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外媒报道:英国可充当中国的欧洲门户 /

外媒报道:英国可充当中国的欧洲门户

中国主席习近平为期5天的访英之行,不仅受到英国的最高规格礼遇,开创了中英两国历史性的友好局面。有媒体称,在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中,中国很多时候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对于英国等西方国家而言,目标应该是与中国合作接触,千万不要谋求遏制中国。

习近平访英与卡梅伦举行联合记者会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3日文章,当中国人讲到他们过去的“屈辱时代”时,人们应该记得,给中国造成数十年耻辱的始作俑者是英国。考虑到英国自己曾在中国做下种种侵犯人权的事,现在英国有人就人权问题教训中国,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相反,有鉴于过去的历史,英国和中国理应发展21世纪新的建设性关系。

在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中,中国很多时候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近至200年前,中国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到1950年,该比重猛降到3.3%。这是外侵和内战以及帝国主义剥削的结果,它们加剧了政治秩序的崩溃。中国沦为一个“失败国家”。那段历史很多是由英国写下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香港沦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中国门户”。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仅中国军民遭到野蛮杀戮,而且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宏伟的圆明园。得胜的英国人还在中国搞“治外法权”。

尽管英国过去欺凌中国人,但现在中国重获强大后,并无迹象表明要报复。不过,伤疤没有消失,伤口可能会再开裂。实际上,中国正寻找在世界中的位置并探究可持续的治理方法。如果面临国内外挑战的中国实现“和平崛起”,那将史无前例,对当今世界乃至后代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于西方而言,目标应该是与中国合作接触,千万不要谋求遏制中国,或通过羞辱,将其排斥于国际社会之外。

美国杜鲁门时期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曾说,“大不列颠失去了一个帝国,但尚未找到新角色”。英国可以充当中国通往欧洲的门户——金融方面,也包括文化、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方面的。英国不顾华盛顿的反对,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就是朝那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发展这种新的关系将不会容易。两国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差异巨大,更别说历史包袱了。但这个潜在的角色已成为英国应该抓住的绝佳机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