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天皇讲话藏隐衷 已厌倦被当做摆设 /

天皇讲话藏隐衷 已厌倦被当做摆设

日本明仁天皇8月8日发表电视讲话,称自己年事已高,无法继续履行日本名义上国家元首的职责,暗示“生前退位”。如果成行,这将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从未有之大事。日本当天公布了明仁天皇强烈暗示希望“生前退位”的1,800余字的视频讲话。对于隐藏在其中的“想法”加以解读,可以窥见一向追求象征性天皇理想形象的天皇的强烈意志。天皇希望向日本国民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

日本《经济新闻》8月9日报道称。因受制于不能“干政”的宪法制约,天皇无法直接表明“生前退位”。其实,明仁天皇年事渐高、健康欠佳、公务繁重并不是这一两年的事,但此次突然抛出“生前退位”的话题,引起日本社会一片哗然。不论未来明仁天皇能否“生前退位”,日本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

天皇称“站在天皇立场上不具体触及现行的天皇制度,但今天,我作为个人,想谈谈至今为止思考之事。根据宪法,天皇没有参与国政之权能。我在此讲述了自身的想法。”

天皇发表电视讲话表示生前退位(图源:VCG)

为避免被理解为宪法所禁止的政治性发言,天皇在讲话中的措辞非常谨慎,同时也表达了自身的真实想法。在存在“天皇无私”这一意见的情况下,处在公共立场上的天皇此次强调了“个人”或“自身”,这是迄今为止极少出现的情况。之所以强调“个人”被认为是为了淡化讲话的“公共性”的色彩。

另一方面,“象征”这一词语在其讲话中一共出现了8次。日本现行宪法规定了天皇的象征性地位,作为首位在该体制下即位的天皇,一直在不断探索天皇应有的姿态,可以说发言中透出了强烈的自负。

负责管理日本天皇事务的宫内厅的长官风冈典之在视频讲话公布后的记者会上解释称:“处于象征性地位的天皇陛下根据长期以来的公务经验,表述了个人的信念”。一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身边人士就天皇的讲话表示,“内容几乎就是要求(政府)允许生前退位”,称内容上比预想的更深入。

宫内厅此前为减轻已经高龄的天皇的公务负担采取了许多措施,如简化典礼仪式、转由皇太子代为处理等。但天皇表示“不想进一步减轻公务负担”(2010年的生日记者会)等,对于压缩公务活动一向持否定态度。这表明了其“只要是作为象征性天皇,就应履行这一职责”的信念。

在此次公布的讲话中,对于安排“摄政”一职来代替天皇进行国事活动的问题,天皇也表明了否定的立场。他表示:“天皇持续不能充分履行理应完成的公务,直到生命终结,其作为天皇的身份始终不会改变。”

在“生前退位”的意向已经表面化的7月中旬,有内阁成员作为退位的一个选项提到了“摄政”一词,但看来这让天皇想起了大正时代末期,作为皇太子的昭和天皇担任摄政时的情形。当时天皇的影响力下降,甚至有观点认为天皇制变得徒有虚名,似乎是出于这个原因,才不希望采取摄政制度。

“当天皇健康状态严重不佳时,如以前曾出现的那样,有可能导致社会停滞、给国民的生活也带来各种影响。”“天皇过世之后,(中略)一系列仪式及与新时代相关的各种事项同时进行,因此与之相关的人们,尤其是天皇的家人不得已将处于非常艰难的状况。”

在从昭和过渡到平成之前的1988年,由于昭和天皇处于病危状态,日本全国出现了自行克制举行仪式、活动的现象。作为象征天皇,对于一直抱着“与国民一起前行的皇室”的想法开展活动的天皇来说,似乎要表达出希望避免这一事态的强烈愿望。

在讲话的结尾处,天皇表示“恳切希望能够得到国民的理解”,对着镜头低头致意。对于天皇以这种罕见的形式表达的想法,作为日本社会该如何接受和理解?在象征天皇的制度下,这或许给日本社会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