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大清派军舰强硬阻止墨西哥屠华真相 /

大清派军舰强硬阻止墨西哥屠华真相

关于墨西哥排华后清政府派军舰护侨的说法在网络以及一些著作中广为流传。《中国海魂》一书中称:“伍廷芳1905年竟用炮舰政策威胁过外国(即墨西哥)人,迫使其放弃迫害华人的法令”,当墨西哥排华事件再次发生时,中国“当即宣布一艘巡洋舰前去访问。吓了一大跳的墨西哥人赶紧道歉赔款”。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本文摘自腾讯网,作者杨津涛,原题为《墨西哥屠华,大清曾派军舰前往,迫使其道歉赔款? 》。

晚清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近年来,有关墨西哥排华后,清政府出动军舰护侨的故事,在网上广为流传。萨苏等所著《中国海魂》一书中也说,“伍廷芳1905年竟用炮舰政策威胁过外国(即墨西哥)人,迫使其放弃迫害华人的法令”;又说墨西哥再次发生排华事件时,中国“当即宣布一艘巡洋舰前去访问。吓了一大跳的墨西哥人赶紧道歉赔款”。雾满拦江则将这两件事都算在伍廷芳头上,并说对墨外交胜利,“原因是伍廷芳压根就没通知清政府,否则外交必然失败”。①

事实上,当年中墨交涉的真实情况,并不是萨苏、雾满拦江等在书中告诉读者的那样。

伍廷芳凭“炮舰政策”吓坏墨西哥?

1899年,中墨建交后,墨西哥华人权利得到保障,人数稳步上升

华人大规模进入墨西哥,始于迪亚斯当政时期(1877—1911年),他为发展本国经济,大举引进中国劳工。由于清政府当时同墨西哥尚未建交,华工在墨权利无法保障。直到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清政府才真正考虑同墨西哥建交,一方面可以“疏通华民去路”,另一方面也能“广开利源”。1899年,驻美公使伍廷芳代表清政府,同墨西哥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中墨和好通商行船条约》,两国从此建交。

以上条约共二十款,规定华工出国“皆须出于情甘自愿”,禁止“妄用勉强之法或施诡谲之计,诱令中国人民不出情愿而往”;两国“人民可订立合同在彼国承工(田寮、机器厂、行店、住宅等处),均按章办事”。如果中国人在墨西哥发生诉讼事件,则享有的权利“与墨国人民或相待最优国人民无异”。②1895年,旅墨华人只有不到1000人,至1904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8000多人。③

伍廷芳在墨西哥强硬表示“下旗回国”?

华工在墨西哥初期,并未受美国《排华法案》影响,那有关伍廷芳实施“炮舰政策”的传言又来自于何处呢?

原来在1909年,伍廷芳第二次出任驻美公使期间,南美各国出现排华倾向,在秘鲁有数十家华人店铺被抢、数名华人受伤。伍廷芳致电外务部,建议依照国际法,及1908年派军舰游弋南洋的先例,让军舰“再赴各国,顺道南美洲抚慰侨氓”。④外务部权衡得失后,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命他出访南美各国。后来伍廷芳凭借外交手段,同秘鲁订立条约,以停止华工出国赴秘为条件,让秘鲁废除了苛待华人的政策。

另在刘世禺所著《世载堂杂忆》中,记录有一个相关故事。在故事中,墨西哥欲仿效美国排华,伍廷芳亲赴墨西哥,同墨外长发生冲突,拍案而起道:“下旗回国,再电中国政府调兵船来,与汝等周旋。”墨西哥政府闻说,急忙请美国国务卿出面调停,停止排华。伍廷芳回到美国后,有留学生问他:“中国兵船何在?”“老博士何毅然敢言绝交?”伍廷芳回答:“在华盛顿出发赴墨时,美国务卿与予最善,予与彼密谈,如在墨西哥交涉决裂,彼已应允负责调停矣。”⑤意即说伍廷芳虚张声势,使墨西哥被迫屈服。但事实上,身兼驻墨公使之职的伍廷芳,既未去过墨西哥,也不会如此视外交为儿戏,这个故事显系子虚乌有。

在杂糅了上面一真一假两个事情后,于是有了伍廷芳大施“炮舰政策”,兵不血刃而让墨西哥屈服的虚假传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伍廷芳在驻外任上,一切交涉,事无巨细都会电告外务部,绝没有所谓“没通知清政府”的擅自行动。

清政府派遣军舰强力施压?

墨西哥屠华事件

晚清时期,墨西哥政府对华人相对友好,华人数量不断增多,至1910年,墨西哥全国大约有3万华人。原本主要在铁路、矿山、农场工作的华人,经过多年积累,不少开始从事零售行业,成为殷实的商户。如在墨西哥北部的托雷翁城(又称“莱苑埠”),600多名华人经营着餐馆、旅店、洗衣房和杂货铺。甚至康有为在这里也有大量投资。

1911年,墨西哥革命党人马德罗起事,意图推翻迪亚斯政权。当年5月15日,叛军在攻陷托雷翁城后,出于仇富心理,同当地人一起大肆抢劫华人店铺,屠杀华人。在华墨银行中,他们先杀死大厅里的雇员,又用大镰刀在尸体上乱砍,把头和四肢丢到大街上。事后统计,在这场屠杀中,共有303名华人遇害,经济损失上百万比索。⑥

海圻号顺道“就近赴美洲游历,系联交谊”

事发后,驻墨代办沈艾孙一面听从美国建议,致电外务部,请求出动军舰护侨;一面向墨西哥政府索赔3000万比索。因为在此次事件中,华人损失最大,其他各国都要参照中国提出的金额制定索赔规格,以至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得不力争上游”。

清政府一度计划派海容号巡洋舰赴墨,但后来为避免“使华侨生骄,而墨民益愤”⑦,改变主意。6月12日,外务部回复沈艾孙称:“墨乱渐平,海部前派海容业已作罢”,将“另派海圻于英加冕礼成后,开往纽约、古巴及墨东方口岸”——当时程璧光率海圻号巡洋舰正奉命参加英王加冕礼,清政府遂让其“顺路”到墨西哥一行。即使如此,外务省还是特别叮嘱沈艾孙,要他向墨西哥外交部声明,“该舰就近赴美洲游历,系联交谊,并无他意”。⑧

海圻号军舰到墨西哥了吗?

6月4日,中国驻美公使张荫棠到达墨西哥首都,接连会晤其外长、总统,商讨善后事宜。其间,美国驻墨大使给张荫棠提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他说墨西哥正处在“新旧党争势之际”,都顾及名誉,即使不畏惧中国干涉,也害怕在各国落下不好的名声。因此,他建议中国,如墨西哥拒绝赔偿,“可将残杀华人,及不肯偿恤情形,宣布东西各国,墨人将为各国所不齿,此实墨人所深畏者也”。同时,这位美国大使还告诉张荫棠,在墨西哥政界“以须多方运动,乃能于事有济”等。⑨

在中国外交官积极交涉时,海圻舰并未急着前往墨西哥。程璧光一行于8月10日到达纽约后,在美国访问了华盛顿、波士顿等地,拜望了总统、国务卿等政要,直到8月20日才到古巴。海圻舰又在古巴停留了10天左右,获得古巴总统承诺,“决不会歧视华侨”。⑩这时墨西哥政府已表示同意赔偿,海圻舰失去继续航行的意义,即从古巴转道回国。

墨西哥摄于清政府威力被迫道歉赔款?

墨西哥政府为何赔款?赔了多少?

1911年11月签署的《赔偿华侨损失证明书》中,墨西哥政府在向中国表示歉意的同时,申明此次赔偿只是为“以昭情谊”,下不为例。墨西哥向赔付中国310万比索,约定于1912年7月1日前在墨西哥首都交付。但是由于中国的清政府被民国政府取代,迪亚斯政权也被马德罗推翻,这一赔偿协议最终没能真正落实。

墨西哥政府为何愿意赔款并道歉?

从处理过程来看,托雷翁城事件发生后,清廷的护侨决心并不坚决,只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宣慰方式,让海圻舰以交流的名义到墨西哥一行。至于此举与墨西哥赔款间的关联,其实并不明确。一则,屠杀华人的凶手是和迪亚斯政权为敌的革命党,而作为政府一方,迪亚斯否定革命党所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二则,如美国驻墨大使所说,迪亚斯为顾及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会选择赔偿。因此,要是说墨西哥政府是被清朝一艘军舰吓得道歉,未免太过夸大其词了。

注释

① 萨苏、李峰:《中国海魂:从郑和到钓鱼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20-222页;雾满拦江:《历史真的很有料》,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第199页;

② 董经胜:《1910年前中国向墨西哥的移民和中墨关系》,朱鸿博等主编《国际新格局下的拉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5-305页;

③ 朱东芹:《墨西哥排华初探》,《八桂侨刊》2002年第2期;

④ 《致外务部电》(1909年5月18日),《伍廷芳集(上)》,中华书局1993年,第306页;

⑤ 刘世禺:《世载堂杂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3页;

⑥ 杨立:《一段尘封的历史:墨西哥托雷翁称排华血案》,(台)《历史月刊》2008年4月;

⑦ 池仲佑:《海军大事记》,左舜生选辑《中国近百年史资料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38年,第353页;

⑧ 《外部致沈艾孙墨乱渐平希声明派海圻至墨系联交谊电》,《清宣统外交史料 卷21》,黄岩王氏1933年;

⑨ 《使美张荫棠为菜苑华工被害事呈外务部函》,《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第1辑 中国官文书选辑 第3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1287页;

⑩ 刘传标编纂:《近代中国海军大事编年(上)》,海风出版社2008年,第589-594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