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脱欧公投 不列颠开启剧变进行时 /

脱欧公投 不列颠开启剧变进行时

当地时间6月24日,英国的“脱欧”(Briexit)全民公投以1741万742票支持“脱欧”告终。伴随着英国首相卡梅伦已经在得悉消息后宣布辞职,这场原本在英国“精英”阶层中显得毫无疑问的风波正在酝酿出一场规模空前的风暴。

英国“脱欧”政要大多以投机心态应对这场意外风波(图源:VCG)

值得讽刺的是,就在“脱欧”公投期间,支持“脱欧”的英国政界人士竟相次倒戈,宣布支持欧盟团结,即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独立党党首也在开票之初宣布放弃想法。这种做法和英国政界对“留欧”的坚持是吻合的:所谓“反对派”对自身的力量更表现出相当的怀疑。可英国的数千万民众就已经用脚投票,创造了历史,也择示了命运。也正是因为这种方式的存在,伴随着英国发生一场意外的风暴,欧盟的罅隙也将见证历史的转折。

一场投机者的胜利

必须承认,直到6月24日“脱欧”公投最终得出结果之前,很多分析人士和观察家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局面的发生。就在6月22日,最新民调结果还指出,近半“脱欧”支持者认为这场“全民公投”将被操纵。另据伦敦广播电台(LBC)对1656位英国成年公民进行的调查显示,仍有45%的受访者认为这不太可能发生。因此,当“脱欧”选项竟然以约126万9,501票的优势占据上风,成为英国全民的选择时,外界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对英国政界来说,恐怕没有几个人真心想挥舞起“独立”的大旗来。以英国下院为代表的政界人士大多选择继续“留欧”。保守党政府内也只有6名部长赞同“脱欧”。尽管在英国下院有156名议员支持该观点,作为民意代表大约占据三成空间,但其头面人物就在23日前纷纷倒戈。譬如首先提出“脱欧”的伦敦前市长鲍里斯(John Boris)就一度成了其阵营的“叛徒”。

到了开票当日,仅剩的脱欧要人,英国独立党党魁法拉奇(Nigel Farage)在刚刚开票时竟认为自己这一边可能要输。这让他们数个小时后的胜利美酒显得底气并不那么足。更让法拉奇本人“现在是时候迎接胜利了”的宣言充满了投机的气息。很显然,他们对于民众的力量并不那么信任。

毕竟,就是否“脱欧”,英国政界财经界和一般民众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英国在欧盟中的身份决定了其收益和成本在行业和阶层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局面,不仅导致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分化,也催生了中下层民众的“被剥夺感”。

此前民调显示英国中下层民众支持脱欧,而今,“脱欧”公投的实际数据也显示英格兰传统工业地带的民众大多对欧盟没有好感。根据《泰晤士报》委托YouGov机构所作的民调显示,脱欧阵营支持度44%,稍微领先留欧阵营的42%。这一结果和本次公投的结局是基本吻合的,但和下院“民意代表”们七成支持留欧的现状就大相径庭了。

大不列颠乱作一团

伴随着3.9%的选票决定英国“脱欧”,大不列颠就因此乱作一团了。这其中最为尴尬的莫过于需要欧盟补贴的苏格兰是否会因此展开第二次“独立公投”。当年,英国曾经以欧盟身份作为劝说苏格兰留在英国境内的理由之一。苏格兰也因此一直享受欧盟委员会的农业等补贴。资料显示,在英国的农业补贴资金中,欧盟的部分竟达到了90%。鉴于苏格兰的经济极端依赖补贴,这使得该地区首当其冲的成为了“留欧”先锋,在卡梅伦当局交涉失败,导致英国不得不按计划于两年内退盟时,苏格兰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选择第二次独立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英国的政治生态也随之陷入新一轮的变动。有分析认为,卡梅伦当初的“脱欧”构想实为“曲线救国”之策,本为借此向欧盟施压。一旦换得利好,此后就可以打击国内“脱欧”人士的气焰。

伴随着伦敦前市长鲍里斯在英国2015年大选后先下手为强,导致卡梅伦的计划被打乱了步骤。在英国经济不振、社会不安和政治不稳的大环境下,保守党政府就难以确保对基层的控制力,这也就出现了身为民意代表的议员和当地民众意见截然相反的状况了。伴随着卡梅伦的失势,英国政局更有可能进一步形成碎片化的局面。

此外,英国的族群撕裂想必在此次公投之后会遭遇进一步的体现。对于英国来说,脱欧风潮的大行其道来源于对国民利益和国际地位的激辩。精英阶层大多还是认为国际地位更重要,因为国际影响力意味着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但是,金融巨头赚钱,普通人本身也难以置喙,那么英国一般国民又何必为这些分享不到的利益而担心呢?于是,支持留欧的大都是伦敦等大城市的“高素质精英”,支持脱欧的大多是低收入劳工或乡民时,不同阶级眼中的国家和“国家大计”就已经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

截至6月24日,英国的这场风波开始在欧盟内部形成呼应,意大利、荷兰等国也先后出现“脱欧”之声。当然,这一风波究竟要怎样酝酿下去,关键还是得看英国如何变化。可无论如何,英国所自信的全民公投给了卡梅伦政府重重一击终究是不容忽视的,而这场风波更有可能因它本身的意义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