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贫农变土豪:中国企业打响全球翻身仗 /

贫农变土豪:中国企业打响全球翻身仗

中美就南海问题争执不休、剑拔弩张之时,中国私企对美投资则呈“井喷式”增长。截至6月,中国企业投资近290亿美元,打破了之前在2014年创下的全年投资记录。

另据 Dealogic的数据,截至6月30日,中国2016年的出境并购总额超过1,350亿美元,与2015年同期的398.6亿美元相比,增幅超过 200%,美欧成中方资本最青睐的地区。

“中国境外并购的目标正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因为后者拥有最佳的技能与科技”。摩根大通报告指出,通过并购,中国公司能提高技术能力,并推动中国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中国企业还能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市场与地区建立起规模与分销网络。

6月7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已于6月6日正式进行资产交割。海尔就整合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交易签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支付总额约为55.8亿美元,全部价款已向通用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毕。这标志着GE家电正式成为海尔一员。

对于海尔来说,GE家电充满着诱惑,通用家电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在美家电市场占有率近20%,是全美第二大家电品牌。海尔此次收购看中的不仅是GE家电的品牌价值及其优秀的管理团队,更是其在北美市场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

继海尔之后,中国知名企业乐视也正在美国硅谷逐渐扩张。6月18日。乐视以2.5亿美元价格,收购了雅虎公司在圣克拉拉县将近300亩的土地。这片土地未来可以容纳数千名员工。

有分析认为,今年四月份,乐视在被称为“硅谷首都”的加州圣何塞市建立了北美总部。此次新购买的土地,预计也将会扩大乐视在硅谷的研发业务。并逐步开挖美国的手机市场和视频市场。另外,乐视还会给美国消费者提供网络视频服务。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呈“井喷式”增长(图源:VCG)

从理论常识看,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动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取得重组廉价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获取超额利润;此外,通过并购可以让公司取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等各类资源;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涵括了上述所有因素。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共识,由于内需不振、投资乏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遭遇到发展瓶颈,通过投资和并购方式扩展海外市场,并且通过收购海外品牌,购买知识产权和高科技,进而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目标。况且,全球经济正值疲软,资产价格正回归到合理水平,这构成有利契机。

不过,中资企业海外扩张的同时,也暗含着隐忧。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在人民币汇率疲软和不确定性推动下,很多中国民企只是希望借道海外投资,将资本从国内转移出来。今年1—2月正值人民币大幅波动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竟是最高的,这并非仅仅是巧合。

并不排除这种猜忌,获取利润、规避风险,是任何企业与生俱来的本能。对于希望拓展海外市场的中资企业来说,倘若人民币持续贬值,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相比人民币)变得更为昂贵,这被迫使有资格和背景的中资企业,赶在汇率进一步贬值之前,将资本配置海外。其中不乏一些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和并购方式,悄然转移境内资产,并截留出很大一部分用于保值增值(投资海外股票债券等资产),以规避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另外,海外扩张的中资企业也需深思,例如通用、雅虎这样的世界名企,为何将旗下资产和业务出售?很可能的是,他们正在剥离增长缓慢和不盈利的业务,经营重心朝更具创新和竞争力的领域转变。

以通用为例,早在2005年就推出“绿色创想”战略,希望帮助满足客户对高能效、低排放产品的需求,同时推动GE利润增长,通过树立绿色即盈利的理念,研发绿色产品,打造低碳商业链条,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占领绿色低碳时代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制高点。该战略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超乎预期的商业利润和社会影响。

所以,对于中资企业来说,海外投资并购既意味着机遇,同时也蕴含着挑战。只有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性,以长远战略眼光来分析审视对手,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