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亚投行:加国当“小三”不当“大奶” /

亚投行:加国当“小三”不当“大奶”

2014年10月,中国出面在北京开了一家银行,叫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国家,相当于几个亚洲国家“众筹”资金,投资给急需的亚洲国家搞基础建设。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因为大老板是中国,偏偏又让美国觉得不爽,使出浑身解数游说各国不要参加,于是亚投行变成了中美近期较量的焦点,是否投靠崛起的中国还是留在美国大哥的身边,让很多国家感到头痛。而加拿大一如既往,选择了和美国共进退。

既然已经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为什么中国非要再搞一个亚投行呢?原来,这些机构实际上由美国日本控制,想要贷款,必须提出详细的申请报告。什么样的政府、搞什么工程、哪里买原料设备、谁施工,必须都符合美国日本的心愿。所以控制银行股份就控制了贷款权,既增加了政治影响力,也能真金白银地赚钱。可是这些金融机构早已经排好了座次,中国再有钱也没有话语权。比如亚洲发展银行日本持股15%,美国持股13%,中国是第三大股东,只持股6.4%,投票权5.4%,聊胜于无。美日对中国增持股权的要求长期置之不理。

既然你家银行不带我玩,我自己开一家就是了。于是中国选择了周边市场——亚洲落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突破点,筹建亚投行。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有8万亿美元的资金需求,其中修建公路和铁路2.5万亿,修建电厂和输电设施4.1万亿,电讯设施1.1万亿,自来水和卫生设施4000亿。这是多么诱人的一张大饼呀!

这么大的市场中国独吞不下去,而且中国国际投资水平惨不忍睹。据中国官方报道,2014年中国有2万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90%以上亏损,这种赔钱还被吆喝的事情不能再干了,所以亚投行需要更多国家参与,这就给世界发达国家提供了参与亚洲基础建设的商机。美国大哥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举足轻重。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与其等待美国重新引领世界经济,倒不如先抓住亚投行这个大饼以解燃眉之急。所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瑞士、韩国、巴西、俄罗斯、丹麦等国家一窝蜂地申请加入亚投行。

而加拿大先是放风说考虑加入亚投行,结果在最后关头掉链子,放弃了成为创始成员国的机会,反正“中国会欢迎加拿大任何时候加入亚投行”。换句话说,加拿大放弃创始成员国这个“大奶”身份,选择当名分不高的“小三”。要知道,创始成员国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加拿大有着世界领先的交通通讯等可用于亚洲基础建设的技术和设备,如果加拿大成为创始成员国,当然会增加加国企业在赢取亚洲基础建设项目的竞争力,可就这么“一句话”的事儿,加拿大就是不做,实在令人费解。

现在加拿大对崛起的中国视而不见,没有具有远见的中国政策,基本是“傻子过年看隔壁”,跟着美国凭感觉走。也因为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的冷淡态度,加拿大人对中国议题兴趣不大,今年是大选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许这样会保住一些保守党的选票,但是,却错失了开发亚洲市场最有利的机遇,有些遗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5-04-04 10:00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weinberger 于 2015-4-4 10:09 编辑

    没有常识的国移就喜欢喷,这些丫头行要投资的是亚洲穷国,而他们穷是有理由的,不是腐败严重,就是内斗内乱,或天生不进取的国民性。这方面西方国家包括加拿大以前吃亏很多,比如在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巨额投资就因为当地发生革命而一夜间打了水漂。那么有人问为什么欧洲国家愿意加入丫头行?碰碰运气呗,人家等着你北京主动承担绝大多数的投资,承担大部分风险,而获益大家分。一旦发现北京不愿让这么大的利就拍屁股走人呗。而加拿大这个运气也不想碰,这是有理由的,因为加是出口能源,原材料的大国,如果丫头行做得好,亚洲基建大发展了,能源价格一定大涨,加拿大不加入也能获益。如果做得不好,加拿大不会有任何损失,不会把钱扔进无底洞,也不会得罪美国。所以这个决定是 well calculated 的,哪像某些国移什么不懂却喜欢乱说。
  • @ 2015-04-04 11:18
    您已点过赞

    加拿大正在搞文革,你们急也没用,中国文革是打倒走资派,加拿大文革是打倒走共派,中国文革时,正是日本和 ...

    有个网友这样写到:中国用十年建设了全世界60%的高铁,建成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大最广的社保、医保体系,取消了农业税,10年来进城居民增 加了10%以上;10年来3亿人民脱贫,10年来实现95%劳动力就业。现在,除微芯片、高端发动机、航母、航天工程等少数领域中国还在追赶外,生物技 术、基因工程、纳米技术、超导技术、量子工程、碳纤维、深海技术、超大功率激光、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风洞、超黑实验室、核电、绿色能源、高铁等等,超过或 处于世界同类水平。加拿大这十年再干啥??

    加拿大领导人的智商真让人捉急。俺是希望加拿大能重视科技,让我们的孩子能有个发展空间。
  • @ 2015-04-04 08:16
    您已点过赞
    "加拿大放弃创始成员国这个“大奶”身份,选择当名分不高的“小三”。"

    不跟我走,就骂你,这些人就这种道德修养。
  • @ 2015-04-04 10:50
    您已点过赞
    加拿大和70年代的中国一样,其他的亚洲国家和日本都在轰轰烈烈的发展经济,涌现出亚洲四小龙,中国也在轰轰烈烈的搞意识形态的革命,谁要提发展经济,立刻当成走资派打倒,像极了,脑子发狂了。
  • @ 2015-04-04 08:33
    您已点过赞
    不必揪住新闻中的用词来做文章。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所谈论的主题事件上,加拿大错过亚投行确实是坐失良机,毫无疑问的。
  • @ 2015-04-04 10:13
    您已点过赞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拒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BIIA)是奥巴马政府的“挫败”、“失策”之举,但美国似乎要在对抗亚投行问题上一条道走到黑。美国针对亚投行的反击已经开始。在争取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行动中,中国正在得到美国关键盟友德国澳大利亚的支持。但美国财长雅各布?卢(Jacob Lew)访华后却发出威胁,不能让中国欲增强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的计划得逞。

    且就在全球都在聚焦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时,美国的军机直接开进了台湾。4月1日,美军两架F-18大黄蜂战斗机因“机械故障”紧急迫降台湾台南空军基地。这是美台“断交”以来首次有美国挂弹战机公开降落台湾,此次不同寻常的迫降正在中美的敏感期内,被认为是美国在亚投行问题上给中国难堪。




    有分析指出,奥巴马政府在亚投行问题上决策失误遭受的洪水般讨伐只是噩梦的开始。拒入亚投行意味着美国在新经济秩序到来时出局。此言看似危言耸听,实则颇有依据。坚持不入亚投行,美国不仅将面临国内企业界的怨声载道,更要随时警惕着最后盟友的背叛。一个关系到美国的经济能否全面复苏,一个关系到美国以同盟关系为基石的全球存在能否延续,两种压力汇聚一起不容小觑。亚投行设定之初就将排他性撇开,即使创始国大门关闭,美国仍然可以作为成员国继续加入,及时醒悟,避免更大损失依然为时不晚,至少美国要比日本先入局。

    不入亚投行的严重经济恶果

    亚投行创立初衷,就是为了给中国的“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实业和金融,互为彼此,所以为了一个大目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正在齐头并进。面对中国画出的这个大蛋糕,美国如果不入亚投行,就等于分不到任何好处,不单在金融领域会有影响,实业领域损失也不容小觑,说是出局也毫不夸张。

    就金融问题来说,一方面,西方国家是禁止政府用本国财政组商业银行,只能准政府组建央行进行规则制定,即不准裁判当球员。但西方央行却能注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相当于赚外快。另一方面,对于高储蓄率的国家来说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引导存款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本国或本地区资本的有效配置。欧洲等国现下正是亟需拉动投资,需要找到好项目。而以美国为首的世界银行和IMF等多边金融机构不仅对于各国相对固定的额度配比,并且美国一家独大,机构运行和项目审批冗杂,欧洲等国也一直觉得无法伸开手脚。

    但亚投行对注资没有上限,会采取民主的管理和决策机制,联合各成员国进行规则制定。并且中国已经放弃了否决权,承诺不会一家独大。如此,欧洲等国将倾向把资本投入亚投行。而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开行等金融机构将会受到冲击。所以,此时美国更应该要加入,避免将所有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入新的多边金融机构也是对美国面临现有世界金融秩序崩塌的一条退路。

    从实业角度看,“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基础其实就是新马歇尔计划,吸取其资本输出和购买资源的经验,利用中国充分的外汇储备,收购国外的资源,投资国外的基础建设,出口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如果目前“一带一路”的外向型战略能够实现,估计中国会保持20年制造业的繁荣”。当然,中国设计亚开行的理念和 “一带一路”一样,都是持开放原则,呼吁合作。即使是马歇尔计划,也是参与各国能一同受益。据公开资料显示,亚投行的投资方向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机场、桥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会涉及节能减排、农业、跨境并购等方向。

    这些领域,亚投行的成员国都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利用本国的原料、设备和技术为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尤其是在中国的短板领域,例如环保技术,能源设备等。亚投行成员国都能借此庞大的需求扩大出口,输出优势产能。再者,拉动投资和大型建设还可以吸引各国高技术人才,推动就业。而这些利好正是陷入经济困境的欧洲汲汲欲求的。

    所以,美国如果不入亚投行,直接受牵连的将是美国的企业和人才。长远预计,美国企业设备、技术和服务,与美国高技术和服务人才将会遭受到冲击。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承建企业将首当其冲,最直接影响就是丧失与拥有亚投行资金支持企业的竞争力。因为所有基建项目竞标,申请建设贷款,进口基建原料和引进设备器材,美国都会是一个“圈外人”,其企业也不会是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对象。

    试想,当美国企业看到欧洲企业在亚洲干得热火朝天,占据了与自身相关领域存在竞争关系的大部分市场,而本国因为没有参与资格,只能眼红的站在格局之外。那么,这些利益团体势必会给美国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有消息称,美国的许多工业和服务行业,例如钢铁、信息服务等企业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担忧,并且很可能利用国会政治团体,向奥巴马政府施加压力。届时,保守党的指责,美媒的嘲讽和商业集团的怨念汇聚一堂,相信奥巴马的政治遗产将留下极为难堪的一笔。本就弱势跛脚的奥巴马终将留下臭名。

    美日争相避当国际孤儿

    据最新资料显示,世界GDP前十的国家,如今只有美国和日本没有加入亚投行。可以说美国还有一个盟友在身边,并且是在亚太最亲密,步调一致的盟友。但目前在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之后,日本似乎陷入了纠结。频频出现有高官发言表示可能加入,但随即又被另一个官方声音所否定。这种各持己见的内部混乱已经让日本在加入亚投行问题上陷入极度暧昧,如此反复无常的背后,代表的是安倍一颗早已动摇的心。

    纵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4月下旬访美,为了给出访营造良好的关系,此时安倍是断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表示加入亚投行,给访美制造阴霾。若加入亚投行,日本就需要打破长期以来同美国保持的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同盟关系,因此,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至少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定稿之前,日本不得不权衡各种因素。

    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日本将在安倍访美后就亚投行表态,而结果极有可能是加入。原因有这几点:第一,亚投行和美日主导的亚开行将会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如果亚投行在制度和资金上明显优于亚开行,难免会使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纷纷投诚,使亚开行成为日本手上的鸡肋资产。第二,如今美日最看重的TPP也因为亚投行出现了戏剧性转折,菲律宾已经表示将放弃TPP。日本在与美国的TPP谈判上早已心力憔悴,如果此时出现TPP墙倒众人推的局面,顺势而下,日本可能更加大胆的打破顾忌。第三,亚投给日本带来的诱惑巨大,“一带一路”同样能给日本拉动投资,出口和就业。如此看来,安倍心中那杆天平早已倾向加入。

    在此情境中,如果遭受了日本的背叛,美国将会彻底孤立,奥巴马政府也会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曾毫不隐讳地称:“美国在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由一个覆盖全球的联盟所组成的精细体系支撑的。” 在英法德等盟友纷纷背叛美国加入亚投行后,最后的支持者日本如果也加入亚投行,美国的同盟关系将真正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真要到了这一局面,美国再考虑加入亚投行将会是骑虎难下,颜面尽失。所以,在日本加入亚投行之前,美国率先表态加入,成为亚投行的成员国,将会是美国避免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的最好时机。

    对于日本而言亦是如此,早在美国1972年绕过日本同中国建交时,日本就应当明白盟友的实用主义至上原则。
    真的没人在乎加拿大,加拿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