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大陆各地掀“爱国”潮 国际媒体关注 /

大陆各地掀“爱国”潮 国际媒体关注

南海仲裁结果出炉以及戴立忍事件,引发大陆多地掀起以“爱国”为由抵制肯德基、苹果手机等活动。《产经新闻》报道称,荷兰海牙仲裁法院做出了否定中国南海主权的裁决,习近平政权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报道指出,南海仲裁案结果揭晓后,中国像原来一样在南海进行军事据点化的行为变得很困难。一名日本的中国研究者称,中国在南海仲裁案结果揭晓后的强硬态度是不过是意识到世界看法后的最大公约数举措。

河北“爱国人士”在肯德基门前拉起横幅(图源:新浪微博)

“Diamond online”7月21日发表题为《从中国人看中国奇怪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称,中国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大程度上偏向宣传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并不是爱国主义的全部,因为它并不能填满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具备的广泛内容。所以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精英意识。

针对日本媒体近日报道称“爆买”现象结束,文章称,这并不是说去日本的中国人数变少了,也不意味着中国爱国心高涨从此不买日货了。中国的中产阶级仍然不断购买日货,只是从直接购买变成了网购。

文章指出,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并未减少。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何时能够从反作用实现再逆转?如果中国不能实现,即使“爆买”消失,也将出现其他的物质趋向。如果中国实现物质丰富,中产阶级也停止向海外移民,结束只有穷人爱国的现象,中国也能变正常。但是这在5年、10年并不能实现,中国暂时改变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矛盾。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只有当现代化及于精神层面时,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只有国民心态成熟健康了,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超越自卑自傲,保持从容自信,让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更加“理性、务实、包容”,是历史对于我们的期待。有主张有定力,有激情有理性,这是我们成为大国国民、走向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用理性成熟的法治思维去反驳仲裁结果,或者民间把这股对南海争端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情投入到推进改革的转型发展中,或许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与其伤害他人财物,涉嫌故意寻衅滋事,砸了同胞的饭碗,破坏大国人民的整体形象,部分民众还是尽早平复心情,回归生活本位为好。

美国《侨报》表示,这次围堵肯德基事件的本质与爱国无关,只是一次排外行动。这种异化的“爱国”事件屡屡发生,必须引起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警惕。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在国际交往中,中国难免和其他国家发生摩擦,但面对这些摩擦,中国必须坚持开放,而不是转向排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