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崩盘提前上演 美加息只有亚洲不怕? /

崩盘提前上演 美加息只有亚洲不怕?

美联储加息大戏,只有亚洲不用怕吗?!

本周四(12月17日)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人士预计,美联储此次会议将启动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会将联邦基金利率由0-0.25%提高25个基点至0.25%-0.5%,从而结束持续七年的近零利率时代。

这回当美联储主席耶伦即将展开2006年以来首度加息之际,亚洲经济展望却不乐观。

中国经济迈向25年来最低增长率。日本濒临三年来二度经济衰退,资本流出亚洲,曾经一度火红的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体步履蹒跚。

今年夏天中国股市蒸发掉5万亿美元令人惊心动魄,是促使耶伦9月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

对于美联储这次加息可能给亚洲造成的冲击,分析师存在分歧。

有个风险显而易见就是美元债大增。美国加息会吸引资金流出亚洲,压低亚洲货币,因此亚洲企业更难以偿还外债。对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来说,这尤其是个隐忧。有经济学者用“原罪”来形容向海外借贷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困境。

对付这些隐忧的手段就是累积外汇储备,多利用浮动汇率,保证相对稳健的财政状况。有些分析师说,这些招数或足以防止亚洲受到美联储升息的冲击。

有专家撰文指出,中国是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美联储加息之前,一场崩盘提前到来!

美联储加息大戏即将上演,但是这段时间,一场危机却提前上演了,那就是全球债券市场的崩溃,首先是美国垃圾债市场的崩溃,导致了三只债券型基金清盘,拉开了全球债券市场的大动荡,而这仅仅是开始。

垃圾债市场的崩盘,肯定会传导到投资级别的债券,恐慌是会传染的,而历史上的每次债市的崩溃,都是从垃圾债开始,然后扩散到正常债券市场,而且现在正在传染。

垃圾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投资债市场受影响,价格下跌,债券利率上升,从而会导致上市公司举债成本、回购成本上升,会导致股市的下跌,也许这正在终结股市,因为回购是股市走牛的动力。

一旦传导到股市,整个股市又将出现一次重大的调整,当前美国股市处于非常敏感和微妙的时刻,债券市场的崩溃,一定会传导到美国股市,美国股市将步入一次大熊市。

目前这场在美国开始的垃圾债崩溃,已经创下了6年来的新低,而且已经传导到了亚洲市场,亚洲债市目前已经遭殃,债券价格大跌,收益率上升。

随着美国退出QE和加息的到来,全球债券会不会发生一次大崩溃,这是很有可能的。过去在全球央行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中,造就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债市大泡沫,而这场泡沫也许要开始破灭了。

债市的崩溃比股市的崩溃对经济影响还大,因为债券市场的规模远比股市大,而且一定会传导到股市,因为无风险收益率、低风险收益率的上升,一定会导致股票内在价值的降低,从而使得股市走牛的基础降低。

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崩溃了,铜、原油、铁矿、BDI指数跌得触目惊心;

贵金属市场已经崩溃了,黄金、白银跌得面目全非;

债券市场已经开始崩溃,基金清盘,垃圾债指数创下6年新低;

几乎所有的泡沫都在破灭,货币的退潮,总会让人裸泳,下一个裸泳的市场是谁呢?美国股市、中国房市!

美联储加息悬疑将落幕,人民币将何去何从?

加息只是美国政策紧缩征程迈出的第一步,市场观察者认为,美联储应该是有三个步骤:12月加息,1月让市场稳定,然后再静观其变,最早在3月16号下次会议之前,会有新一轮的加息行动。

与此同时,中国上周调整人民币汇率参考方式,令部分市场人士感到意外,而上周的“人民币贬值风暴”也相当突然,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在美联储加息周抢镜,这也是本周市场的一大看点。

中国官员已经呼吁投资者在判断人民币汇率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仅参考美元,以缓解市场对人民币疲势的担忧。中国官员指出,美元兑主要货币上涨,向市场发出人民币疲弱并非不同寻常的信号。

近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压力来自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成长放缓感到不安,以及美国料将加息。

有大胆的猜测认为,这一贬值力度将引发亚洲及其他地区的货币战争,1998年的金融危机将会重新上演,而其冲击力将会更大。相较于美联储加息,更大危机在于若中国放弃贬值底线,这将会引发全球经济陷入通缩浪潮之中。

无独有偶,法国兴业银行也指出,人民币进一步走软可能引发“货币战争,”要么因决策层想让本币走势与人民币保持同步的这一直接因素,要么拜投资者整体做空亚洲货币这一间接因素所赐。

美联储史上五轮加息发生了什么故事?

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 。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1981 年美国的通胀率已达13.5%,接近超级通胀。1980-81 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积压通胀,而通胀率从1981 年的超过13% 降至1983年的4%以下。

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89.5,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 。

当时,当时通胀抬头。1987 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 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 最终升至9.75%。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 年8 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

当时,市场出现通胀恐慌。1990-91 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到1994 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 ,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第四轮加息周期为1999.6—2000.5,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

当时,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1999 年GDP 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美联储将利率下调75 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IT 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4.75% 经过6 次上调至6.5%。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纳斯达克指数崩溃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 事件”更令经济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联储随即转向,由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

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

当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 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 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17 次分别加息25 个基点,直至达到2006 年6 月的5.25%。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再次开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直至今日。

从过去五轮加息周期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加息背景与过去颇为迥异——美国根本未出现通胀加剧的迹象,此外,当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速都低于历次美联储加息时点的水平,历次加息时的美国名义GDP 增速都高于4.5%,然而IMF此前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由3.1%大幅下调至2.5%,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也不断呈现放缓态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