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舆论场:何韵诗风波背后三大误区 /

舆论场:何韵诗风波背后三大误区

香港艺人何韵诗引发的舆论风波虽然渐次退潮,但事件暴露出的真问题和误区依然值得思考。

误区之一,便是香港民众和媒体想当然地将《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之言论当作中央意旨。6月7日,胡锡进带领的《环球时报》(以下简称“环时”)将停留在网民层面的争议搬上报端,而且还是以社评形式亮明观点——何韵诗一点不冤枉,倒是兰蔻的香港公关糊里糊涂把自己公司拉进了旋涡,直到在内地互联网上激起轩然大波才恍然大悟。兰蔻至少比何韵诗“倒霉”得多。

环时此言一出,旋即引发港媒集体躁动和反击,一些反对派甚至走上街头,通过对兰蔻的抗议表达对北京的不满。问题在于,港媒和香港反对派从一开始就抡错了拳头了,环时之言论,即便是高规格的社评,从来都不能与中央意愿直接划等号。胡锡进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不止一次地公开辟谣,“外界误读了我,我并不代表中央。”何况,何韵诗事件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大陆和港府的影子,何来港媒口口声声说的“打压”与“施暴”?

误区之二,便是大陆民众未能厘清支持“占中”与“港独”并非一回事。支持“占中”的香港艺人很多,但他们就你一定是港独吗?并不见得。但在陆民看来,凡是表达过支持占中言论的,基本上等同于给自己扣上了一顶“港独”的帽子。受制于这种简单粗暴的线性思维,所以才有了对何韵诗的大加挞伐。网络口水的同仇敌忾,也大抵基于对何韵诗“港独”的判断,而非简单支持“占中”。

面对陆民在反对“港独”问题上对于中共的一边倒支持,很多港媒表现得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愚民政治的产物。《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的分析不无道理,“很多反对者依然把内地视作落后的愚民政治,在心理上固执着一种虚幻的政治和文化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绝对不是来自于身为中国人本身,而是来自几十年前的殖民时代。他们无法接受,也难以理解内地突然高涨的爱国主义何文化自信。”

误区之三,便是大陆将何韵诗艺人身份过度政治化,以及港人对兰蔻作为商业机构身份忽略而导致的误判。作为香港艺人,何韵诗不管是在脸书上晒出与达赖合影,代言美国漱口水李施德林,还是参加兰蔻举办的音乐会,都不过是其作为艺人的日常,是一种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手段。这系列日常,与其之前表达对“占中”的支持,并无必然的关联。如若陆媒继续想当然地捆绑,不仅可能将只是支持“占中”者推向“港独”阵营,而且还可能引发更多港台艺人的本领恐慌,导致更大的分裂与对立。

至于兰蔻,虽然臭棋连连,比如一开始毫无政治敏感性地邀请何韵诗这样的争议艺人出席活动,在邀请之后面对大陆民间刮起的批驳风潮又果断与何韵诗划清界限,但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在商言商本无可厚非。港人在风波未平之际走上街头抗议兰蔻,其实是未能清晰辨识何韵诗风波背后的真问题。兰蔻从一开始就只是矛盾的载体,而非矛盾本身。

网络是有记忆的,香港“占中”时的杜汶泽、台湾大选前的周子瑜还时不时被提起;但网络同样是喜新厌旧的,何韵诗风波再大也很快会被新的热点取代。如果不能撕开每一起热点事件表象,看到背后的真问题,那么不管是陆民还是港人,都只能不断为无谓的争吵和执拗交学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