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宜兴自淹保无锡? 官方首度回应 /

宜兴自淹保无锡? 官方首度回应

自北京时间7月1日始,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普降暴雨。有网友直指宜兴市水位高达181.5mm,为全省雨量最大,无锡市召开会议,要求下辖县级市宜兴市自淹,以此确保无锡市区和苏州市安全。对于上述传闻,无锡市防汛办回应称,该市从未发布上述信息,并表示不存在让宜兴市泄洪自淹的说法。

官方否认让宜兴自淹保无锡

宜兴市防汛办接受陆媒澎湃新闻采访时称,从7月1日晚开始,该市普降暴雨,截至7月3日上午10点,宜兴市平均面雨量达220毫米,其中杨巷、徐舍、宜城、大浦、南新的降雨量分别达195毫米、281毫米、229毫米、227毫米、205毫米。由于持续强降雨和高水位,宜兴市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险情,徐舍等地部分圩区和杨巷、鲸塘老街等区域受淹,城区东山、富强等小区和部分路段积水比较严重。

“@无锡市水利局”、“@无锡发布”等无锡市官方微博称,7月2日-3日,无锡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为迎战本次强降雨过程,7月2日12时30分,市防指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7月3日11时,市防指又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

在此次强降雨中宜兴损失尤为惨重(图源:VCG)

7月,有微信网友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宜兴市的水位较高,都是无锡市泄洪过来的,宜兴市是不淹城,无锡市不准宜兴市往太湖泄,只准自己泄,让宜兴市自保。该网友还称,“东氿比太湖高,太湖一直是由西向东泄泻,即宜兴水势最高,不让宜兴泄洪太湖是为了保住无锡和苏州。所以无锡开会,让宜兴淹自己保无锡。”

7月3日,无锡市政府官方微博“@无锡发布”称,宜兴市是湖西地区洪水通道,环太湖大堤口门均为敞开式,不设控制闸门,上有山区山洪下泄,下有太湖高水位顶托(太湖水位超警戒),应对持续暴雨时自然河道泄洪调度能力有限。

无锡市防汛办张姓主任告诉澎湃新闻,宜兴市的山区进入太湖是没有孔门的,无法控制,完全采取的是自然泄洪的状态,因此宜兴市的水都是自上游向下游走的。由于太湖的水位比较高,受自然条件的顶托,所以宜兴市的水下得比较慢,这个工程可以控制宜兴市的水不让进太湖,不让下泄,因此不存在让宜兴市泄洪自淹的说法。

2016年太湖水位62年以来同期第二高

7月网上还有人称,宜兴市徐舍镇附近有河堤溃口,并发布多张徐舍镇决堤的照片。7月3日澎湃新闻从宜兴市防汛办获悉,宜兴市2016年的防汛形势确实十分严峻,但没有网上的那么夸张,徐舍镇也没有遭遇决堤,网上的洪灾照片也不在宜兴区域内。

宜兴市防汛办向澎湃新闻称,从7月1日晚开始,该市普降暴雨。截至7月3日上午10点,宜兴市平均面雨量达220毫米,其中杨巷、徐舍、宜城、大浦、南新的降雨量分别达195毫米、281毫米、229毫米、227毫米、205毫米。由于持续强降雨和高水位,宜兴市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险情,徐舍等地部分圩区和杨巷、鲸塘老街等区域受淹,城区东山、富强等小区和部分路段积水比较严重。

“宜兴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3.3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429.97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36。和往年相比,2016年宜兴市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宜兴市防汛办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从雨情看: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宜兴市降雨明显偏多。2016年以来,降雨总量达1,145毫米,其中汛期降雨为812毫米,半年的降雨量已经接近往年全年的降雨量。

据了解,宜兴市地处太湖湖西地区下游,宜兴市河流属太湖流域南河水系,承泄溧阳、金坛、武进等地客水,境内水网纵横交错,共有市、镇、村级河道3,699条,共计3,745.6公里,水域面积达375平方公里。宜兴市可分为

南溪、洮滆太、蠡河、凰川4大水系,其中南溪、洮滆太水系承泄上游溧阳、金坛等4,700多平方公里的客水。目前,建成太湖大堤近40公里,共有万亩圩21只,五千亩以上圩16只,水库19座,其中大型1座(横山水库)、中型1座(油车水库)、小型17座。

上述负责人称,从水情看,2016年太湖前期水位偏高,为1954年以来同期第二高水位。此后,受降雨、上游客水过境及下游太湖顶托影响,宜兴市大浦水位至6月1日达到3.8米的警戒水位。6月22日起,西氿等区域水位相继超警戒水位。7月2日凌晨降雨过后,宜兴市河湖库塘水位更是直线上升,多处水位已超历史最高水位。截止7月3日上午10点,杨巷、徐舍、西氿的水位分别达到6.06米、5.81米、5.44米,分别超历史最高水位0.2米、0.18米、0.15米。(横山水库水位于7月2日晚10点达到原来的历史最高35.43米,7月3日早晨5点40分达到35.58米的历史新高,截至11点半已回落到35.53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