载有“菲莱”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2004年3月升空,经过总长超过64亿公里的太空飞行,终于在2014年8月,在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追上正不断逼近太阳的彗星67P。

今年8月6日,欧航局宣布,“罗塞塔”与67P实现“第一次亲密接触”,地点是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随后3个月,两者并肩飞行,“罗塞塔”从一旁观察彗星;“结伴而行”中,“罗塞塔”进一步探究彗星,并锁定了合适的着陆地点。

欧航局在“罗塞塔”项目的博客主页留言道,11日晚,“罗塞塔”经过了最后一轮系统测试,确定它处于正确轨道上;午夜,地面控制人员检测了遥控指令程序,为 “菲莱”与“罗塞塔”分离做好准备;接下来,控制人员还确认,“菲莱”状况良好。12日,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证实,“罗塞塔”已于欧洲中部时间12日9时35分释放“菲莱”着陆器。

难度等同“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

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菲莱”以接近步行的速度,“走”完最后的22.5公里路程。

“菲莱”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携带了10个科学仪器。它以每小时3.5公里、几乎等同于步行的速度向彗星靠近,耗时7个小时才能抵达彗核。

由于从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钟才能抵达“罗塞塔”,“菲莱”将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登陆过程。预定的登陆地点附近岩石较少。

按美联社的说法,即便出现最小的差错,也会使得登陆任务前功尽弃,即“菲莱”撞上彗核表面的岩石或跌入悬崖中。有科学家用“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来形容登陆难度之大。

彗星引力小,着陆要用螺栓固定

欧航局当天早些时候表示,科学家在检测着陆器健康状况时发现,着陆器的推进器无法启动。因此,“菲莱”着陆时只能靠三条腿上的冰螺栓和随身携带的“鱼叉”装置将自己固定在引力较小的彗星上。

高空拍摄照片显示,这颗彗星的形状并不规则,看上去像一只橡皮鸭。经反复研究“罗塞塔”传回的图像及数据信息,研究人员选定在彗星的头部位置投放“菲莱”。

登陆彗星后,“菲莱”会向地球发回首张着陆点全景照片,其携带的10个实验仪器也将对彗星的土壤、磁场等情况展开测量分析。据新华社

追问

为什么选择这颗彗星?

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诞生于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与地球上地质变化频繁不同,彗星上变化较少,就像一个飞行的“冰箱”,保存着最原始的物质。据新华社

又讯 欧洲航天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麦克科汉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彗星一般都远离太阳,其“生命”中最靠近太阳可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选择一颗现在靠近太阳、但此前很久没有靠近太阳的彗星。”

登陆彗星的困难可预料吗?

罗塞塔携带的着陆器登陆彗星,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任务。麦克科汉曾向记者介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着陆器是根据原来确定的彗星Virtanen设计的。

此外,67P表面凹凸不平,给着陆出了不少难题。同时,目前彗星和罗塞塔都朝着太阳方向运动,彗星表面会因温度升高而更活跃,出现很多气体和灰尘等飘浮物,这不利于着陆。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追星”10年为了什么?

科学家们期待,这一项目对彗星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迄今,“罗塞塔”已经动用多重“感官”了解67P。

它7月曾对目标彗星拍照。照片显示,与许多人预想的不同,这颗彗星并不像个土豆,而更像一只鸭子,预示着67P可能由两颗彗星相撞而成。

上月,“罗塞塔”自身携带的科学仪器发现,67P挥发化学成分的“气味”类似于臭鸡蛋和醋的混合。

欧航局11日说,他们收集到了这颗彗星的“声音”,这种响声可能由其发射的粒子带电发出。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据新华社

历经10年长途跋涉,彗星探测器“罗塞塔”不仅于今年成功与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以下简称67P)实现“第一次亲密接触”,还准备于12日向67P献上“约会礼”,即向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更直接地探索彗星。

欧洲航天局12日宣布,“罗塞塔”已经做好准备。整个发射、着陆过程不容丝毫差池,否则“菲莱”将无法到达预定着陆地点。

科学家们期待,对彗星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准备周密

“追星使者”“罗塞塔”2004年发射,耗资约10亿美元。一些媒体把“罗塞塔”的探测任务形容为“一场赌注”,耗资不少、旅程坎坷。

今年8月6日,欧航局宣布,“罗塞塔”与67P实现“第一次亲密接触”,“约会地点”是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随后3个月,两者“并肩散步”,“罗塞塔”从一旁观察彗星;“结伴而行”中,“罗塞塔”进一步探究彗星,并为“献礼”锁定了合适的着陆地点。

欧航局12日说,格林尼治时间8时35分(北京时间16时35分),待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后,“罗塞塔”将发射“菲莱”着陆器。

欧航局在“罗塞塔”项目的博客主页留言道,11日晚,“罗塞塔”经过了最后一轮系统测试,确定它处于正确轨道上;午夜,地面控制人员检测了遥控指令程序,为“菲莱”与“罗塞塔”分离做好准备;接下来,控制人员还确认,“菲莱”状况良好。

不容出错

“菲莱”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携带了10个科学仪器。它没有推进器,因此需要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耗时7个小时才能抵达彗核。

由于从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钟才能抵达“罗塞塔”,“菲莱”将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登陆过程。预定的登陆地点附近岩石较少。

按美联社的说法,即便出现最小的差错,也会使得登陆任务前功尽弃,即“菲莱”撞上彗核表面的岩石或跌入悬崖中。有科学家用“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来形容登陆难度之大。

格林尼治时间16时03分(北京时间13日零时03分),科学家才能确认登陆是否成功。

欧航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迈克考格林11日说:“每个人都紧张、焦虑不安,但我们知道,值得冒这个险,收获将是巨大的。不冒险,什么也得不到,探索就是不断冲击极限。”

一旦“菲莱”成功抵达预定登陆地点,它会打开两个类似鱼叉的触手,牢牢抓住彗核冰面,从而固定自身。

已有收获

“罗塞塔”项目主管弗雷德·詹森认为,即便“菲莱”登陆失败,“罗塞塔”也有能力收集大量有关彗星的数据。

迄今,“罗塞塔”已经动用多重“感官”了解67P。

它7月曾对目标彗星拍照。照片显示,与许多人预想的不同,这颗彗星并不像个土豆,而更像一只鸭子,预示着67P可能由两颗彗星相撞而成。

上月,“罗塞塔”自身携带的科学仪器发现,67P彗发化学成分的“气味”类似于臭鸡蛋和醋的混合。

欧航局11日说,他们收集到了这颗彗星的“声音”,这种响声可能由其发射的粒子带电发出。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