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20大员入京折射李克强的改革之困 /

20大员入京折射李克强的改革之困

在2016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里,5月1日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后时间线。4月1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务院“营改增”专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北、山西、广东等20个省份政府的正职官员。外界认为,召开如此规模的会议,可能是因为李克强政府推行“营改增”方案遇到了挑战。

自5月1日起,“营改增”的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这些行业营业税纳税额达1.9万亿元(1人民币约合0.1546美元),囊括了中国营业税总收入的80%。这意味着中国将全面取消营业税,营业税是中国的主体税种,这样的动作只有在胡温时期有过。在2006年,农业税成为了历史。

中国政府推行“营改增”的初衷,是为了减轻企业税负和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称,2016年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营改增”是减税的主要实践手段。李克强说,推行“营改增”将促进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但从“营改增”推出之始,似乎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在距离“营改增”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阻力的影响愈发的明显。

原中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称,“据我所知,(营改增)试点以来阻力不小,主要是地方还不很理解”,“进展总体上是顺利的,但阻力也不小”。外界认为,“营改增”的主要阻力,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

在中国的财税体制中,营业税为地方主体税种,收入一般归地方政府所有;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目前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成。营业税的高低直接关联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增值税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并不密切。

李克强推进的改革遭遇阻力(图源:Reuters/VCG)

以财政困难的山西阳泉市为例,在1994年至2014年,营业税占阳泉市总体税收的24.14%,如果实施“营转增”,阳泉市政府2016年将减少约30%的财政收入。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称,目前推进的营改增改革中,地方的阻力较大。一般认为营改增长远来说对地方不利,因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没有了。

中共高层应该知晓来自地方的反对意见,在2012年将交通运输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时,财政部曾下发通知,将铁路运输企业全部附加税和企业所得税的40%下划给地方,这被广泛的看作是为“营改增”推广减轻阻力。

而在今年年初,李克强也曾主持召开国务院“营改增”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北京、辽宁、上海等11个省市的正职官员。座谈会信息显示,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将做适度调整。中央政府在增值税上的让步,可能说明了财税改革所面临的阻力之重。

“营改增”面临阻力,反映出的是北京所面临的改革困境。在担任中国总理几个月后,李克强面对着中外记者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3年之后,在推动“营改增”上,李克强遇到了他所说的“比触及灵魂还难”的事情。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不仅存在着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中共党内也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成为了中共深化改革的主要阻力。

“营改增”的难题可能只是中共改革所面临阻力的折射点,中共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军事、经济、外交、制度、文化等方方面面,而每一个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它们构成了深化改革的强大阻力。

李克强划定5月1日的时间线,召集20个省份的领导人商讨“营改增”,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李克强推进深化改革措施的决心。李克强说,“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但利益集团存在的客观现实,可能会让李克强遭遇到改革之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