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抗美援朝:没这战争 日本经济或早已崩溃 /

抗美援朝:没有这场战争 日本经济或早已崩溃?

电视剧《三八线》的热播,再次带领大家去回顾了那场残酷的“朝鲜战争”。这场战争对朝鲜半岛、中国、美国,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出乎意料的是,这场战争却将二战后已经濒临崩溃的日本带上了复兴的道路!今天“小战士”就跟大家聊聊,朝鲜战争为何成为日本人口中“天助神佑”的一股“神风”!

(日本天皇裕仁与麦克阿瑟)

【日本战后经济濒临崩溃】

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瘫痪和崩溃的边缘。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1949年报告中统计:日本在战争中的物质财富损失总额为1057亿日元,相当于1944年全部国家财富的35%。1946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仅为1934—1936年平均水平的30.7%,农业生产降至战前的6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战前一半。就连美国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都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

(日本战后爆发粮食危机)

当时,经济上最大的难题突出表现为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二战几乎耗尽了日本全国的财源,战争一结束,生产大幅度下降,物资奇缺,货币量却激增,通货膨胀难以控制。工厂企业严重开工不足,失业半失业人口高达1300万。由于慢性粮食不足持续很长时间,饿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图为战后日本征召卖春女慰安美军)

当时,就有不少日本女子,迫于生计充当慰安妇,为驻扎日本的美国大兵提供性服务。美国大兵享受一次性服务后,会支付大约100日元的费用。这笔费用不高,却相当于一位日本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1946年的东京街头)

1945年至1949年是战后日本重建的“蜗牛爬行”阶段,经济恢复速度缓慢。1949年,日本在美国经济专家约瑟夫?道奇的帮助下,实施以“紧缩财政、加强税收、平衡预算、限制国内消费、振兴对外贸易”等为核心的“九项原则”,又称“道奇计划”。经过整顿,到1949年底,日本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但另一方面又造成商品大量积压,工厂倒闭,失业增加,银根紧缩的弊端,出现所谓的“稳定恐慌”景象,“停滞”和“萧条”再次笼罩日本。


【订单拯救日本】

正当日本寻找出路时,爆发了朝鲜战争,为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带来了转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初,让近在咫尺的日本一阵慌乱。毕竟,当时的日本正在战争的废墟上痛苦地挣扎。然而,日本人很快就发现,“邻家”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成了自己大发横财的良机。(图为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李承晚与麦克阿瑟在韩国成立仪式)

(1952年东京Nikon工厂,一名工人正在检查镜头镜片)

首先,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大量的军事“特需订货”。据统计,3年战争期间,日本直接向战场美军提供的“特需订货”达13亿美元;而外国官员在日本购物以及外国有关机构支付款项的“间接特需”达23亿美元之巨。“军需订货”的源源而来,为日本经济起死回生注入了“强心剂”。日本企业马上开足马力,日夜不间断生产,生产的枪支弹药、煤炭、卡车、钢材、毛毯、棉布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半岛。仿佛一夜之间,满大街贴上招聘启事。

(图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丰田卡车)

美国人在日本不仅购买物资,还需要维修设备,光给美国人修汽车就拯救了日本汽车工业。仅在1950年夏季的一个月,日本汽车企业就为美军制造及修理军用卡车达6000多辆。到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图为丰田公司的第一代越野车)

举一个例子,现在赫赫有名的汽车巨头——日本丰田公司。1945年,日本战败,作为重要军火供应商的丰田,工厂被夷为平地。在1950年左右,丰田公司已经奄奄一息,接近于关闭状态。朝鲜战争一打,美军急需大量军用卡车,给丰田公司带来了大批订单。很快,丰田公司的产量就一翻再翻,一年之内,就将产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难怪丰田人形容朝鲜战争是“上帝的礼物”。

【外贸增加 外汇储备大增】

其次,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出口贸易的增长。仅1950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日本出口额增加55%。而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对外贸易总额增长达2.8倍。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日本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1952年。日本“特需收入”为8.2亿美元,占该年外汇收入的66.8%。(图为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

【库存物资被一扫而空】
再次,“特需订货”和出口额增加使日本的商业迅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由于“特需订货”和出口额大幅增加,1000-1500亿日元的库存滞销物资“一扫而光”。许多百货大楼拔地而起;工农业生产指数迅速回升。工矿业生产在1950年10月已达到战前水平。农业生产1952年已达战前水平的111.2%。国民生产总值1951年达152亿美元,为战前水平的119.4%。

【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最后,朝鲜战争使日本企业界获得了高额利润,反过来又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例如日本棉纺织业十大公司在其间利润增加9-19倍之多。其中90%的利润都留在企业内部用作积累资金,这就保证了有充足的资金来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例如在薄钢板方面,日本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带钢轧机代替过去的递回式轧机,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000倍。煤炭、电力、造船、电子等方面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新技术。

【朝鲜战争成为日本经济晴雨表】

正因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日本经济的“景气”是建立在朝鲜战争基础上的,朝鲜战争的局势一度成为日本经济的晴雨表。1953年3月,斯大林病重的消息传到日本,东京股票市场出现了“斯大林暴跌”,以军需股票为中心的股票跌幅达10%。三年朝鲜战争启动了日本的经济繁荣,也启动了东京股市的牛市。斯大林去世,意味着朝韩半岛战争很有可能要结束,所以,日本投资者争相夺路逃跑。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美军停止了在日本的大规模军事订货和劳务购买,与“特需”相关的企业再次发生了危机。

三年朝鲜战争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契机。而1950-1955年,日本经济的复苏恰恰为1956年后日本经济持续18年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根基。正如日本资产阶级政客所津津乐道的那样:朝鲜战争“真是天佑神助、起死回生的妙药”,是“一股神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