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高铁盒饭看到的中国经济改革前景 /

见微知著 高铁盒饭看到的中国经济改革前景

质次价高且屡教不改,是对中国高铁上盒饭的一致评价。而小小的一个盒饭,无论面对怎样的民众呼声依然故我的现实,代表的却恰恰是中国传统体制下很多痼疾无法根治的问题。

通过中国政府允许的搜索引擎,也可以看到许多对中日两国火车盒饭的对比照片。日本新干线最高档次的盒饭在1000日元左右(约10美元),中国高铁上的盒饭约为40元。如果考虑到目前两国普通人群的收入水平,这一价格可谓高昂,当然,如果物有所值则无可厚非。但新干线的盒饭里菜肴种类丰富,相比之下,高铁的盒饭里,菜只有3种左右,且卖相丑陋。

由于民众反映强烈,以前有价无物的15元盒饭终于现身高铁,但购买的乘客无不后悔不迭,可以想到的恶劣评价在网上比比皆是。结果,长途旅行的乘客大都自带泡面。

为何一个盒饭,高铁就不能做到让民众满意,对此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缺乏竞争”。

高铁经营中的弊端也是所有中国国企无法克服的体制问题(图源:Reuters/VCG)

中国铁路由国有企业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经营上有着国企的所有弊病。盒饭方面,火车上的相关销售,全部是“有关”公司给予了优先权,私下交易无法避免。反观日本新干线的食品销售,有数不清的企业参与,这种公平竞争,带来的自然是对消费者的负责。这在中国,没有学习借鉴的突然,因为做不好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和其他任何领域一样,是制度。

中国最近一直在讲消费应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个人消费至今仍不温不火,经济增长率只有6.5%左右。客观上,中国消费者有了一定消费能力,但多年来国企经营理念的侵蚀、唯经济利益为重的社会风气下的私营经济,都为中国产品带来了极差的质量和声誉。

中国公司在近年来走向世界后,依然秉承的是低价竞争模式,但价低也质次的结果,就是被国际市场所鄙视,并且这一成见日渐根深蒂固,已经成了中国制造的标签。而更令人无望的是,中国没有任何改变这种现状的实际行动,就像高铁盒饭那样,无论怎样被民众摒弃,也岿然不改“本色”。

同时,这种顽固不化,还带来的其他弊端,又凸显出执政者对民众呼吁和需求的漠视,甚至横加阻挠,而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本国产品的销售,可谓本末倒置的荒唐举动。

例如,面对中国游客在海外“爆买”,中国政府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水平提高既无相应政策进行要求,也没有远景规划,只是对进口商品继续征收很高的关税和间接税外,还对游客回国时携带的商品增加税负进行依靠行政权的抵制。

当然,中国的经济改革,由于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政治体制下所推动,其本质不会有任何实际改换。行政干预经济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进入2016年后,中国政府再次以加大国家投资,试图挽救低迷的经济形势,而不是从个人消费入手(当然,如上所述,个人消费拉动存在体制症结而难以真正推行),而是急于扩大投资来推升经济,这样又回到了政府投资主导的传统模式。这从政治体制来讲,是无法避免的必然。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结构改革没有进展也许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者来到日本,吃着美味的火车便当,坐着新干线旅行,然后购买比本国便宜的产品回国,以及在服务卓越的医院里进行体检和治疗,把本应花在国内的钱全都花到了日本。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