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的圣诞节悲喜剧 多地剑拔弩张 /

习近平的圣诞节悲喜剧 多地剑拔弩张

芬兰拉普兰地区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的圣诞老人村便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村里有一个圣诞老人屋,里面赫然挂着习近平与圣诞老人的相片,非常惹人注目。那是4年前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拜访圣诞老人故乡时所拍摄。今年的12月25日,新浪微博“丽媛粉丝团”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微博,“铃儿响叮当6天之后,就进入2015年了,来许个2015的愿望吧!”而配图正是那时的三张照片。圣诞期间的北京,大街小巷熙熙攘攘,12月24日平安夜当天北京的交通部门便发布了交通拥堵提醒。而在前一天,习近平与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谈后一家人似乎也进入了“圣诞时间”。但是,在喜庆的气氛背后,中国大陆多地剑拔弩张,甚至充满了火药味。

习近平与圣诞老人的合影

圣诞节之前,著名演员孙海英便与中共官方喉舌爆发了最为激烈的论争。自2011年7月开始,百度百科资料显示中共党员身份的孙海英突兀地连续发表多条“信主以后才知道”微博,正式公开了其信仰基督教的事实。尽管中共党章规定孙海英作为党员必须是无神论者不准许信教,但这并未能阻止孙在微博持续不断地歌颂“主”的神圣与恩德,甚至出现直接质疑中共和毛泽东的尖锐声音。

于是,在大陆意识形态全面左转的背景下,孙海英最终成为了众矢之的。继被《红旗文稿》不点名指为“反党”人士后,12月22日解放军报的记者发难,在《孙海英:基督教徒能演好优秀共产党员?》中质问,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孙海英在忙着做礼拜:演员孙海英演绎的石光荣荧屏形象,给我们留下革命年代的美好记忆。但是阅读他的微博,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孙海英忙着诵读圣经做礼拜,更令人惊愕的是他对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不敬。在微博最后,“军报记者”炮轰:“中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基督教信徒能演好优秀共产党人形象吗?”

当时孙海英接招,连发数文反驳。“因为马克思是基督徒,也过礼拜日。这样回答可以吗?”之后又援引法律条文为自己辩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而与《解放军报》较量的一波未平,岂料早已上了“黑名单”的孙海英在圣诞节当天再度遭遇《环球时报》。12月26日刊文王石《美国欲“扳倒中国”已亮出三种武器》直指孙海英。文章称,美国“扳倒中国”意识形态心战有三种武器,其中第三种武器是披着基督教的外衣传播扩散美国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而孙海英是与基督化的境外反华势力关系密切者中的一员。

但如今的意识形态大战早已不再局限于口舌之争。就在这个圣诞节前后,各地涌现了数不清的圣诞节围剿作战。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周一以短讯通知,要求市内各类各级中小学(幼儿园),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和庆典,当地学校获悉后即取消活动。当局指,禁办圣诞活动不是打压而是平衡,希望学校能重视传统节日,而非盲目推崇西方节日,认为西方节日可了解,但不宜太热衷。

无独有偶,陕西西安西北大学亦以行政手法阻止学生庆祝圣诞,强制学生平安夜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门外更有教师把守,如缺席便作旷课三日论,并会处分庆圣诞的学生。此外,湖南也有大学生组织穿起汉服,在街头高举纸牌表示抵制圣诞。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亨廷顿的所谓文明冲突的必然吧。其实,笔者也并不是讨论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也同样承认任何两种文明的接触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而必定是充满波折甚至是激烈的碰撞的。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这背后都无一不具有当局的政治操作,借助行政手段搞阻挠,借助舆论喉舌做高于国民的道德审判,如此便要斟酌再三了。在今天,它是否符合尊重世界文化多元化、尊重人权的道德潮流呢?一方面,这种对个体意志的文化强权轻易让人们想起政治电影《浪潮》中出现的场景,当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团体行动变成一种身份标识时,它必然产生对一切外来个体的可怕排斥,甚至极端化为暴力行为。

基督教没有取代犹太教,但却远比它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在圣徒保罗的带领下去改变去适应一个统一的罗马帝国的现实存在,去容纳犹太人以外的世界。而相反,中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是对外传的佛教的一场灾难,在当时的中华文明也是一柄双刃剑。南宋时期,伊斯兰教来袭,程朱理学的那些大师从维护儒家传统出发将之进行准宗教化改造,也很难说没有伊斯兰教世俗性传统的影响。

的确,圣诞节所承载的基督教或者说西方文明是显而易见的,也的确是西方普世价值等意识形态互为依傍的,但是对圣诞节进行文化阻击战,则无异于否认孔子学院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合理性,与西方犯同样的泛政治化的保守主义错误。

不久前的12月19日,习近平出席澳门回归15周年纪念活动,在澳门大学与学生们交流时说,“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要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也的确,习近平也是一个具有民族主义烙印的领导人。然而,当出现文章开始的场景时,当局又何必如此如临大敌,磨刀霍霍进行上纲上线的政治捆绑和舆论恫吓呢?民意如水之就下,洪流滚滚,无论当局的堤坝修得有多高,如果民意趋之若鹜,这防护堤坝终归是耐不过的。相反,将自家传统中的东西当做阁楼上的“易碎品”,惧怕被冲击,那么它非但不能成为文化自信的资本,反而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要他何用?所以,正如评论所说,中西文化竞合的潮流无法避免,当局限制圣诞活动,无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以封杀“洋节”的手法来保护传统如闭关锁国,断送国家未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