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周军情观察:西沙战事紧 鲲鹏万里行 /

一周军情观察:西沙战事紧 鲲鹏万里行

运-20正式服役,被认为是中国空军开始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标志。实际上,“鲲鹏展翅,扶摇万里”的神话,一直被中国军工的现实笔墨所书写。

“鲲鹏”万里行

7月6日,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正式服役。高速机动、远程作战被认为是战略空军的标志性特征,作为战略空军的基石,运-20将使中国空军开始具备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

资料显示,运-20机长47米,翼展45米,机高15米,最大速度92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超过7,800公里,实用升限1.3万米,最大载重量66吨,最大起飞重量220吨,采用4台D-30KP-2型涡扇喷气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未来换装中国国产WS-18或WS-20发动机。

运-20运输机于2007年正式立项,2013年1月26日首飞,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过去两年,运-20在中国进行了大范围试飞,试飞环境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高原机场。从立项到正式列装仅用时9年,研制速度令外界惊叹。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战略运输机,运-20的研发进程一直备受关注,甚至有评论指出,运-20对中国空军的重要性要胜过歼-20隐身战斗机。

(一)大运入列 中国战略空军指日可待

实际上,早前的相关报道显示,运-20的研发未遇瓶颈,曾有多位业内人士暗示,运-20将在短期内正式服役。6月15日,中航工业某试飞中心刚刚举行了运-20的交付仪式,因此,此次中国国产大运正式服役的消息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运-20入列之所以备受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中国都饱受缺乏大运之苦。

大型运输机一般指的是具有洲际运输能力的战略运输机,这类飞机的特点是载重能力强、航程远,它们的起飞重量大多在150吨以上,载重量超过40吨。

运-20是中国第一款自行研制起飞重量超过200吨的大型运输机,也是一款可供改装的重要特种作战平台,该机服役后,不仅可以执行重要的战略运输任务,还可以改装成大型加油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侦察机等特种飞机,从而最大提高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而这些特种作战飞机在空军的整个作战体系中,起到的是战力倍增器的作用,这也是中国为何大力研制运-20的重要原因所在。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自己的军用大飞机,加之外购大型运输机受制因素多,中国空军的运输力量严重不足,中国空军对战略军用运输机可谓望眼欲穿。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今,中国已从俄罗斯购买了19架二手的伊尔-76。其中2013年进口11架、2014年2架、2015年6架,这些伊尔-76均为苏联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建造,机龄最长28年,最短21年,都经过大修翻新。

如此密集的进口大型运输机,甚至连寿命过半的二手机也不在乎,正说明中国空军大型运输机不足给战略运输任务带来的拖累。

运-20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这对于推进中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它更可将装甲车、坦克甚至武装直升机迅速部署到一线战场,可和运-8、运-7搭配进一步完善国产军用运输机体系,中国空军的远程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将会大幅提升。

(二)“心病”难医 运-20何时用上国产发动机

运-20的性能优于俄制的伊尔-76,随着美国C-17运输机已于2015年停产,运-20也成为目前世界上在产的最大型运输机。不过,创造各种神奇纪录的中国大运仍有令人难以忽视的“心脏病”难题。

可以说,运-20在极短时间内研成,与其直接使用俄制发动机现货有很大关系。在“刚需”旺盛的背景下,为了降低研制风险、加快研发进程,这一做法无可厚非。

不过,有分析指,运-20目前配备的D-30KP-2发动机其实是一种噪音、油耗都大的落后引擎,不仅限制了飞机的载重和航程,短距起降性能也很难实现。“心病”难医也成为制约运-20性能进一步升级的最大“短板”。

已经正式列装的运-20何时装备更适合其机体和战略定位的国产发动机,或许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最受关注的话题。

国产运大型运输机正式列装,被认为是中国战略空军建设的重大突破(图源:VCG)

(三)能否跟上需求?中国能造多少架运-20

大飞机的研发制造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重要标志。大型运输机由于承载人员和货物比较多,需要具有战略战术功能、较大机动性以及远程重载运输能力,因此除了要考虑飞机的安全性能,还得考虑在军用领域出现的恶劣环境。

运-20由中国数千家企业共同参与研制,统一制造标准,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首次。该机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与欧美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有关注中国军备发展的专家质疑,运-20的制造能力很可能跟不上解放军的需求。

首批入役的运-20有两架,对于解放军空军最终将接收多少架运-20,各界的分析猜测不一,中国官方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

外界注意到,在运-20研发制造进展顺利的前提下,中国直到2015仍从俄罗斯引进伊尔-76进行改造。这表明尽管运-20研制速度惊人并已经顺利服役,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大型运输机的缺口可在短期内被填补。有质疑的声音指出,中国军工生产能力有限,运-20的量产速度可能跟不上需求。

因优美浑厚的宽机体外形,运-20被军迷成为“胖妞”,从其官方代号“鲲鹏”也可看出,运-20被寄予众望。

近年来,随着主战装备更新换代的完成,中国空军着眼于向战略空军转型,运-20正式服役,被认为是中国空军开始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标志。不能忽视的是,解放军刚刚获准加入大运俱乐部,拥有后发优势的运-20已经足够优秀,但产能不足和引擎掣肘这些现实因素表明,运-20从性能改进到生产装备,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鲲鹏展翅,扶摇万里”是充满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但这个神话故事曾一直并将继续被中国军工的现实笔墨所书写。

鹘鹰再现身

北京时间7月4日,一辆卡车运载神秘飞机的照片在大陆网络热传。联想起4年前的端午节期间曝光的“粽子机”,这架新出现的神秘飞机被大陆媒体和网民称为“粽子机”2号,外界猜测,该飞机可能是歼-31“鹘鹰”战机的2号原型机。

从网络曝光的照片看,卡车运载的神秘飞机杯军绿色布包覆盖,从外形看,应是一架新型战机。

这让关注中国军备发展的人联想到2012年6月曝光的形状类似的神秘飞机。当时的那架固定翼飞机被迷彩布包裹,被一辆大型平板拖车运载。由于当时适逢中国农历端午节期间,这架神秘飞机杯当时的网民戏称为“粽子机”。

此后,这架未露面先“走红”的“粽子机”被证实为中国国产五代机(多维军事注:按美国标准是第四代)歼-31“鹘鹰”的原型机。2012年10月31日,代号为“31001”歼-31战机成功首飞,使中国成为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五代战机的国家。此前,只有美国同时研制了F-22和F-35两种五代机。

2014年,31001号歼-31战机在珠海航展上亮相,曾引发轰动。

新出现的这架“粽子机”引发了各界关注。根据机体外形分析,新“粽子机”与4年前的老“粽子机”——也就是31001号“鹘鹰”战机——十分相似,再加上此前大陆媒体曾传出歼-31改进型号在下半年首飞的消息。因此,外界推断,这架新的“粽子机”或许就是传说中的“鹘鹰”2号原型机。有观察称,根据照片,新“粽子机”的雷达锥还没有安装,机头更长,实用成熟度超过31001。

和歼-20、运-20一样,引擎装置的改进被认为是歼-31取得进一步突破得最重要因素。早前,多位关注中国军工发展的专家推测,贵州黎阳航空动力发布的“某型机配装飞机首飞成功”隐藏深意,中国国产涡扇-13发动机的增推型WS-13IPE可能已经获得突破,未来,歼-31很可能将装备国产发动机。

与歼-20的不断曝光状态相比,同为隐身战机的歼-31消息不多,甚至首飞快满4年,也只有1架原型机公开亮相过。此次,2号“粽子机”现身,迅速引发轰动,表明这款在媒体报道消失很久的机型取得了新进展。

最新曝光的“粽子机”疑为“鹘鹰2.0”飞机(图源:鼎盛军事)

西沙战事紧

7月12日,南海仲裁结果即将宣布。5日-11日,中国海军在西沙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被认为是在南海问题上释放强硬态度的标志。

中国外长王毅在谈及南海仲裁时直言“闹剧该收场了”,南海仲裁结果更被曾原国务委员戴秉国贬斥为“一张废纸”, 尽管被中国官方强调为“例行军演”,但在这个经历多事之秋的争议地区,中国军方“秀肌肉”的行动被赋予各种解读,西方媒体更是试图从解放军在南海的每一个动作、中国高官的每一句公开言论中,猜测北京在南海博弈中的底线。

公开报道显示,美国海军在近期派出多艘航母和“宙斯盾”军舰赴南海海域,中国媒体称美军的行动是营造大军压境之势,是为菲律宾撑腰对华施压,是在为南海增加不稳定因素。

中国海军的此次演习集结了三大舰队的主力舰机,海军司令吴胜利更是亲赴现场指挥。如此高规格的实战化演习,“假想敌”显然不是菲律宾,而是美国。

自去年下半年起,美国军舰、航母多次在南海进行宣誓“航行自由”的行动,甚至曾先后三次派战舰闯入南海岛礁12海里的水域。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在南海不断加强部署的行动:西沙群岛部署包括红旗-9、鹰击-62、陆盾-2000、歼-11在内的先进武器;解放军最高级别将领范长龙亲赴南沙永暑礁视察的消息余波未了,军方的运-8又以紧急转运重兵工人的名义公开降落该岛礁;美菲“肩并肩”军演结束不久,又传来中国在黄岩岛填海造陆的消息……

多维新闻早前曾指出,海岸火炮的射程最终影响了领海宽度的设立,“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名言概括的正是南海争端中盛行的强权逻辑。

表面上看,南海仲裁是由菲律宾发起,但仲裁法庭背后,确实中美的外交和军事博弈。有趣的是,在南海仲裁宣判前的敏感时机,中美海军一边在夏威夷的“环太平洋”军演上进行“友好交流”,一方面又在南海拉开阵势,剑拔弩张。

中国空军选择在西沙海域举行演习,既亮明态度又留有余地(图源:VCG)

半岛超级盾

7月8日,美韩宣布将在韩国部署“末段高层区域防御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即萨德反导系统)。中国国防部当天晚间发表声明,称中方将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地区战略平衡”。

在中国看来,借防范朝鲜之名落户韩国的萨德系统,将成为影响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安全的重大因素之一。

反导武器首先是起到战略威慑作用;其次,现代反导武器不仅仅是盾牌,消极地等别人来进攻,它在平时就能起到摄取情报和监视、控制对方的作用。萨德被称为反导系统,但其作用绝不仅仅是防御性的。

萨德装备的X波段雷达有源多功能相控阵体制,一部雷达就可完成探测、搜索、跟踪和目标识别等多项任务,其雷达天线的作用距离超过500公里,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陆基移动雷达。甚至有专家推算,萨德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0公里。

将萨德系统部署韩国,美国被指“项庄舞剑”(图源:Reuters/VCG)

有观察指出,萨德系统如果部署在韩国境内,比起部署在日本,大约又能向西、向北前推进300千米的探测距离,能更方便地监视中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不仅如此,美国军方还一直在研究利用这种探测手段,能在对方导弹的上升助推段就进行拦截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宣布“萨德入韩”的时机,正逢仲裁结果出台前,中美在南海展开激烈博弈之际,声东击西的行动被中国官方媒体解读为“乘人之危”。

萨德入韩,中国接下来将采取何种应对措施还不得而知,可以预见的是,在华盛顿多个方向的战略围堵下,北京不得不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中美博弈中,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所牵涉的已经不仅仅是军事部署的问题,在外交战和舆论战中如何突围,也是关键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