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热评:知恩惜福 李云迪你听到了吗? /

热评:知恩惜福 李云迪你听到了吗?

谁说艺人就没有操守?听听钢琴家Garrick Ohlsson的心路历程吧。

2015年10月8日,抵达华沙听萧邦大赛。才下飞机,这边朋友就愤怒告知,这次担任评审之一,原名李云迪的云迪,第一轮评到一半就跑去参加影星黄晓明的婚礼。“萧邦大赛是积分制,评审要透过每轮不同曲目衡量演奏者对萧邦的理解和表现。没听完全程,对选手印象不一,究竟如何评分?既然决定要去婚礼,他为何还来评审?这把参赛者当成什么?”

为何决定当比赛评审?我没兴趣知道,但本届评审欧尔颂(Garrick Ohlsson)的心路历程,相信值得大家一听。

“这真是痛苦。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当评审。”

时间回到2011年10月,我们在香港半岛酒店大厅。这不是说他评的香港国际大赛程度不高,而是比赛要听那么多一再重复,却又不见得能弹出新意的曲目,本来就是折磨。参赛者虽不乏亮眼新秀,平庸者毕竟占多数。无论喜不喜欢,一天就是得听上8小时,自己还得抽空练琴。聊着聊着,提到萧邦大赛,怎知欧尔颂又是一脸无奈,“盛情难却呀!我已答应要去当2015年的评审。我推辞数十年了,但现在既然答应了香港,我就没有理由不去华沙。”

1970年,已赢得意大利布梭尼与加拿大蒙特娄大赛金牌的欧尔颂,再度夺下萧邦大赛冠军,成为首位荣获该赛首奖的美国钢琴家。那年他不过22岁,国际邀约因此如雪花飞来,光芒万丈无人可挡。

“既然不喜欢,那为何答应香港呢?”“这得从我18岁那年说起了。”

那时苏联钢琴名家阿胥肯纳吉(Vladimir Ashkenazy)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奏,欧尔颂热爱音乐的父亲不只为全家买了票,演出后更到后台和钢琴家致意。一聊之下,发现阿胥肯纳吉夫人是冰岛人——来自瑞典的老欧尔颂喜出望外,两人不但用他们的北欧语言开心聊天,最后阿胥肯纳吉夫妇更接受邀请,隔天到欧尔颂位于纽约郊区的家中做客。

“家父家母准备晚餐时,阿胥肯纳吉听我弹了一个小时的琴,当下给了很多建议。那顿晚餐─说是晚餐,实为上课——无论聊什么,他总会回到我刚刚的演奏,说我哪边可以如何处理,哪边可用不同的指法或踏瓣。最后他说,明年7月他会到迈阿密音乐节演出两周,希望我去拜访他,他愿意抽空听我弹。”

欧尔颂不只去了,还连去两年。“在迈阿密的每一天,他都花两个小时指导。一次十余天下来,等于每年为我上二十多小时的课。”说到这里,欧尔颂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而你知道吗,阿胥肯纳吉没有收我一毛钱。”

“那时我还没参加任何国际大赛,就只是个学生,身为国际名家的他却愿意如此帮助。等到我成名,演奏行程变得和他一样忙碌之后,我才清楚只因爱才惜才,就愿意付出五十多个小时的免费课,这是对音乐何其大的奉献啊!这四十年来,阿胥肯纳吉从未要求我为他做任何事。唯一例外,就是希望我能抽空到他担任主席的香港大赛当评审。你说,我怎能拒绝?同理,萧邦大赛建立了我的名声,大大帮助了我的演奏事业。无论如何,是到了该还波兰一份人情的时候了。”

为人处世当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既然愿意承担责任,就该努力坚守岗位,而非一边拿评审头衔营销自己,一边又旷职失责。此理并不因身处古典音乐界或流行娱乐界而有所改变,演艺人员有为有守者比比皆是。

黄晓明婚后于微博写下感言,表示从不认为自己是王子,是为了一圆爱妻的公主梦,才勇敢成为王子。他强调自己出身寻常工薪家庭,父母从未奢望他光宗耀祖,扬名立万,只教他知恩惜福,好好做人。

“知恩惜福,好好做人”“知恩惜福,好好做人”“知恩惜福,好好做人”,新郎官感言,黄家爸妈的告诫,希望婚礼宾客也都听到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