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布局大动作?王毅时隔两年再访印度 /

布局大动作?王毅时隔两年再访印度

印度共和国外长斯瓦拉吉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从12日起对印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王毅此行将印度总理莫迪、外长斯瓦拉吉和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等印度官员会晤。据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斯瓦鲁普表示,在王毅访问印度期间,中印将涉及双边、地区和全球议题。此外他还强调,王毅此次来访时中印例行高层对话的一部分。

虽然印度外交部一再声称王毅此行是例行访问,但王毅选择中国因南海、东海、东北亚地区的问题而“焦头烂额”之时出访却不得不得让人深思。更何况,上一次中国外长访问印度已是两年前的2014年6月。因此,王毅此行谈什么就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对于王毅的到访,印度媒体议论纷纷。有媒体猜测王毅此行是向印度就南海问题寻求帮助,希望印度在G20上不要站队美国。还有媒体猜测,中国目前来自周边国家的压力非常的大,因此,此行是来缓和与印度紧张的关系。其实,结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斯瓦鲁普的发言可以发现,王毅此行必然不止谈南海和中印关系。中印之间的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必然是针对目前对于中印两国关注度最高、最贴近切身利益的亚太问题。

2014年6月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外交部长王毅(图源:新华社)

随着中国的崛起,印度的快速发展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度成为了美国、日本等国眼中的“香饽饽”,在亚太地区的“手”也越伸越长。有着“大国梦”的印度,自莫迪上台后,一直巧妙利用国际上的各种矛盾,营造起有利于自己的战略成长环境。在印度眼里,美国是能够给予印度最大利益的国家,不但使得印度可以加强军事和经济上的获益,还能够刺激中国和俄罗斯等其他大国对印度的重视程度。

除了依靠美国平衡中国,莫迪上台后还将实施了20多年的“东进政策”(Look East Policy)强化为“东进行动政策”(Act East Policy)。此外,印度还提出了“西出、东进、南海的”战略目标,而其中的东进就是指将其活动范围扩大到难中国海和太平洋边缘。随着印度在东进行动政策的影响下,开始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并在该区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此外,印度同美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可以说是“紧密合作”,而印度的影响力也开始辐射到了中国南海和东海等海域。此前,印度和和美国日本高调在冲绳水域举行马拉巴尔演习。

在东海和南海上,印度有着属于自己的直接利益。莫迪在其总理的第二任期内就公开肯定了,东海和南海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作用。经济方面,印度在该地区拥有贸易和能源等方面的相关利益。例如,印度国家石油公司与越南和俄罗斯等国家有着石油合作项目,而通过东海运输到印度也是最短的必经之路。在安全方面,随着印度同亚太国家之间贸易数量的增加,东海和南海的海上运输安全对印度的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此外,在印度眼里中国的海上影响力一旦加强,很有可能会通过马六甲海峡威胁到其本身对印度洋的控制力。因此,印度方面需要通过双边和多变的军演活动等加强在南海和东海上“控制力”,确保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上的“强硬”行为不会发生在印度洋之上。

此外,随着印度的崛起,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强国也在不断拉拢印度。美国与印度签署了一系列军事安全方面的合作。目前,印度和美国正在为海上联合巡航、协同作战准备法律基础和机制建设,美国对于印度的渗透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的认知,甚者向着“准军事同盟”的方向发展。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亚太地区的一些小国,则将印度看成了“潜在的安全保护者”。这些小国家担忧被迫站队美国或者中国,但是作为新兴国家的印度的崛起,则更多的被周边国家视为对中国无威胁的和平崛起。而另一方面,印度与西方一些强国有着很大的“联系”,为此一些小国家希望印度能够作为一个区域平衡者出现在亚太地区。

对于中国而言,印度的重要意义早已超越了之前简单的“双边关系”。印度除了与中国有着传统的经济安全问题外,其走出本土的政策也让印度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面子至上”的印度虽然不至于完全站队美国,但是其摇摆的政策正是中国现在“拉拢”的好时机。一旦印度被美日等国家彻底“撬动”,那么中国又将损失一个在亚太问题上能够发声、能够平衡地区趋势的重要伙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