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在研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 /

中国在研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

7月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11所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展“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研究的协议,开始在“组合动力飞行器”这一尖端领域协同攻关。

另据中国西工大新闻网8日披露,该校航天学院与一院研发中心和航天六院11所,联合签署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攻关合作协议。

火箭院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设计师杨旸介绍,“‘组合动力飞行器’是集成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多种动力的飞行器。

杨旸说,如果使用“组合动力飞行器”开展载人航天活动,普通人即使没接受过航天员的专业训练也能上太空。

目前,各国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使用的都是单一的火箭动力。火箭因为加速太快,航天员的身体要承受超过体重数倍的过载,大多选自身体素质极高的歼击机飞行员。

中国正在研制“组合动力飞行器”(图源:VCG)

而“组合动力飞行器”由于集成了多种发动机,可以在起飞时使用飞机常用的涡轮发动机或小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当飞行器达到一定速度后再使用需要初始速度的冲压发动机,最后在大气稀薄的地方点燃火箭发动机,实现入轨。

杨旸介绍,“组合动力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使用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这样就可以使用大气层中的氧气进行燃烧;同时也可以像飞机一样,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既能使航天发射不再“挑剔”发射场的条件,又为飞行器的可重复使用奠定了基础,使航天活动的成本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组合动力飞行器”告别了传统载人火箭“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悲壮,即便加速中出现问题也能稳稳地飞回来,使载人航天活动的安全性得到质的提升。

不过,由于“组合动力飞行器”的集成度高,技术难度极大,所以实现实用飞行尚需时日。此前,美、欧等国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中国以火箭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高校也正在这一领域发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未受过严苛训练的普通人也能乘坐中国的“组合动力航班”飞向太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