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港书商失踪引震惊 台湾人的中国忧虑 /

港书商失踪引震惊 台湾人的中国忧虑

曾几何时,香港与台湾变得如此紧密相连?

近日香港禁书出版人的接连失踪,是对“一国两制”最大的挑战,也在台湾引发不小震撼,香港再度成为台湾年轻人口中备受同情的前车之鉴──看看香港,台湾还敢与大陆靠近吗?

香港禁书出版人的接连失踪在台湾引发不小震撼

台湾和香港历史发展与地理条件不同,但在近年经济疲软、大陆崛起、国际社会关注度逐渐转移、人民身分认同分歧等种种相似下,前有太阳花学运,后有雨伞学运,“今日香港,明日台湾”于焉流行。

香港作家李怡曾回顾,30年前,“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是台湾人用以自勉的口号。那时台湾戒严,大陆威权,台湾的自由派人士将反对政府的书籍、活动等带到香港,透过香港,再转回台湾,那时的台湾人,希望未来可如香港一样,具备透明、公开、完善运作的政府机制。

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原是大陆做给台湾看的示范榜样,也就是“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典范。回顾台港两地发展,1970、1980年代,香港人认为台湾人脏、土、不文明,1990年代后台湾民主兴起,立委在立法院丢杯扔鞋层出不穷,让港人对于台湾的民主有着很深的怀疑,对于自身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建立的法治、清廉制度而自傲,有效的公务员团队,曾让台湾人对香港的城市建设赞叹。

然而随着与大陆的甜蜜期消逝,中港矛盾加剧,反国教、反水货客、内地人抢奶粉、雨伞学运……种种事件挑动香港人的“中国情结”,一位香港新闻人这样形容自己的家乡转变,“香港只剩下一群遗民,在车毁人亡前,争取遥远不可及的理想,守护着曾经尝过的美好。”

回顾曾经尝过的美好,让不少香港年轻人,反而羡慕起在民主道路上跌跌撞撞,如今发展出成熟民主机制的台湾;对家乡的无力感,使一波波的香港人移居台湾,2013年香港电台的“移民台湾”专题掀起讨论热潮,2014年香港人移居台湾的人数是2011年的三倍,达到7500人,这样的趋势引发台港媒体关注,“在台湾,薪水不比香港,但在台北仍可以生存得很好,压力比香港小多了”这是香港移民最常告诉台湾媒体的话。

台湾人在声援香港时也常陷入自我矛盾,若用“另一个国家”的角度去声援香港,喊着“支持台湾独立”的台湾人就显得奇怪;但若不是,这样的声援又是自我矮化,香港是中国内政,台湾是吗?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暨亚太区域研究所教授林德昌曾表示,“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是将问题太过简化,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大陆后,已属于大陆的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对香港来说是“宿命”,台湾则没有这个“历史宿命”,情况和香港完全不一样,大陆整体经济发展一举一动都会牵动香港,从广深港高速铁路来看,香港的经济社会已慢慢整合进大陆,“要划分中国大陆和香港,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了”。

尽管学者专家呼吁台湾社会,将问题简化只会制造无谓恐中,但不少台湾人仍将当今香港带入“台湾模式”,这是台湾国际地位模糊,以及台港情绪相似所产生的结果。香港出版人失踪的新闻占据台湾媒体重要版面,使台湾出版人表示焦虑,更使台湾年轻人的“反中”显得更加合理──你想让出版自由、言论自主的台湾成为香港吗?

如今香港面对北京,已经无法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意识型态介入极深,港台年轻一代面对“中国”时的态度,令人惊奇地相似。香港出事,危及的不只是一国两制,而是台湾人对大陆政府的担忧更上一步,这不是高喊“两岸和平,共同获利”的政治人物可以化解的心结。

但,中港矛盾演变至今,大陆的知识分子,同情香港处境者已逐渐减少,香港年轻一代高举着的“反蝗虫”“反水货客”……种种的“反”,严重伤害了大陆人民对香港的好感,这使香港人民的处境雪上加霜。

尖锐的对立化解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伤口更加恶化,这是香港能给台湾,最深刻的启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