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全世界都high了 巴西人却很淡定 /

奥运来了 全世界都high了 巴西人却很淡定

里约奥运场内疯狂场外冷静 市民:那是政府的事儿

开幕式对于奥运会的重要意义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正常情况下绝对是严防死守,安检怎么严格怎么来,外围更是隔着三条街就要设置封锁线。但在巴西,奥运会开幕式似乎也就那么回事。

下午直接乘地铁从博塔弗戈站赶到马拉卡纳,进地铁前已经做好了挤沙丁鱼的准备,但事实证明我多虑了,空荡荡的地铁车厢让人完全找不到一点奥运会开幕的感觉。体育场四周的确设置了封锁线,但也仅仅是周边一条小路禁止无证件车辆通行,行人照走不误,与体育场紧邻的居民楼上还伸出不少脑袋,感觉所谓封锁只是个过场。

警戒线外面有几位威武骑警,骑着高头大马极为神气,不料这副造型连小孩子都没吓住,一个小女孩拿着个苹果走过去喂马,骑警不仅没有阻拦,还笑嘻嘻地拿出一瓶水帮小女孩洗手。原本我是很担心安检扫描又像在新闻中心一样读不出证件信息,到时候解释起来很麻烦,结果又多虑了,安检人员拿着采访证看都没看一眼就丢到一边,然后说声“OK”就放行了。

回忆了一下亲自参加过的奥运会,北京就不提了,没有可比性,就算被多次吐槽的雅典,开、闭幕式一样是警戒森严,临近主会场的大街上清静得连一只耗子都没有。大概也就只有巴西,才是这种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模样吧。巴西人或许会看奥运会比赛,但绝不会举国关注,里约州的人认为奥运会是里约市的事,里约市民则认为奥运会只是政府的事。所以,喜欢的人喜欢得要命,不在乎的压根儿就不在乎,奥运会还没到让圣地马拉卡纳从里到外都疯狂的程度。

奥运来了全世界都high翻了天 巴西人却很淡定…

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6日上午10点多,距离里约奥运开幕还有8个多小时。重庆晨报记者在主新闻中心(MPC),第一次碰到了中国志愿者,两位在美国留学的女大学生。

张嘉敏是位肤色黝黑、笑容甜美的大连女孩,连自己的微信昵称都叫“小黑”。另一位是郑州女孩侯嘉怡,也是宁泽涛的死忠粉丝,连微信名字都叫做“jiayi并被宁泽涛带走”,她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去游泳馆当志愿者,“只选了三四个中文的志愿者,我没选上”。

侯嘉怡告诉记者,她和张嘉敏都是去年通过网络面试成为志愿者的,不过志愿者除了工作服装、每天一到两顿工作餐、一张公交卡之外,住宿和往返机票都是自己负担的。

尽管记者拥有官方采访证,但仍然没能买到一张开幕式门票。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家离马拉卡纳体育场不远的中餐馆,想体验一下和当地华人一起看奥运的氛围。不过记者花了300多元人民币的打车费赶到这里时,竟然发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一问广东老板娘才知道,原来开幕式当天马拉卡纳体育场周边的区域都会封路,很多华人嫌不方便都没出门。

中国人不出来吃饭,巴西人难道不出来喝个小酒?记者又不死心地开始了寻觅酒吧之旅,走了接近两个冷冷清清的街区,顺便又感受了一下巴西人民热情的指路属性,才找到了一家名叫botto的酒吧。

刚进去坐下,记者发现虽然酒吧的投影屏幕上放着开幕式直播,但酒吧也就稀稀拉拉地坐了五六个人,正心怀忐忑想着是不是换个地儿,这时一群美国人大呼小叫地杀了进来,还拼了四五张桌子,记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听他们聊天,其中居然还有美国男排的教练,看来去不成现场看开幕式的不止记者一人啊。

开幕式开始了好一会儿,酒吧居然不声不响地坐满了人,后排全是姗姗来迟的巴西本地年轻人,正开心地喝着啤酒,而前排全被闹腾的外国爷们占领,中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德国人、日本人……

看开幕式时,观察各国人的反应也挺有意思——坐记者旁边的美国人显然对美女更感兴趣,一会儿看着世界头号超模吉赛尔·邦辰款款走秀,就吹起了口哨,一会儿发现保加利亚代表团里有个美女,又开始赞叹她性感;而德国人则体现了一贯的严谨,一位德国帅哥看到德国代表团入场了,就赶紧给旁边的人普及:德国团的旗手是波尔啊,是打table tennis(乒乓球)啊。没想到那位爱看美女的美国人立马纠正:明明是ping pong!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看了记者一眼。

因为担心开幕式散场后塞车,记者看完中国代表团出场就匆匆返回驻地,路上才发现路边不少酒吧、便利店里都在直播开幕式,但与电视里马拉卡纳周边的欢乐人群相比,电视机前的巴西老百姓却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1585年,最早从葡萄牙来到巴西传教的安谢塔和卡尔丁神父就这样描述这片土地上的人:“懒散、拖沓,还有一些忧郁。”旅居巴西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则惊叹,“(在这里)越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反而越能感受到安静”。
空荡荡的中餐馆,并不喧闹的酒吧,平静的街头……在奥运会面前,也许这种安之若素才是大多数普通巴西人的日常。
特派记者 汤皓(里约热内卢专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