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方舟子:青蒿素与中药无关 屠呦呦拔高 /

方舟子:青蒿素与中药无关 屠呦呦拔高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10月5日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引爆舆论之时,同样颠覆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神圣之念。在关注屠呦呦之外,青蒿素也登热榜。“打假”名人方舟子近日接受港媒专访,解惑青蒿素与中医药关系,同时直戳屠呦呦频遭质疑的软肋。

方舟子首先区分生理学与医药学,他表示生理学侧重于基础研究,医学侧重于临床应用。大部分是奖给基础理论研究,少部分奖给临床应用。今年奖给两种药物——阿维霉素和青蒿素的发现者,就属于奖励临床应用。

在被问及如何评价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时,方舟子表示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她是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她的贡献主要是发现用乙醚提取青蒿,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能达到100%;其次,是她领导的研究小组最先分离、纯化出青蒿素。

打假名人方舟子

据公共报道显示, 2011年,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际,国内有不少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对中药创新的希望。事实上,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物。有很多化学药物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

此次屠呦呦摘得诺奖,各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中医药,认为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与中医药的研究息息相关。就此,方舟子明确表示,青蒿素是在对数千种中草药进行筛查的基础上发现的,仅在这个意义上,它和中医药有一点点关系,而实际上它的发现和中医药没有太大的关系。中医历来用的那种青蒿(香蒿)其实是不含青蒿素的,青蒿素是从和青蒿同属的另一种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即便中医有时会把黄花蒿当成青蒿来用,但是由于汤药都是经过煎煮的,而青蒿素遇高温就会失效,所以即便中医用青蒿来治疟疾,也是不会有效果的。

方舟子称,中医典籍记载了很多种治疗疟疾的药方和巫术,青蒿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种,而那些药方和巫术都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中医历来就治不好疟疾。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康熙皇帝曾经得了疟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由传教士用进口的金鸡纳治好的。所以,把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于中医药的经验,是不符合事实的。

综合报道显示,屠呦呦称其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段文字。然而,方舟子并不认同屠的这一观点,他表示中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已对生药的提取有了“水—酒—醚”这样一整套标准程序,用乙醚提取是常规方法。在屠呦呦之前,其同事已经发现黄花蒿的水煎剂不能抗疟原虫,乙醇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不高,那么接下来尝试乙醚提取物就是顺理成章的,和《肘后备急方》没有什么关系。

屠呦呦对成功提取青蒿素虽功不可没,但也有声音指其将功劳都揽于个人名下的做法实属不妥,质疑声一直未断。就此问题,方舟子更是直言不讳:“屠呦呦的成果发表过程中确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例如在其发表的专著中,甚至会去篡改引用文献的署名。她因此备受其同事、同行诟病,也是她三次选院士都没能选上的因素之一。成果的署名起码应该做到尊重事实,不夸大自己的成就,不忽略同事的贡献。”

在提及此次屠呦呦荣获诺奖的启示时,方舟子秉持四年前的立场,他表示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中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研究过程是不可复制的。诺贝尔奖表彰的是过去的成果,不是指导科研方向。千万别因为屠呦呦的获奖就又要像四十多年前那样搞全国会战,想再从草药里挖掘重大成果。草药当然还有有效的东西,但搞了四十年没能再搞出获得公认的什么素,说明这是落后、低效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际上国际各大药厂现在基本不研究草药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