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高调中国梦强军梦 习近平大动作释信号 /

高调中国梦强军梦 习近平大动作释信号

不久前,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隐瞒党员身份是心中无党的表现》指出,有大学生党员毕业应聘时,羞于提自己的党员身份。湖北某市一个镇政府的8名党员干部为了出入境方便,隐瞒真实情况,将政治面貌填为“非党员”,工作单位填的是“个体户”或“无业”,并将旅游费用在镇财政报销。

观察人士表示,本来是中共内部人士,却为了被外部环境接纳而主动隐瞒自身的情况。这些现象实证了中共体制内外的隔阂。此外,这也与当下中共在“人才”议题上所施展的一系列政治动作存在一定关联。

3月23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视察了中共中央党校。该校是为中共培育党内精英人才的重要基地。得到中央组织系统认可者才有机会到党校去参加短期培训。习近平在党校提出要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对此,中共高层数日前有过专门的重要行动。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称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中组部负责人曾为此接受媒体采访进行官方解读。《人民日报》等媒体予以长篇报道。

此外,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了人才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为此,中国将“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并将“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赴华)创新创业”列为未来5年要做的100件大事之一。

习近平在党校提出要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图源:新华社)

新华社文章曾简要提及了做出这些举动的原因称,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稀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

而较具市场属性的媒体财新网则说得比较直接。其文提出了“一将难求”的说法,并且表示,有识者大胆放言,批评“政府监管部门人才外流内耗”,就及时敲响了警钟。其中所云“外流”,是指有专业监管部门出现大规模离职潮;“内耗”,是指许多制度性因素从内部腐蚀、耗损着现有的人才。

文章还表示,近两年来在互联网舆论中,出现了一些攻击、否定知识分子政策的杂音,有些场合甚至公然频繁出现“汉奸公知”的错误提法;在有些机构,以各种借口打击、排挤专业人才的做法也开始抬头。这些都极易动摇社会对于知识分子政策的信心,干扰“人才驱动”战略实施,必须及时制止和纠正。

中共对人才的渴求和部署其实也与先前提倡“改革促进派”官员有类似的意味。改革促进派主要指向中共体制之内,而此番诸多动作则还将体制之外的人才作为重点之一。不过,如今对改革促进派的呼唤声调略降。或许是中共高层意识到,改变其自身体制以调动人才并且重视外部人才,比之一味强调官员争做改革促进派更是根本路径且更有针对性。

有观察人士表示,作为一个拥有8,000余万党员的且已执政半个多世纪的政党,中共内部从来都不缺人才。之所以出现“一将难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中共自身。一方面,新执政者为自身制定了宏大长远的执政计划,需要大量干净得力的助手;另一方面则是中共内部所存在的很多短时间内难以逆转的系统问题。

比如,有的官员本想有所作为,却受到多方面额外的约束掣肘;有的官员因为诱惑太多,缺乏必要的制约和引导,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腐败或许确实能增强官员个体发展经济的动机,但由此营造出的腐败文化,却会从宏观层面增加发展经济的成本,而且会从根本上蛀蚀中共的执政根基。目前正处于反腐肃纪的阵痛期,也让一些官员望而生畏,出现为官不为的情况。

此外,奉行集体主义的中国政治,同样不利于官员个体角色的凸显。中共十八大后强化集中统一,对个体意见表达比较忌讳。曾经一时瑜亮的薄熙来与汪洋,一人已锒铛入狱,另一人进入中央后所担任位置亦难出彩。已是政治局常委的王岐山工作依然引人瞩目,但其本人却不时“神隐”。

不久前中国全国两会上发生的“陆昊门”则说明了另一种情况。陆昊因“失言”被揪住不放。相似的案例是,在任时对媒体比较坦承喜欢直言的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和“这是一个奇迹”而遭舆论炮轰。这说明,中国舆论环境对官员们提出更高要求,而后者显然还未完全适应这种情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