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科普:在古代中日女子为何都不穿内裤 /

科普:在古代中日女子为何都不穿内裤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女人是不穿内裤的。如果天冷,或是富人家,顶多多穿一两条外裤。而有些女子更是穿了裙子之后里面什么都不穿。这样的情况延续到唐朝之后,还影响了日本的和服,所以日本女子穿和服也是不穿内裤的。本文摘自李子迟的个人博客,原题为《中国女性何时才戴胸罩穿内裤?》。

身着和服的日本女性(图源:VCG)

今天来科普一下中国服装的发展简史。古人所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古代女人上半身外面穿了“衣”,里面是没有内衣、胸罩的,只有一个肚兜(或叫抹胸)。下半身“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横裹一块遮羞布,无裆无底,里面啥也没有。

先秦两汉时期,内衣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薄、不庄重”,“亵衣”可以简单理解为“贴身内衣”。当时较常用的女性内衣有帕腹和抱腹。一般在腹部简单地横裹一块布帕的,称作“帕腹”,无裆无底;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的,称作“抱腹”。这两种和“亵衣”应该没有多少区别。

古代人对内衣的心态是隐晦回避的,是不能示人于外的,哪敢像现在这么招摇,可以大批量地内衣外穿?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春秋时期,荒淫无道的陈灵公与大臣一起分享当时的超级女人夏姬,并且时常在朝堂上与臣子公孙宁、仪行父两位“同情兄”拿着夏姬的“亵衣”取乐,这种行为被认为是非常淫荡无耻的。他们玩味的夏姬的内衣,所指的大概就是“帕腹”或者“抱腹”吧。

稍晚,还有一种被称为“心衣”的内衣,它是在抱腹之上加以“钩肩”及“裆”,是对“抱腹”的改良。它是可以挂在肩上的,长可及“裆”——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有“裆”了,只是说长可到裆部,完全可以遮掩裆部了,这是一种进步,可以说是“抱腹”的升级版。而这种“心衣”,甚至已经基本接近后世的连衣裙了——当然它是无袖的,更不能穿在外面。

唐代女性以胖为美,遂发明出无带的内衣,称为“袔子”。“袔子”是一种无肩带、侧开合内衣形式。唐女喜欢穿半露胸的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在胸下系一阔带,外披透明薄纱,内衣若隐若现。看来,内衣外穿其实可以追溯到唐代。

清代女人的内衣称为“肚兜”,一般是菱形状,只有前片,后背袒露,上有带子,穿时套在颈间,其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材质以棉料、丝绸居多,系束的带子既有细绳、丝绢,也用金、银、铜链等。

而到了近代,即民国初年,女性开始注重身体的曲线美,于是便产生了形制较窄的“小马甲”。“小马甲”一般以对襟上的扣子开合,很明显吸收了西方内衣束胸的特点.“小马甲”后来便逐步演变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胸罩”。

汉代以前,女人下体无衣裤,到了汉代才穿上“开裆裤”。《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穷裤”,其实便是后世的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因此不穿内裤也顺理成章。这种没有裆的贴身裤子,也就类似于今天小儿所穿的开裆裤了。

为防备色狼,防止被强暴,还可以用带子把两边系起来。也就是说,中国漫长的历史即使发展到很晚时期,女人(包括男人)们即使穿了外裤,里面也是没穿内裤的。若是天气冷了,或有钱人家,顶多多穿一两件外裤嘛!有些不过女人是在外裤外套件裙子(或短仅齐膝——丫环或普通人家女人,或长止足踝——大家小姐太太),有些甚至穿了裙子就不穿外裤了,更遑论内裤?——不错,就是说她们裙子里再也没有什么了。

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是不穿内裤的。

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种没有裆的贴身裤子——“穷裤”,距离现在的内裤只是一步之遥了。既然两边可以用带子系起来,那下面的裆部,当然也可以用带子系起来,或者缝上嘛。缝上之后,你猜是什么?内裤啊!所以说技术上不成问题。

但话说回来,内裤的产生确实很晚,具体时间大概是唐宋以后了。原因上面已经说过,古人觉得有裆的话,行动不太方便。

另有一种说法,后来的女人在月经期会多穿一条短一些(或剪短、改短)的旧裤子在内,以避免弄脏外裤,出门见人尴尬。慢慢地男人们也觉得这样不错啊,于是纷纷效仿,便逐渐演变成今人穿的内裤、短裤了。

但到今天,社会上有些自以为时尚、大胆的年轻男女,又不戴胸罩、不穿内裤了,或内衣外穿、或内裤外穿,这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另一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