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马英九访港遭拒传递出的两大政治信号 /

马英九访港遭拒传递出的两大政治信号

甫卸任总统的马英九,早前向现任的民进党的蔡英文总统办公室申请,拟参加上周三晚由亚洲出版人协会主办的杰出新闻奖典礼并任主讲嘉宾,但被总统府以国家安全理由拒出境。马英九在向大会作视像发言时,直言想像不到香港会“不安全”。马英九访港被拒实则传递出两大不寻常的政治信号。

被总统府拒绝访港的马英九只能通过视频“现身”(图源:中央社)

台湾总统府驳回马英九赴港申请不出外界所料,理由之一是香港地区属敏感、风险高区。国民党立委黄昭顺今在立院质询陆委会主委张小月时表示,把香港列入风险敏感区,这是全世界的笑话。张小月说,因为马英九才卸任总统,身分特殊、重要和敏感,因此必须整体考虑。张小月对此仍说,所有过程都是根据法定程序来审核,而陆委会要先有项目小组的同意后才能展开协商。目前两岸关系形同冰点,且是被已读不回的情况。

时政观察员陆崕发表评论文章认为,马英九卸任时曾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书和游走讲学,可惜,他想的太天真了。不过,说到底,这一切都是马英九咎由自取。为什么呢?早在去年,邱毅就曾不止一次忧心忡忡地提醒马英九,当心民进党的报复,包括利用他所在的国民党的漏洞以及身边人的漏洞,揉在一起搓,张罗罪名将他送进大牢。因为民进党陈水扁,就是因为在下台后被马英九依法治罪的。

当时马英九似乎对邱毅的警告,不以为然。他说,他不需要设防,也不需要为自己留后路来规避民进党的报复,因为他相信,蓝绿双方应该相互包容,才能和解,才能体现出台湾民主的真正价值。后来,也就是今年4月份的时候,马英九自己说,民进党要对自己杀无赦,已经开始动手了,似乎追悔莫及,却为时已晚。

马英九为何有人提醒,他还是相信民进党会对自己实事求是,认可他的清廉呢?除了自己的大意,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清廉口碑和百姓的拥护支持过于自信;他认为民进党应该不敢拿着个动他;此外,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马英九要为台湾好一个面子。什么面子呢,那就是营造出一个台湾是真正民主,蓝绿双方在他的先行号召之下,能实现相互包容与和解,有真正民主价值的社会。而实际上,民进党却是一个扛着民主旗号的睚眦必报党。这是马英九没有预料到的,或者说,台湾政治民主是假、民粹争斗是真,是马英九不愿意正视。正是因为主观上的这种选择性失明,以及自以为是的对民进党自作多情,才会让他的态度和选择,看起来显得如此出乎预料。

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行动。马英九能在今天被民进党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炮制理由加以限制,不过是民进党隔断两岸的开始和一个部分。一方面民进党的主轴方向,就是要将以往国民党的路线和政策彻底抛弃,疏离大陆,拥抱美日,这是他们的目标。虽然目前经济上台湾社会无法承受割离大陆的痛苦,这也是民进党在旅游业走向寒冬(视频)后紧张的原因,但是从长远看,民进党正在密切联络日本,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让美日以及东南亚经济合作,取代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另一方面,民进党会继续制造一些话题,从价值观、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民间往来等方面,制造对立情绪,实现台湾社会对大陆的疏远。

表面上看,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实现轮流执政,选民用投票权决定谁上谁下,但这与民主的真正价值相去甚远。台湾的内斗和缺乏相互理解包容的精神是真,用选票实现民主是假,或者说,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华早报中文网刊发谭卫儿的评论文章认为,今天,香港究竟能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最新发展得从马英九被拒来港说起。

曾几何时,香港的确是两岸进行非官方沟通的最好“第三地”之一,两岸的“信使”在此见面密谈从来不是什么秘密。回归后,香港与台湾可以继续保持民间往来,但官方接触则必须得到北京的批准,而且往往取决于彼时两岸关系的起伏。台湾对于是否仍乐于在香港这“特区” 与大陆沟通亦有了新的想法。

这令人想起马英九任总统时的台湾文化部长, 曾在香港大学出任访问学者的龙应台, 2012年底访港时说的一番话:“香港今天面对的很大的一个挑战是:应该对自己与北京的关系重新定位”,她指出,香港在两岸交往中的“中间人”角色曾经是独特及不可取代的, 但随着两岸的三通, 这重要性在97后已经淡化了。

龙应台讲的没错。北京今天已经与国民党,还有其它大小政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即便是民进党,只要承认一中原则,北京也愿意与其直接接触。对香港而言,北京近年更关心的是,香港既未能为台湾作为一国两制的示范,反而有政治人物,包括一些年青人向往台湾式民主,甚至向台独人士取经,这些都令北京不安。香港面对现实是,其实北京,台北如今都不大需要这曾经的“中间人”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