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媒哀悼《炎黄春秋》 中国自由杂志已死 /

日媒哀悼《炎黄春秋》 中国自由杂志已死

《炎黄春秋》宣称“停刊”以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其未来走向引发外界关注。日本在线涉外时事杂志《外交学者》刊文指出,中国自由杂志已死。

这篇题为《中国自由杂志之死》的文章指出,一直以来,中共禁止公开讨论或是发表文章点评共产党历史上的不光彩事件,如文革、大饥荒等,但是《炎黄春秋》却多次就这些敏感问题发声,坚信反思过去的错误将有助于引导国家走上改革之路。

杜导正提到,“我感到非常难过。在过去25年间,我和我的朋友们一直尽最大的努力做有益于党和国家的事情,我们问心无愧。但是现在我已经无能为力。”“他们选择在我们处于危机的时候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是不道德的。”

该杂志员工表示,《炎黄春秋》是在最脆弱的时候受到攻击:杜导正自5月末妻子去世后就一直在住院治疗,他的女儿杜明明(《炎黄春秋》的资深编辑)正在美国接受手术,而副社长胡德华当时不在北京。

历史学家章立凡表示,虽然《炎黄春秋》高层的中共元老想要为国家出力帮忙,但是政府却不想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想要挽救党,但是党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当你变得无比强大时,你就不希望有人在一旁唠叨。”

虽然杜导正宣布《炎黄春秋》停刊,但是其仍有可能在新领导层下继续运营。有观察家分析称,没有了杜导正和其团队的《炎黄春秋》将失去其信誉。“如果杜导正离开了,杂志的灵魂就没有了。也许《炎黄春秋》的壳还在,但是内在却是完全不同了。”

《产经新闻》则指出,《炎黄春秋》屡次在共产党干部的特权和人权问题上触碰禁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杂志虽然盈利不佳,但是发行量却每年都在增长,2015年的发行量达到了近20万本,约为创刊时的10倍。

编辑部有意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当局侵权。对此,北京人权派律师表示,《炎黄春秋》不会有胜算,中国最后的改革派杂志已经不复存在。

可以看到,近年来,《炎黄春秋》数度经历了人事变动、主管单位更改、财务状况疑云等波折,小风小浪渐渐起。此次变动中,《炎黄春秋》将全权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派员接替,该杂志社长、总编辑杜导正、副社长胡德华和总编辑徐庆全被撤换,而原来的社委会、执行主编制度也被彻底放弃。

究竟是因何敏感问题被“消音”,目前尚不得而知。鉴于种种先例,《炎黄春秋》此次突被接管“系中共意识形态之争的又一次‘阴谋’”的揣测却已在坊间盛传开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