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共青团pk任志强:究竟谁动了谁的奶酪? /

共青团pk任志强:究竟谁动了谁的奶酪?

继团中央发声后,包括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等在内的多个共青团子系统相继发表文章,对任志强的论调或规劝或反击,而任志强一边则虽然将微博上的相关评论删掉以示诚意,但与一众“大V”的互动依然悄悄地传递出冷嘲热讽,而引起论战的长微博照样还挂在热门版头。

稍早时候,团中央学校部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名为《站好,理想主义》,对任志强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不过该文最重要的文眼出现在第三部分,真正想说的乃是“关于理想、责任和担当”。文章择以“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做出讨论,说任志强的观点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着一批对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怀疑、悲观情绪的犹豫主义者的心声,也代表着一部分“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人的心声

有意思的是,虽然任志强一方看似删微博、晒照片,有意在淡化争论,但任志强的好友、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刘春的一句话,又将这次争论引向了屡见不鲜的老生常谈。

刘春在微博上这样和任志强互动,他调侃道:“昨晚睡得好吗?听到打雷的声音了吗?那是红小兵的怒吼。”任志强则不无戏谑的回道:“坚决按党的指示办。睡的很香。律师很忙。”另一位任志强的好朋友潘石屹这样敲了边鼓,“什么好词加主义就不好听了。如修正错误本来是个好词,加上主义变成修正主义就不好听了。经验变成经验主义……。因为加主义就偏离了中庸之道,容易走极端。”

当“左”和“右”从中性的形容词跑偏之后,所谓的左派或者是右派,在遇到论辩不清的议题之时,“扣帽子”往往是最有效、最粗暴的手段。

论战中发声的人都各怀目的,各有利益

曾经的路线之争隐晦再隐晦,变为网络上的你来我往,当然,前提必须要声明自己是“优秀共产党员”,过分却不过界,这样的技巧是不常吵架的年轻人学不来的。

类似议题为什么总能让任志强们不吐不快?为什么也总能让共青团奋起反击?除去理念上、价值观上的泾渭分明,难以互相理解,有没有绝大时间驱动人做出行为的利益掺杂其中,之所以产生论战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共青团的定义是这样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这不仅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也是一种递进的逻辑,其存在是相互关联、相互发生的,三者共同的基础便正是“共产主义”,而这三者在理论上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存在的,所谓安身立命之处,自然动摇不得,如果拿掉共产主义可以堂而皇之的作为讨论,不但是思想震动,更会直接影响整个体系的稳定性与合法性

现在中国的思想现状是什么样?虽然美国中情局“和平演变”中国的“十条戒令”未必条条管用,但青年人群体性的、代际性的西化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的西方化或者说是“当代化”中,当然不能否定有发展进步的一面,但一些有意为之的、潜移默化的、以破坏中国本土的思想体系和哲学传统的行为也不在少数。

就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而言,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青年人对经历数百年发展改良而来的资本主义现状羡慕不已,所受所学、所经所见无不是资本主义的美好果实,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年轻人的西方化实际上是被动氛围中的一种主动选择

中共不可能意识不到这种现状,习近平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要理直气壮的讲,大张旗鼓的讲。但对于一些思潮性的、并不触动根基的讨论,如果由共产党出面发声,难免给人事态严重之感,会造成政府威压的不良反效果。

而共青团作为青年人的群团组织,参与类似讨论便是适合的,甚至是必须的。共青团的本身性质和存在基础天然决定它必须无条件的拥护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可质疑是共青团最根本的利益之所在。在没有是非只有粉丝的网络舆论场中,沉默在绝大多数时候便意味着默认,默认便意味着理亏,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类事件中频频出现共青团声音的原因,如果网络上满目都是任志强们的身影之时,共青团的存在才会真正面临危殆,能站出来吵,反而是好的

任志强的“开炮”同样是正常的。事实上,以任志强为代表的社会名人们大概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文革时期正逢少年,或者高喊“造反有理”打家劫舍,或者不甘堕落反被攻讦,他们看到是共产党最坏的时期,他们没有艰苦奋斗终而获得解放的荣誉感,他们出生在混乱的时间里,自小心中就对一切充满怀疑;改革开放,他们或者接着父辈的光环、或者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甚至有机会见识曾经被描述为丑陋不堪的西方世界,这加重了他们的怀疑精神同时种下西化的种子;再到80年代,西方的思潮猛然涌入,文革一代不曾系统的学习中国的本土文化和哲学,此时自然如见甘泉,恨不能鲸吞牛饮;及至往后直到现在,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使得西方世界从万花筒里走到面前,既有西方式思潮的逻辑基础,又深受物质文化的裨益,心里面向着谁当也是理所应当。

所以能常常看到,类似富豪们往往以资助国外名校为荣,鲜少言及中国的本土哲学,喜欢做大众思想上的启蒙者,他们虽然靠盖楼房发家,但学术名词说起来比专家学者差不到哪去。他们的成功决定了他们心中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又反过来巩固了他们对于西方世界规则的认同和推广意愿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粉丝经济的伟大之处。一个“大V”所言,动辄可以传到百万乃至千万人眼前,物质欲获得满足之后,启蒙他人的冲动和责任感迫使他们对一切社会议题都天然的要发出声音。

但他们毕竟是成功的商人,精于推销和迎合,任志强知道关注自己的是哪一些人,每一个“公知”“大V”都知道,他并不用去在乎粉丝之外的任何人,当每一个“公知”的粉丝粘度到达牢不可破,这些类似背景和相同倾向的名人自然会变成一呼百应的意见领袖,他们能够轻易带动和引导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发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