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7月份中国PMI降至49.9 官方解释因洪灾 /

7月份中国官方PMI降至49.9 官方解释因洪灾

四个月来首落于荣枯线以下,官方解释主要原因是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洪灾。财新PMI则为50.6,显示制造业恢复增长。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NBS)公布数据,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9,四个月来首次落于荣枯线以下。该数据微微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50(意味着制造业活动较上一月既没有上升也没下降)。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数据解读中表示,本月回落主要原因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遭遇强降雨及洪涝灾害,生产及运输等受到影响,本月生产指数回落0.4个百分点,至52.1。但该机构也承认市场需求明显放缓。

经济刺激政策的受益者仍主要为大型企业,其PMI指数为51.2,比6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48.9和46.9,显示其活动收缩加重。

7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3.9,在荣枯线之上进一步攀升。非制造业PMI不仅涵盖服务业,还包括建筑业等一些传统增长行业。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比6月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2.6,中国国家统计局认为这是由于铁路和航空物流、电信、信息和技术、外汇融资、资本市场服务以及租赁商业服务的显著增长所致。

但非制造业就业人数又下降了0.2个百分点至48.5,表明用工量继续减少。中国的建筑行业在经过此前几个月的大幅加速后也出现减速,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61.1,相较6月份的62有明显下降。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状况严峻,但根据独立调研机构财新(Caixin)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制造业可能有所提高。

财新7月份PMI比6月份高了2个百分点,升至50.6,来到荣枯线上方。

这是财新PMI自2015年2月以来达到的最高水平,标志中国制造业恢复增长,但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出现背离。

财新的调查研究还表明产出、购买活动以及新订单都恢复增长,但新出口订单出现下降,这表明需求提高主要来自国内。不过受调查公司表示他们在7月份继续裁员,这已是连续第五个月用工量收缩,虽然收缩速度略微放缓。

译者/何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