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爱尔兰:英国的另一分离要素 /

北爱尔兰:英国的另一分离要素

U2是一支成立于都柏林的爱尔兰摇滚乐乐团,在其1983年发行第三张专辑《战争》中,以歌曲《Sunday Bloody Sunday》为代表作,这首歌以血腥星期日事件为背景,表达出U2乐团对于英国当局的血腥镇压的不满情绪。流血星期日事件发生于1972年1月30日,在北爱尔兰的伦敦德里地区,英国伞兵向正在游行的市民开枪,造成14人死亡,13人受伤的惨案,这一事件成为左右北爱尔兰时局的一个转折点,英国政府成为北爱尔兰分离主义分子心中不共戴天的敌人。

1981年5月,爱尔兰共和军成员躲在一辆翻倒的卡车后面与英国军队对峙(图源:AFP/VCG)

1、 爱尔兰与英国的宿怨

爱尔兰人是凯尔特人的后裔,在公元6世纪时他们接受了罗马天主教的信仰,从12世纪起,英格兰人开始入侵爱尔兰,打败了当地的凯尔特人,开始了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在亨利八世统治期间,英格兰通过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摆脱罗马教廷而自立门户,成立英国国教,改奉新教,而爱尔兰人则坚持原来的天主教,双方出现严重的宗教分歧。

1641年,爱尔兰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叛乱,并在1643年9月宣布脱离英格兰而独立。1649年8月,英格兰的护国主克伦威尔率军侵入爱尔兰,历经三年的血腥镇压重新征服了爱尔兰,在此期间,爱尔兰生灵涂炭,至少有一半人死于英军的屠刀之下或逃往海外。

1688年"光荣革命"期间,爱尔兰因支持天主教信仰的詹姆士二世,再度受到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的血腥报复。为巩固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17 世纪开始,大批信仰新教的英格兰人在英国政府支持下, 移居到爱尔兰东北部从事农业开垦, 并大肆掠夺爱尔兰人的土地,到18 世纪初, 北爱尔兰地区只有14 % 的土地还在当地爱尔兰人手中。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后,为防止爱尔兰效仿美国独立,英国议会在1800年通过了《联合法案》(act of union),以立法的形式将爱尔兰从殖民地划归为不列颠本土,取消了爱尔兰当地议会,改在英国议会中设置爱尔兰议席。

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因病虫害而大量减产,这使得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民众在1848到1849年间遭遇可怕的饥荒。据最新研究表明,在饥荒中大约有110万爱尔兰人非正常死亡,而英国政府对饥荒不利的赈济措施,进一步加深了爱尔兰民众对英国政府的愤恨。

从20世纪初开始,爱尔兰的民族解放斗争此消彼长,爱尔兰的民族主义政党--新芬党在1918年的大选中赢得了三分之二的议席。1919 年, 新芬党自行在都柏林召开议会, 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临时政府。英国被迫于1921年12月与爱尔兰临时政府签订和约,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为自由郡,但北方六郡仍留在英国。1937年,爱尔兰宣布独立,1948年12月,爱尔兰宣布正式脱离英联邦。1949年4月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但拒绝归还北方六郡,这遭到了爱尔兰人的一致反对,这样英国的爱尔兰问题就演化成了北爱尔兰问题。

2、北爱尔兰分离运动的起落

二战之后,在北爱尔兰居民中,三分之二是从英伦三岛移居来的英国人后裔,信奉新教,三分之一是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族人。北爱尔兰各级政府官员大多由新教徒担任,爱尔兰族在政府内几乎没有自己的代表,在议会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普遍受到歧视。

1969年8月,在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等北爱尔兰大城市,新教与天主教两大族群之间爆发了严重冲突,双方的激进组织不断发起暴力活动。随着冲突升级,大批英军被派往该地区维持秩序,最终在1972年1月30日爆发"流血的星期日"惨案。1972年3月24日,英国首相希思宣布解散北爱尔兰地方议会和政府,将北爱尔兰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统治之下。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激化了爱尔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以爱尔兰共和军为代表的极端组织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

爱尔兰共和军创建于1919年1月,其宗旨是要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统一的爱尔兰国家。他们四处出击,在英国各地实施爆炸、劫持、暗杀等恐怖暴力活动,成为英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爱尔兰共和军还将攻击矛头指向英国政界显要人物 ,1979年8月27日,二战期间盟军东南亚战区的最高司令官,曾任最后一任印度总督和英国国防部部长的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在爱尔兰乘坐游艇出海游玩时被爱尔兰共和军秘密安置的炸弹炸死。蒙巴顿的死讯很快出现在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蒙巴顿成了北爱尔兰冲突的祭品。

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活动并没有迫使英国政府就范。于是,他们决定"以柔克刚",用另一种招式来对付英国政府。1981年3月1日,关押在贝尔法斯特梅兹监狱中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桑兹等4人宣布开始绝食。他们要求英国政府给予被俘的共和军成员以"政治犯"待遇,而不是恐怖分子待遇。桑兹的绝食行动得到北爱尔兰天主教徒的支持,4月10日,桑兹在北爱尔兰一个以天主教徒为主体的选区的补缺选举中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

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化了。英国议会连忙立法,宣布禁止服刑犯人参加竞选,但桑兹已经当选,议员身份无法剥夺。桑兹当选议员后在狱中接见记者时表示,他既不放弃席位,也不放弃绝食斗争,不达目的就准备作为一名英国议员而死。就此,全世界的媒体竞相报道狱中的绝食情况,桑兹一下子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政治明星,然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拒不让步。1981年5月5日,在绝食了66天之后,桑兹终于死去,撒切尔夫人随后在下院发表演说,声称对共和军的囚犯让步,就等于给他们颁布屠杀无辜者的许可证。到5月21日晚上11时29分,首批参加绝食的共和军成员全部死亡,紧接着又有一批囚犯自愿接替他们,此后7个月中相继有16名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因绝食而死。在此过程中,撒切尔夫人的铁石心肠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铁娘子"的外号不胫而走。

据英国官方统计,从1968年至2002年7月,在北爱尔兰地区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境内共有3600人在暴力冲突中丧生,爱尔兰共和军及其他组织至少应对其中2000人的死亡负责。

3、在跌撞中前行的北爱尔兰和平进程

1997年5月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布莱尔出任首相,谋求北爱尔兰和谈取得突破成为布莱尔政府力争要实现的目标。布莱尔改变以前保守党政府所坚持的共和军先缴械再谈判的立场,同意谈判和解除武装同时进行,促使爱尔兰共和军在1997年7月宣布"永久停火",从而为最终达成协议铺平了道路。

1998年4月10日,北爱尔兰各派终于达成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复活节和平协议"。据该协议,北爱尔兰仍是英国的一部分,但将与爱尔兰共和国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北爱尔兰将按比例代表制选举新的地方议会;英国和爱尔兰都将修改宪法,确认北爱尔兰民众的自决权;英国承诺将减少在北爱尔兰驻军,并在两年内释放所有在押的"参加准军事组织"的囚犯。该协议基本上照顾了相关各方的利益,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1999年11月29日,北爱尔兰经过选举组建了历史上第一个联合自治政府,,但此后,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始终在跌跌撞撞前行,在2002年甚至因新芬党间谍事件导致英国收回了北爱尔兰政府的自治权,和平进程一度搁浅。"九一一事件"之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共同的敌人,爱尔兰共和军的暴力活动越来越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2005年7月,爱尔兰共和军正式宣布结束武装对抗,交出自己的武装,北爱尔兰和平的重大障碍得以消除,2007年5月8日,由新教的"民主统一党"与天主教的"新芬党"共同组成的北爱尔兰新的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再次获得重大进展。但由于两派的长期对立,北爱尔兰地区的各种刺杀、炸弹袭击等恐怖事件虽由于和平协议的签署而显著减少,但零星的恐怖事件仍然不时见诸于各种媒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