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仲裁前夕赴美 戴秉国肩负特殊使命 /

仲裁前夕赴美 戴秉国肩负特殊使命

“所谓南海仲裁案,完全是菲律宾强加给中国的”、“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所谓的裁决”、“仲裁结果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张废纸”。这是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7月5日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上就南海问题表达的鲜明态度。4天前,他还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就中美关系发表了演讲, 强调了中美加强高层战略沟通、逐步深化合作的重要性。

南海仲裁案即将宣判之际,戴秉国来美参加至少两场智库活动,阐述中美合作重要性以及中国南海立场,其中的外交公关意图和时机颇耐人寻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戴秉国就是要在南海仲裁案宣判前表明中国底线、他此行属于中国近来外交上就南海问题开展“魅力攻势”、把握话语权的一部分。

但是,作为一名前政府要员,戴秉国的使命绝非简单地外交公关。和其他政府官员或半官方人员相比,戴秉国来美“阐述”中方对南海仲裁案的态度,效果非同一般。

首先,戴秉国是中国资深外交官,担任国务委员期间,目睹了南海事态的剧变,参与或主导过南海争端的双边磋商。作为类似于“白宫总统国安顾问”的重量级幕僚,他曾协助前任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处理过中美多次外交危机,对南海争端步步升级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所以在中美当前沟通过程中有很高的发言权。

戴秉国传递中国声音(图源:Reuters/VCG)

中国外交部及时公布了戴秉国演讲的英文稿,成为美国等西方媒体引述报道的唯一渠道。

其次,戴秉国在华府的名望高,所提批评和建议受众广。戴秉国不喜欢用温和派或鹰派来界定某些官员或学者,凡是和他交手过的人,都被他的外交活力与坦诚所打动。美国民主党总统推定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担任国务卿期间就曾与戴秉国建立了浓厚的私人关系。希拉里离任后唯一积极评价并保持联络的中共官员就是戴秉国。

再者,戴秉国可以“提前”、“间接”向美国强调中方对仲裁庭的态度,提出中方对美国的“建议”。戴秉国5日提出的主要建议有两条,一是针对仲裁庭,建议“当务之急是仲裁庭停止审理菲律宾的仲裁案”。另一条是针对美国。他说,中美在南海没有一分一厘的领土争议,在南海上也不存在根本的战略利益冲突,不能以此来定义中美关系。他尤其建议美方,美军对南海问题的强势介入要降下来。

他提到,美国少数人士的言论充斥着强烈的对抗倾向。中国老百姓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就看到美国航母舰机从万里之外开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听到美国高级军官声言“今夜开战”。中国人并没被吓倒,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而且,美国等西方外交官一直都抱怨中共政治决策不透明和外交行为难以预测。戴秉国现任暨南大学校董会董事长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他以一种“非官方”的身份,以一种“晓以利害”的态度谈南海,其实就是换种方式“传达”中方见解。

也就是说,戴秉国在美国表达中方立场时比正式官员更自由、更直接、更有力,同时能够避免造成中国 “咄咄逼人”的负面印象。

比如,他直言不讳地说,在美方强势介入南海的背景下,有些国家恃美自重,有了利用大国博弈捞取好处的冲动,在海上采取更多挑衅行动,给南海局势增添变数,导致了南海局势反复升温。其实这种局面归根到底并不符合美方的利益。弄不好会不由自主地被人逼下水,付出意想不到的惨重代价。

从戴秉国本人近20年的外交资质、政府间积累的广泛人脉以及对中美关系战略性发展的认识,可以断定,南海仲裁案宣判之前,中国政府非常注重通过各方渠道同美国的“沟通”。当然,这种沟通并非被动应对仲裁影响,而是在正式外交协商的基础上主动出击,掌握南海问题话语权,同时向美国各界展现中国的立场与看问题的思维。这种出击很有必要,因为当下的国际主流舆论一边倒看好菲律宾,对中国理性认识与主权立场存在差别化误解。

从戴秉国的讲话,美国人基本上可以得出中国对仲裁结果的应对方式。美国和西方国家或许会借此次仲裁之机对中国进行新的定性。但从戴秉国角度来说,美国智库学者、甚至官员,如何“理解”、“接受”中国对仲裁案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将更新中国对美国南海真实意图的看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