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公安部:警察要习惯镜头下执法 /

中国公安部:警察要习惯镜头下执法

7月26日,中国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培训会,针对民警在现场执法中遇到问题应当如何规范处置,进行视频培训。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规范指出民警执法时,面对群众围观拍摄,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民警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

中国公安部规范警察执法(图源:Reuters/VCG)

公安部规范指出民警执法应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便衣民警应主动出示;着装民警可不出示《人民警察证》,但执法对象要求出示时应当出示。

此外,民警查验居民身份证时,执法对象出示身份证并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要礼貌放行。

另据中国警察网报道,培训会上还展示了一部长达70分钟的视频,该视频受到部长郭声琨关注,制作过程中郭声琨全程参与,并先后5次审看样片。

视频中对民警执法过程中遇到诸如查验证件过程中遇到拒不出示身份证件的情况怎么办,查缉嫌疑车辆当事人拒不下车怎么办,执法时遇到阻碍和纠缠怎么办,在什么情形下民警可以依法使用武器等问题,给予了清晰回答。

面对执法对象或其亲友突然下跪抱腿的,民警可站在下跪者身侧搀扶其起身,弯腰或半蹲进行劝说和法制教育,促其尽快起身。遇到执法对象或其亲友拖拽、缠抱民警的,灵活规范地迅速摆脱纠缠,可采取拉肘别臂等相对安全的控制动作,避免拳击、抓头发、扭脖子等危险动作。也可在其他民警协助下,合力将其分离。必要时可依法使用催泪喷射器等警械。经劝导无效拒不停止的,依法强制带离。

部署查缉嫌疑车辆时,要明确一名民警现场为现场指挥,负责分工和下达指令,确保应对处置有序进行,不得站在车前强行拦截,紧急时可用拦车破胎器。检查车辆时,保持安全距离,当事人锁闭车门拒不开启车门,民警可依次口头、徒手和使用警械制止。准备采取破窗强制手段之前,向指挥中心报备,破窗时,选择不易危机车内人员安全的一侧。带离违法犯罪嫌疑人后,及时清扫路面遗留物,迅速恢复交通。

查处路面交通违法时,遇有违法者带有随行儿童的,民警要先对儿童进行安抚,既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又能对当事人产生心理感化,彰显了人文关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