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霍顿喷孙杨事件 举国体制造就玻璃心? /

霍顿喷孙杨事件发酵 举国体制造就玻璃心?

中国泳协巴西当地时间周日(8月7日)以抗议邮件的形式要求澳方就其本届400米自由泳冠军霍顿称中国运动员孙杨“嗑药骗子”的言论道歉。澳洲奥委会(AOC)发言人回应:“霍顿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奥运会向来不缺乏八卦话题,此次运动员之间的言语风波发生在泳池边,但却升级为民族情绪的对抗和两国体育组织的纷争,其背后依然是观念的冲突,是世界如何接受中国、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老生常谈。

护犊心切的中国泳协

中国泳协护犊心切溢于言表,既然自己的运动员被“鄙视”了,作为“家长”必须要为孩子出头,要出这口恶气。

不仅是对霍顿本人进行点评——缺乏素质和教养,中国泳协还对澳洲奥委会明确了事情的严重程度——损害了中澳游泳的感情。尽管因为霍顿的个人观点上升到了“中澳游泳”的高度,但也的确表明中国泳协对孙杨的关爱程度,容不得他人的半点质疑。

2016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与金牌失之交臂(VCG)

毫无疑问,新华社的声音代表了“中国的权威声音”。在孙杨是否服用过兴奋剂的问题,新华社的观点是:2014年孙杨因心脏不适使用违禁药物没有申报,造成药检阳性,官方认定为误服。

霍顿的言行也惹怒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可以“翻墙”的网友,因为在墙内他们的怒骂声无法传递到霍顿那里,于是,声势浩大的中文讨伐出现霍顿的推特和Instagram等账号上,要求其道歉。在推特上#apologizetosunyang (向孙杨道歉)已经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泳协护犊的情绪不仅得到了新华社的官方支持,也得到了国内民间情绪理解,却在澳洲奥委会(AOC)碰到了最不想要的答案——“这是霍顿个人的权利。”

“喷”仅仅是战术?

针对霍顿挑衅孙杨的言论,澳大利亚奥运代表团对媒体称,“在团队价值中(ASPIRE)中,字母‘E’代表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霍顿个人的权利。”而在中国泳协的观点中,霍顿是在诋毁孙杨,澳洲奥委会必须对霍顿进行管束和处置。两者的观点都是基于双方对体育道德底线的认知。

就在中国泳协提出抗议后,事件继续发酵,又出现新剧情——霍顿喷孙杨,原来只是处于战术考虑,是心理战。

据称,霍顿夺冠后向本国媒体披露,对孙杨的攻击并非图一时之快,而是蓄谋已久,就为扰乱孙杨心神。他说,自己的这一做法是效仿本国前辈约翰?伯特兰(John Bertrand)。事实上,竞技场中心理战也是体育比赛的一部分。但霍顿是否把握了心理战的分寸,也恰恰是舆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孙杨的回应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每个参赛者都应当得到尊重,而不应该用一些卑鄙的小伎俩去影响对手。”

作为全球人类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承载了人类对“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的追求。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是否符合奥运精神一度是舆论的焦点,但没有任何有效的证据证明,举国体制就是一无是处。奥运会一度被中国官方视为弘扬中国精神、体育文明的重要平台,“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对奥运金牌数量的追求。孙杨失去一块金牌没必要把账算到霍顿的头上。

2008年,中国人对竞技体育水准的自信达到了顶点。当年,世界舆论对北京奥运会的广泛赞誉,影响了中国人参加本届奥运会对金牌数量的追求和自尊心的脆弱。

严格说来,大的方向上对体育精神的追求,中国与世界本无差异,但对体育文明体育比赛中细小问题的处理、理解方面,中国还没有学会适应。面对自己认为的“不公正的指责和批评”也没有学会区分个人表达和官方说法的差异性。

把体育的归还给体育。本届夏季奥运会赛程才刚刚开始,体育竞技需要运动员有强大的竞技实力也需要强大的内心。“霍顿诋毁孙杨”的说法是否成立?坊间舆论称,中国人无需玻璃心,别让举国体制变成负累,运动员个人之间的情绪表达没有必要让官方参战,更不必上升到民族感情的高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