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人民币跌200点逼近跌停 异象震惊美欧 /

人民币跌200点逼近跌停 异象震惊美欧

受美元指数强势影响,1月26日银行间人民币即期汇价盘中一度贬值达250个基点至6.2538,而距今日(1月26日)的跌停板仅剩73个基点。截止北京时间11:4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报6.2507,贬值219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1月26日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384,较上个发布日(1月23日)6.1342,贬值42个基点,连续两个交易日贬值,并创逾两个月新低。而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6.2423,盘中汇价继续走低,并跌至日内新低6.2538,贬值幅度达250个基点,创近八个月新低。

与此同时,中国2014年经济数据出炉,创24年来新低,这个新低似乎格外抓人眼球,两派观点争论再次点燃。一方面人们悲观之情上演:中国经济转型受到阻力,中国经济后劲不足等等说法再次抬头。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中国GDP增长出现新低是中国新常态的必然结果,况且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的猛增长已使家底很“殷实”,所以完全不必担心。

李克强在瑞士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向世界传递中国式信心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主要是前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实在太强劲了,动辄两位数的高增长不仅带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水涨船高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改观,所以人们已经习惯了两位数字的高增长所带来的飘忽感,而一旦低于这个数字带来的不适感觉是很明显的,再者,高增长带给人们的不仅只是骄傲与欣喜,还要也会带来产能过剩,大气污染,经济停滞等不利局面,而这些才是真正要注意的,但让人们接受这个客观现实是不容易的,就如同一个人已经习惯了别人对他长期撒谎,偶然一次说真话反倒很不习惯,必定认为这里面一定有诈,正如电影智取威虎山里面栾平所说,说了一辈子谎话,靠它步步高升,一直顺利。今天,第一次说真话,竟然没有人信。

对于中国经济现状,尽管不能全然地“妄自菲薄”,也不能有面对困难就颓然感叹大势已去也的心态,但中国2105年将要面临的风险还是需要警惕的。

首先,中国需警惕继续通缩。自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通缩通道的说法尽管仍有人质疑,但中国最近一年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放缓导致通缩已成现实风险:中国官方1月9日公布, 2014年12月工业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3.3%,连续34个月负增长,2014年全年PPI负增长1.9%。这也可以从中国官方统计的 2014年全年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依靠的三驾马车都表现动力不足状态,投资,消费和出口都表现的差强人意: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等影响,“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引擎动力减弱,尤其是房地产数据拖累了投资数据的增长,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房地产包括住宅新开工面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销售面积和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等全线“飘绿”,一路下滑;出口也不再一路高歌,由于全球货币宽松经济不振以及货币宽松的影响导致深陷去产能泥潭的中国经济靠外需绝地反弹的希望变得渺茫。而接下来的2015年形势将更严峻,房地产黄金时代注定一去不复返,面对房地产下滑,以往所做的是用大规模投资来对冲,比如过去的4 万亿政策,但这招已经证明犹如猛药,不可多用,用多了则伤身。而且中国基建投资也处于纠结状态中,从地方政府债务来看,已经需要防止投资过度而需收敛的阶段,从投资效率来看,基建投资回报并不乐观,继续扩张的空间值得担忧。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令中国处于输入性通缩危险中。

再者,中国需警惕资产价格泡沫,目前世界各国争相加入货币编制竞赛中来,比如,加拿大降息,日本,欧洲等国家的动作频繁,目前已经分别有丹麦、加拿大、瑞士、埃及、土耳其、秘鲁、和印度多家央行纷纷降息。而如果从2014年以外算起,全球主要国家中,已有12个国家的央行步入了降息周期,各国加快贬值的速度以求刺激本地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越发显得坚挺,一方面,中国央行掌门人周小川宣布中国不会大规模刺激政策,李克强也在达沃斯论坛表示不会采取大规模漫灌方式,已经为货币政策定调,况且,中国接连释放了4000亿的逆回购政策,表明中国大举措的降息和降准政策不会如预期的那么近;实际上,人民币尽管出现了前期的急速贬值,但对于非美元的货币来说还是升值的,当然这也与当前的中国经济大环境有关,中国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货币贬值来刺激经济,一方面违背中国目前的调结构促改革的宗旨,另一方面,货币贬值有加大资金外流的风险,对当前房地产行业以及金融系统造成釜底抽薪的效果,以及危及到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因此,中国还需要管理好浮动汇率制度,以防导致国际热钱过多流入国内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发生类似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的“惨剧”:1985年9月22日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使日元持续升值,热钱持续流入,推高了日本房价,1985—1990年,东京商业用地价格和住宅用地价格分别上涨3.4倍和2.5倍,同时东京日经股票价格指数从 1986年1月的13000点飙升到1989年底的39000点。

除了防止升值引起的热钱流入吹大泡沫以外,以利率走低为主基调的货币政策会催大资产价格泡沫,当利率下降或某种其它因策的出现,导致住房需求上升,住房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住房价格更进一步上涨,但如果房价上涨到一定临界点,住房供给就会出现相对过剩,泡沫就会有被刺破的危险。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的重要性,李克强在刚刚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也明确指出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言外之意是既不松也不紧,仍继续适时进行预调微调。

最后,中国还应该对地方债务有应对之策,以防止地方债失控的危险。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地方财政缺口或达3.5万亿,而雪上加霜的是,地方政府主要融资工具——城投债发行额也在大缩水。2014年 12月为729亿元,2015年1月19日发行了203亿元,而去年10月和11月还都超过1100亿元。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期,以往的政府财政主要来源已经萎缩严重,显然不能满足填债需求,如何填补窟窿,防范风险则变成了当务之急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