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持续高压:习近平对日本绝不能松手 /

持续高压:习近平对日本绝不能松手

日本日前发布新版《防卫白皮书》后,引起中国 方面的强烈反弹。中国国防部、外交部以及主流媒体都在斥责日本方面颠倒黑白,充斥着对中国军队的恶意满满。而日本最终极的目的就是通过渲染“中国威胁 论”,企图向海外扩军,并推动其修宪之路。中国的反击行动在8月6日迎来高潮,6艘海警船以及230艘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活动。

的确,中国的怒火无不道理,在2016版的《防卫白皮 书》中,就中国部分的分析比2015年版整整多了6页,而南海问题也被单独、花大篇幅的罗列出来。但细看可以发现,2016版不过是之前的升级版,可以说 是“换汤不换药”,对于中国的“军事”分析,就是不断的“码数据”(国防预算的增长,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拦截中国军机的次数等),以彰显“中国威胁”。除了 这些,白皮书中还注意到了中国的反腐、国际社会存在感、人口老龄化和民主主义上升等问题,通篇阅读后会发现日本对于中国的研究可以说是详尽的、有一定了解 的。

把中国放在手术台解刨的日本

回顾日本历史,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坚韧、执着、认真但又偏执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从骨子里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军事帝国”的复苏。而对于中国的研究,日本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整一份白皮书中,日本对于中国的掌握程度可以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军事研究上,日本军事专家经常会发表一些类似于《攻 击长江铁路桥将中国南北分割》、《打造日本海上反介入态势,赢得对华战争》,这样非常具体化的、具有实际战时意义的文章。日本对中国的研究是非常细化的, 虽然通常直接拿中国作为“假想敌”,但正是这种“随时准备着与中国开战”的心态才更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对待。

相反,中国对于日本的研究程度并不高,更多的想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戴季陶先生在70多年前说过:“日本已经把中国放在手术台进行解剖,中国人对于日本,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的工夫。”而在70年后,这段话仍不过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研究员程麻就曾表示,中国绝对人口数十倍于日本,但在历史的任何时期,研究日本的人数始终没有超过日本研究中国的人数。就算在今天,日本有上万人在研究中国,而中国肯定没有这么多人。

在此次日本《防卫白皮书》中,关于中国的部分一共30页,其中关于海洋问题的占有8页,而其余的除了国防军费等主流内容,甚至还包括国防教育、国防工业等。在全篇的防卫报告中并不是一味的否定中国,对于中国的反腐还有国际责任感和国际社会存在感都提出了正面的支持。

反观中国,中国《国防白皮书》在近年甚至变成了《中国 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其所包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小,通篇都在描述中国的战略意图和目标。中国的白皮书总长度甚至还不如日本白皮书一个副标题中内容的长度,并 且地区安全问题上,也都采用的是区域性描述,几乎不涉及到单个国家。

此外,日本除了《防卫白皮书》外,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 所每年还会出版《中国安全战略报告》。但中国目前主要研究日本的机构只有中国社科院的日本研究所,其每年都会出版《日本蓝皮书》,不过日本方面整体对于该 蓝皮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反映较为冷淡。中国社科院的日本研究所是一个针对日本综合性研究的中国最高机构,虽然近年来的研究也在不断的精进,但相比日本这种细 化的研究中国明显还是不足的。

中国社科院的程麻就曾表示,中国人谈论日本的书不是满足于蜻蜓点水的印象,就是耽于历史情结,缺乏理性的思考,大都未能真正触及日本文化传统的要害与真谛。为此,如何抛弃民族主义情绪所主导的仇恨心理,公正客观而又清醒的认识日本,对于中国的未来而言是重要的一课。

习近平与安倍晋三会晤(图源:Reuters/VCG)

由于“军国主义”一直深根于日本的文化和“骨血”里, 这种历史的烙印是短期内无法更改的,尤其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日本右倾严重。为此中国必须清楚掌握日本的动态,并及时调整外交和军事战略。不要因为 仇恨蒙蔽了内心而莽撞行事,也不要因为轻视而毫无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白皮书中歪曲中国的军费增长和军 事活动的同时,中国也通常会陷入过分夸大日本的军事部署。而双方这种明显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态度则非常值得反思。中国对于日本的“历史仇恨”心态,和 日本作为曾经侵略者的“霸主心态”,都让中日两国陷入名誉争夺之战中,而这种失衡的心理则很有可能导致中日关系遭遇“滑铁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中心学者罗伯特·艾森就认为,中日的名誉之争与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者所造成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往往容易使得两国政治领导层无法冷静与客观的行事。

两级对抗已过时 日本关注的更多

在此次的白皮书中,除了中国占了主要部分,日本还大谈美日同盟和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等国。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多边化。尽管日本把中国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表示“十分的担忧”,但日本更关注 “大国家”战略所需的多边合作。

为此,关于日美、日澳、日韩、日本和东南亚、南亚国家未来可能发展的同盟关系都值得中国注意,只有掌握了日本于这些国家的最新走向,中国才能掌控大局,制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而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和外交合作,将 中国曾经的好友纷纷“撬走”,使得中国在南海局势上变得非常被动。为此,中国必须吸取教训,全方位的来考量日本和他国关系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而不是一直 只盯着与日本的“仇恨”,两极对立的战略思维已经无法很好的掌控未来的局势了。

在日本此次的白皮书中,一共具体描述了8个国家和地 区,其中中国占据30页。但除去美国以外,日本对其他国家,例如朝鲜、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研究也平均达到15页。反观中国国防白皮 书,不论是区域问题还是国家合作都是一句话带过,与平时的国防或者外交声明区别并不大。

在2016版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就这样描写 到:随着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其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体系。日本积极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大幅调 整军事安全政策,国家发展走向引起地区国家高度关注。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 事存在.......也对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一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中国更多的时候是站在本国的立场去看问题,但往往容易 忽略了“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是密切叠加的。目前,日本和美国在亚太地区边缘化中国策略以开始初见成效,中国必须反思自己的“多边外交 政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日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对手比你更加的了解你自己和你周边可分化的“敌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