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秋节后烂摊子 剩食、废铁、烂灯笼 /

中秋节后烂摊子 剩食、废铁、烂灯笼

早在三个月前,笔者因工作要找摄影师拍摄,还未向对方表明是什么工作,摄影师就说:“要是拍月饼商品我就不拍了,这阵子几乎所有工作都是拍月饼广告,拍到有点害怕。”

我听到他这么说,也觉得真的很可怕。不久,就在每个街角、公共交通和报章杂志,看到层出不穷的月饼广告。

我家本来不太吃月饼,但碍于习俗和人情等原因,家母还是买了超过我们食量的月饼。再加上亲朋戚友送的,往后一个月天天吃也吃不完。

多年来虽洗脑式向老人家痛陈利害,奈何上一辈人的消费习惯难改,不过,由屯积足够吃两个月变成一个月的数量,阿Q一点来说,已是一大进步。

中秋刚过,月饼、月饼盒、灯笼、荧光棒,买时买得高兴,秋后算算账,香港人因为过这个节日而制造了多少垃圾?

剩食与废铁的下场

每逢过节,调查垃圾生产和处理,已成为各大小环保团体甚至是政府的必然动作。去年,环保团体绿色力量调查发现,2013年全港丢弃多达150万个月饼。

而今年,食物回收组织食德好的调查则发现,以今年有七成家庭购买月饼来推算,就最少会消耗270万盒月饼,迭起来相当于331栋最港最高的大楼ICC的高度。

每家也有吃不完的月饼已成必然现象,有人做好心把部份月饼捐赠给社会福利团体,来个资源再分配。

但社福机构接收到42万个月饼,数量庞大,大的真的吃不消,就连食德好食物回收计划项目主任范健仪也指出,回收的月饼越收越多,是否代表好事?而中秋过后有关机构已拒绝月饼,但市面上仍有许多过气应节食品,送人的送人,丢的丢,明显就是生产多过需求。

那我们每次过节都丢多少钱去堆填区呢?一个月饼的售价平均30元,丢150万月饼,就等于丢了4,500万元。至于月饼盒,据绿色力量的计算,处理每100万个月饼盒,最少需要三万港元的费用。

虽说月饼盒的金属可回收,是有价值的物料,如果整批月饼盒拿去回收的话,可制成建筑用的钢材,收入大概是25万元。然而,金属回收市场要看市道,供过于求的话,最终也难逃运去堆填区的命运。而且香港本来说是有回收没再造的城市,换句话说,废铁即使不用去堆填区,也会变成洋垃圾出口至第三国家。

今年虽然已有一些食品生产商转用蔗渣再造纸盒,但仍属少数;而尽管每年有团体声嘶力竭以多少大楼高度的垃圾来比喻垃圾成灾之可怕,大部份人还是不加思索的买。香港距离良心消费的路,可远矣。

纸灯笼退场,塑料灯笼泛滥

中秋另一个主角,就是灯笼。中秋前,百货公司以至各大小文具店杂货店,都在速销灯笼和荧光棒。

香港中秋舞火龙

灯笼未出售前都高挂在店内,无法看清。至追月时,笔者方才发现,深受小童欢迎的灯笼,都是塑料制品,用电和灯芯的。传统的蜡烛纸灯笼几乎都要放进博物馆了。

友人用竹枝纸张自制灯笼去公园赏月追月,竟被孩童嘲笑老土,问何不买一个现成会发电的?听罢心中不免一阵悲凉。有怎样的父母,就培养出怎样的小孩,也预示了未来有怎样的消费者。笔者儿时,制作灯笼是美劳课必修的,大家好丑也会做一个灯笼出来。如今手作工艺不必重视,父母宁可花钱买现成的给孩儿,结果中秋结束时,全港就丢掉六十多万个塑料灯笼(去年的数据,绿色力量提供),不少更是只亮了一夜就遭弃置。

更可怕的还有后头,荧光棒的消耗着实叫人心寒。荧光棒内藏不少对体有害的化学液体和玻璃碎,根本无法回收,亦对环保有害。香港人过时过节还有去演唱会耗用的荧光棒可不少,数量估计远比月饼和灯笼多,有些商户或演唱会主办方甚至摆出荧光棒回收箱误导市民,以为使用后会有人处理,加上售价便宜,于是愈买愈多。

中秋的消费已带来如斯庞大数量的垃圾,还有数个月就到来的圣诞,将是另一场生态灾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