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耶伦底牌不止加息?美联储也谈政治? /

热帖:耶伦底牌不止加息?美联储也谈政治?

原则上,北京时间7月28日举行的美联储7月会议的重要性相对一般,尤其在会前加息预期普遍不强的背景下。但一来今年是大选年,二来7月美联储会议召开之际又恰逢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三来耶伦又恰好是由民主党总统提名,再加上大陆A股市场的一蹶不振,令市场又对美联储多了一分不易言明的期待。

实际上,在美国经济有些过热失衡、英国脱欧风险尚未完全消化、日本抛出天量刺激经济计划、欧洲大陆民族主义抬头、拉美亚洲地缘政治激荡的疑云笼罩下,这一次美联储会议的政治性是空前的,远远超出加息这个简单纬度。目前困扰美联储、束缚耶伦的三种力量,一是来自宏观,二是来自货币,三是来自政治,生成美联储背后无形的暗手。

这一次美联储背后隐藏的政治压力是空前的(图源:AFP/VCG)

耶伦的政治压力?

两党争霸的战场蔓延到美联储。

一是民主党内的反噬:今年6月份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听证会发言时,曾经三度接受关于联储人员构成缺乏多样性的质询,这种打破先例、绕过专业性的做法相当耐人寻味;而就在2016年7月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前两天,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再次以此向耶伦施压,要求除了增加普通员工中少数民族比例之外,还要增加理事会成员的少数民族比例。

二是共和党的紧逼:特朗普尽管说尊重耶伦本人的专业性,但已经多次表达了对耶伦工作效果不满,再加上耶伦不是共和党人,所以一旦上台就要将她撤换的想法;更为激进是,共和党为了博取选民,对于纽约等地联储任用华尔街人士的做法大加攻击,甚至联合民主党一起要改变12个地方性联储主席的任用流程和构成。

有经济学家这样形容:每一次美国市场波动都是向美国老百姓劫贫济富,所以耶伦届提出在政策目标中纳入稳定市场以维护普通消费者的权益,这也令联储不得不适当放缓加息的步伐;悲哀的是,在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上,一不留神就可能成为两党博弈的牺牲品。

美联储近两年来加息充满争议的反复过程已经足以说明,这一届要想守住独立性,在当前条件下有多么困难。

美联储终究是个由技术型经济学家构建的技术机构,它的职能由国会设定,即所谓的"双重使命(最大就业与稳定价格)"。要实现这个目标,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不偏不倚的政治主张就是必备条件,这既是联储选择近300个职业经济学家进入管理层的原因,也是四年前白宫在劳伦斯萨默斯与珍妮特耶伦之间选择后者的原因。未来,无论美国政局如何风云变幻,美国总统个性如何难以把握,只要美国货币政策系统还要运转,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市场认可美联储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美国货币政策还是依赖联储与市场的博弈来传导,那么,美联储短期内理事会人员架构和选择都不会有根本变化。

加息后果已是两难

加息问题是如今资本市场最热衷的话题之一,但对于美联储而言,加息意味着且仅仅意味着一件事,美国经济正式从次贷危机走出来。所以加息条件有且仅有一个,就是美联储判定美国经济健康,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有难度。

面对当前美国经济有些“过热”的局面,肩负双重使命这一长期目标的美联储,要想兼顾稳定市场这一短期目标,恰是一个两难境地:若短期维持不加息,固然可以维持当前市场预期稳定,但给定国会赋予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这个条件,要实现联储关于联邦基金利率长期稳定上升的目标却渐行渐远;如果加息,对于双重使命(实现美国经济最大就业、价格稳定)而言至少是一种长期负面冲击,甚至有可能令短期内市场稳定都将难以恢复。在美联储加息这个博弈棋局中,这才是最核心的痛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