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直击:腊月里的杀猪人,手艺代代相传 /

直击:腊月里的杀猪人,手艺代代相传

52岁的曹孝义至今难忘父亲临终前的一幕。当时,父亲望着窑洞土坯墙上那把明光闪闪的杀猪刀告诉三个儿子,这是曹家的传家宝。有这把刀在手,就能混口饭吃。

曹孝义的家在长武县相公镇相公村,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曹孝义排行老二。小时候,他就经常跟父亲去给农户杀猪。平时杀猪多是有红白事时,最集中的莫过于在腊月。

曹家三兄弟都从父辈那儿继承了这门手艺。2月4日,农历腊月十六,曹孝义全家忙活了一天。直到晚上,小院的灯光还亮着。这天,曹孝义杀了6头生猪,有600元收入,还有三斤多猪毛。

屠宰时,屠夫们习惯把刀咬在嘴上。老曹说,刀太锋利了,担心伤到人

老曹的媳妇董索云今年50岁,当年为了能吃上肉嫁给了这个屠夫

每年到腊月,这个农家小院就热闹非凡

一头生猪被拉到石板上宰杀,需要多人齐心合力

为了吃上一口肉媳妇才嫁给他

父亲去世后,留下三兄弟几孔窑洞,曹孝义在窑洞前加盖了几间砖瓦房。在砖瓦房和窑洞中间,就形成了这个面积100多平方米的院子。

院子中央有一块长1.5米、宽0.6米的石板,紧靠石板还有一个用黄土砌的炉灶,旁边还堆放着一大堆柴火和一个大油桶。

在窑洞的窗台上,放着几把明光锃亮的屠宰刀。老曹说,平时杀猪两把刀就够了,多准备的几把,是给助手用的。

老曹的媳妇董索云今年50岁,年轻时,父亲告诉她,曹家是杀猪的,嫁过去经常能吃到肉。为了能吃上这口肉,她才嫁给了曹孝义。

董索云对杀猪的套路非常清楚,只是力气比不得老曹。她的任务是烧水、清理猪下水等。其实活并不轻松,院子里没有自来水,杀一头猪至少要提四五桶水。

祖孙三代屠夫越来越讲究

当地方圆百里,大都知道曹家一把刀。曹孝义体形粗犷,看上去力大无比。一头活蹦乱跳的生猪,他不一会儿工夫就能处理得干干净净。

华商报记者采访期间,目睹了老曹的一次杀猪过程。一头活猪从杀到处理干净,老曹花了不到一小时。

宰杀的石板旁边放着的大油桶,用来烫猪毛。一头猪煺下来的猪毛约有半斤。屠夫杀猪带走猪毛,这是行规。三十年前,一斤猪肉只卖几毛钱,现在每斤13元左右。煺过毛的猪被悬挂在一个木架上。

熟悉他的人说,老曹杀猪厉害。但老曹觉得,比起父亲,他可差远了。合作社时期,父亲和生产队几个屠夫打赌,硬是一个人将一头200多斤重的生猪给杀了。

这门手艺传到了老曹的儿子曹金宝这里时,杀猪变得讲究起来。26岁的曹金宝,体形和父亲差不多,个子不高,看上去很壮实,但杀猪时生怕血迹溅到衣服上,将整个身子裹得严严实实。

腊月做臊子来年有肉吃

当屠夫的日子久了,曹孝义对养猪的农户有了研究。他说,在当地农村,可能有红事的农家大都会养猪。比如给儿子娶媳妇,一头200多斤的生猪基本能满足酒席需要。

再者,就是白事。家里有上年纪的老人,农家至少要饲养一到两头生猪。老人辈分高的话,家里还得多养几头,因为老人去世后,来吊唁的亲友会很多。

除红白事外,最隆重的莫过于腊月杀猪了。当地杀猪还有个讲究,杀完猪后要招待亲朋好友过来喝酒。酒席上,刚杀好的猪头、猪肚、肠子等会被加工成几道菜,剩下的肉制作成臊子,储存着,让来年时时有肉吃。

养猪农户越来越少 靠杀猪难维生计

几十年来,老曹记不清杀过多少猪。只记得有一天,杀过10头生猪,最重的达700多斤。

这些猪都是农户自己养的,老曹只管屠宰。尽管有人怀疑,这些肉有没有经过检验检疫、会不会有啥问题,但老曹觉得不必担心,“都是自养自吃,不流入市场”。

屠宰费本是根据生猪重量计费的,200斤以下收100元,200斤以上收120元。但送来的生猪大都是附近村民养的,不管大小,老曹只收100元。

而今,很多地方建起了大型养猪场,出栏数都在上万头。农户散养生猪成本高,散养的农户越来越少。至于原因,老曹说:“我们这儿大多种果树,种粮食的少,养猪需要粮食,而且费事费人。如今,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还要看娃,如果再养猪,根本忙不过来。”

当然,也有一些农户喜欢吃自己饲养的生猪,吃着放心,肉也香。如今靠杀猪难以维持生计,年后,老曹的儿子曹金宝也要出去打工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