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三十年民主回归:一场春梦了无痕? /

三十年民主回归:一场春梦了无痕?

1982年,几个年轻的香港知识分子,聚集在湾仔告打士道六国饭店饭局,席间聊起当时正热映的电影《捞妹仔》,由香港的社会问题不知不觉间,聊到当时最为热门的香港前问题。作为七十年代学生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基于民族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情感,回归中国成为他们的共识。一个论政团体,民主派重镇——汇点诞生了,成为第一批公开赞同一国两制,回归中国的人。

2015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图源:多维)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有意识推动香港民主进程,向香港本土居民逐步开放权力,建设公民社会。同时,七十年代学运、社运风起云涌,加之70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造就了大批的中产阶级,追求民主成为香港社会的主流的民意,香港社会完成了向港英争取权力的最初的社会动员。

进入八十年代,香港的前途成为港人关注的焦点。对于回归,主流民意对于一党专制的中共保持戒心,希望保持现状,推进民主,或者推迟三十年,香港实现了民主再回归。汇点主张回归,在他们看来回归是一个契机,是一个推进香港民主的契机,深信中共提出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他们提出“民主回归”,将“港人治港”发展为“港人民主治港”。

整个八十年代,尽管中英联合声明签订,香港回归成为定居,但保持现状始终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在中英谈判中,港英体制内的华人精英甚至提出主权换治权,派立法局、行政局议员到伦敦、北京游说,遭到拒绝,后又提出出巨资购买治权,也被拒绝。而在主张回归的民主派内部,民主回归也并非共识,直到1989年。

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民主派对中共的所有期望破灭,反而促成民主回归成为民主派的共识。在司徒华的推动下,民主回归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但要争取香港的民主,还要争取中国大陆的民主。司徒华组成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营救六四学生运动参与者,民主派被中共打入另册,划入敌对关系。

为了争取香港民主,民主派加紧整合。1992年香港民主同盟成立,1994年民主同盟合并汇点组成香港民主党,并通过选举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大党。然而,末代港督彭定康单方面推行的直选引起中共不满,民主派成为第一大党更引中共顾忌,中共另起炉灶,宣布回归后成立临时立法会,95年选举的立法会在回归后解散。在中共遴选的临时立法会中,民主派被排除在外。

97回归后,中共资源全面投向建制派,依靠商人集团治港,民主派处处受到打压排挤,在屡战屡败之下,原本整合民主派的民主党分裂为反民主派,激进反共独立,温和仍坚持民主回归,争取香港民主。

尽管中共始终打压民主派,但香港回归以来,立法会的权力相比港英时期扩大,真正成为香港特区的议会,直选议席逐渐增加,已经与功能组别不相上下,总体而言民主是在进步。这样的进步是与中共的推动、泛民主派的争取分不开的,而泛民主派得益于逐步扩大的直选议席,在立法会的力量逐渐增强,足以左右议题成败,成为治理香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香港内部,泛民温和派这批具有大中华情节,爱国爱港,从社运、学运中走出来的知识精英,仍然坚持的民主回归,饱受激进派的攻击,被批食古不化,奴才,中国关你何事,称民主回归已经破产,只是一场春梦。实际上,温和派的处境很尴尬,里外不是人。

2010年,民主党与中联办首次会面,商讨普选方案,虽然最终方案被否决,但这是民主派与中共1989年分道扬镳后的首次会面,开了一个好局。香港的民主离不开中共的推动,而中共一向推行的都是小步快跑的渐进式改革,香港的民主、普选在中共的计划里同样也只能是渐进的,逐步推进,最总实现民主普选。对中共来说,香港施行普选并非不可承受的事,中共自身也在推动党内民主,推动基层自治,也就说民主对中共并非禁忌。但要逼迫中共骤然普选,却会开一个不好的先例,使中共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何况,一个混乱的香港也并非中共不能接受的。泛民与中共寻求共识,共同推动香港民主是最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