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从数据看 中国经济其实好得不得了 /

从数据看 中国经济其实好得不得了 无转型之痛

作者 徐斌

旁白:这个数据啊,真是漂亮到让人无话可说,你看看下面:

CPI往下行PPI向上走

中 国7月CPI同比1.8%,连续三个月走低,创六个月以来新低。7月PPI同比-1.7%,连续第七个月缩窄,为近两年来最小降幅,环比0.2%由降转 升。分析称显示出中国制造业情形逐步改善,整体经济趋于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中国7月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1.8%,连续三个月走低,创 六个月以来新低,预期1.8%,前值1.9%。环比0.2%。非食品环比涨0.3%,前值0.2%。中国7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 -1.7%,连续第七个月缩窄,预期-2%,前值-2.6%。环比0.2%,由降转升。

旁白:这可能是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梦想中的数据了,不是吗?CPI处于下行通道,但未进入通缩状态,同时PPI进行上行通道,工业见底回升!而且有趣的是,汽车业数据显示,这还真不一定是统计部门出老千:

7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速创17个最高

因 通用汽车和广汽集团提高了交付数量以及经销商打折,有助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清理库存。7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速创17个月以来最高。自今年2月 增速下跌3.7%后,中国广义乘用车销量已连续5个月实现了正增长。据全国乘联会数据,中国7月广义乘用车销量报161万辆,同比增长23.3%,6月增 速为19.4%;1-7月份广义乘用车销量报1244万辆,同比增长11.1%,6月增长9.5%。全国乘联会官网称,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克服了工作日较 少和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因素,但去年7月股灾下的车市走弱导致的超低基数是更关键的增量因素。7月出现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提早推出的传言流传较广,加之南京限 购猜测等谣言引发一些消费者关注,刺激部分消费者提早购车。此外,8月是下半年车市的秋季启动期,随着新学年开学、暂住证等干扰影响消退,预计8月车市零 售实现20%以上的较高增速。

旁白:如果结合房地产销售的火爆,外加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你会狐疑不已:这哪里是什么去库存淘汰过剩 产能结构转型的痛苦时期啊,分明是爽爽快快的经济信用扩张周期啊。按过往数十年的经验,再这么持续一年半载,马上领导就要放大招搞宏观调控啦。当然,现在 市面上依然是流动性泛滥:

中国十年期国债创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国债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迈向2009年以来 的最低水平。流入中国的境外资本有所增加,且在一系列公司违约后,投资者正涌向安全资产。2026年到期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至2.7265%,迈向 7年来最低水平。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个基点,至2.18%,创下今年4月以来新低。在中国6月放松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后,大量海外资本流入中国。这 对国内债市构成利好。同时,近期一系列的公司违约事件令提振了投资者对相对安全的国债的需求。此外,近期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GDP今年预计将 以20年来的最低增速扩张。招商银行资深分析师刘东亮向彭博表示:“经济放缓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违约风险令投资者对国债更感兴趣。国债的牛市将在 今年持续。支撑因素将继续显现,而市场可能依然预计央行将宽松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

旁白:也就是说,中国境内目前的流动性泛滥状态,大致类似于2009年了,是的,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比2009年同期高出一大截。单看数据,你觉得一切喜气洋洋,没什么好担忧的。但总觉得有点不自在,事情好像哪里不对劲,你看看下面:

香港地产股板块火爆类似1997年情景重现

自 从大约20年前香港上一次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其房地产股票还没有这么火爆过。该行业的基准股价指数相比1月份触及的今年低点已经上涨37%,并且在7 月29日相对于恒生指数攀升至19年来最高水平。地产股相对于大盘基准上一次表现这么好还要追溯到1997年10月,就在亚洲金融[0.00%]危机引发 香港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前夕。尽管很少有人预测会再次发生这种尺度的暴跌,但地产股的突出表现仍在给投资者敲响警钟,他们担心地产股已经走得太远,上涨过快 了。即使有多头指出住房价格企稳以及更为有利的利率前景,交银国际和霸菱资产表示,疲弱的经济增长以及公寓供应激增会破坏这波升势。

旁白:地产股涨了,是好事啊,总归让人开心的嘛,但是貌似让人总是隐隐不安。是的,这是全球负利率大环境催生出来的资产泡沫与虚幻繁荣,脆弱无比,不可能让大家踏实,有钱人已经未雨绸缪:

全球富豪现在全都“现金为王”

财 富咨询公司Wealth-X最新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富豪(净资产10亿美元以上)现金持有水平目前已高达22.2%,创2010年来最高水平。该报 告涵盖了全球2473位超级富豪,总资产超7.7万亿美元。全球富豪们为什么在增持现金?首先,恐怖主义、英国退欧和美国大选这些不确定因素让富豪们更倾 向于“收缩”战线。Wealth-X在报告中称:“经济不确定性和资产价格创历史新高,让全球富豪们更倾向于变现资产,持有更多现金。”其次,2014年 和2015年异常活跃的并购和IPO上市活动,也为富豪们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收益。Wealth-X报告:“全球并购活动在2015年创历史记录,且IPO 活动也连续两年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一旦目前股票估值回落,我们预期将有更多现金流入股市。”也就是说,超级富豪们在过去两年赚得“盆满钵 满”早已套现,但忌惮于目前资产价格过高,“不敢”现在将现金投资出去。

旁白:非但有钱人,欧美日普通老百姓,现在也很慌张:

全球居民与企业都在囤积现金
两 年前欧洲央行首次引入负利率,今年初日本央行亦开启负利率实验。尽管政策初衷都是鼓励民众增加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但最终的结果可能却事与愿违。近期经 济数据显示,在德国与日本,居民存款持续上涨。在丹麦、瑞士和瑞典这三个实施负利率的非欧元区国家,居民存款已飙升至1995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 开始搜集此类数据以来的新高。不仅是居民如此,在欧洲、中东、非洲以及日本的企业,同样也在囤积现金。分析师认为,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低通胀让居民有更多 的钱可以存起来,或是因为人口的老龄化让居民更有储蓄的倾向,也可能是央行未能充分解释政策意图。

旁白:毫无疑问,囤积现金是很容易上瘾(视频)的事情。事实上,只要负利率一直存在,那么云集现金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何时是个头呢?看国债收益率:

十年美国国债收益率会跌到1%

虽 然近期的美债收益率开始逐步回弹,但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却称,其预测的美债收益率水平远低于市场预计水平,十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将持续降低,直至触底1%。摩 根士丹利最直接的解释逻辑是:短缺的供给,和源源不断的央行需求。2016全年全球央行购买的债券数量将高达约15,000亿美元。根据美银的数据,继英 国央行重启QE之后,全球央行购买的债券将占到全球债市的45%。在央行源源不断的需求压力下,如果没有额外巨大发行量供给,净供应量将会维持在负值水 平,即出现供应缺口。如下图所示,摩根士丹利预期今年债市将出现约5,000亿美元的供应缺口,而2017年也将持续。除了将会跌至1%的十年期美国国债 以外,摩根士丹利所描绘的未来经济前景还有走强的美元和更加低迷的油价。对于美股而言,摩根士丹利认为,平坦的收益率曲线有助于类似电信、公共事业、生物 科技等基本产业;更低的油价将助益航空、零售和汽车产业;而美元的走强,从历史数据来看将有助于大多数金融行业,但不利于机械和化工产业。

旁白:这么低的收益率,美国可以搞赤字财政大兴土木搞基建啊,否则存着钱干嘛?等下崽啊?必须搞减税措施,同时搞赤字财政,这是应对负利率的最佳办法啊,是的,川普就是这个主意:

川普公布大规模减税计划

周 一,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底特律就经济政策发表重要演讲。特朗普称要向世界证实更大更好更强的美国回来了。特朗普计划下调个税和企业税,但相比原 计划,特朗普税收计划发生重大调整,对富裕阶层征收最高33%的个人所得税,而非此前提议的25%。目前,富裕阶层的税率为略低于40%。特朗普提议了三 档税率,比当前的七档要少许多,这三档税率分别为12%,25%和33%。特朗普欲大幅减税,引起了市场对赤字爆棚的担忧。此前分析称,特朗普计划调低个 人和企业税收,可能让美国赤字在未来10年增加最多10万亿美元。Kudlow称,特朗普的新计划可以令这一数字大幅下降。企业方面,特朗普将把企业收入 税下调至最高15%的税率,比当前35%的税率要低许多。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的企业,当前需要支付正常的个人所得税;在特朗普的计划下,他们的税 负会大大减小。特朗普新计划下,将终结企业推迟支付海外收入。不过,这些企业将面临的税收非常低,只有10%。这一计划将促使企业将海外超过2万亿美元的 收入,返回到美国。企业将没有动力去“税收倒置”。目前,许多美国公司通过税收倒置的方法,达到避税目的。特朗普还表示,他的计划中,将消除某些漏洞,这 些漏洞让华尔街投资者享有特殊利益。尽管许多人都会因特朗普的税收计划而少交税,但特朗普表示,他的计划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中低收入人群。特朗普还抨击希 拉里,称她在讲话中表示,要给中产阶级加税。

旁白:可以想见川普一旦上台,大规模资金回流美国现象肯定要发生,现在呢?钱流往新兴市场国家:

资金疯狂流入新兴市场国家

根 据美国美林银行的统计,截止上周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在过去五周净流入166亿。这是两年来维持最长时间的净流入。受此影响,中国7月22日发出的30年 长期债券收益率创下了2008年的最低水平,票面利率跌至3.52%。当然了,这五周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一来是英国退欧,导致大量从欧洲出逃的资金无处可 去。二来是日本的刺激政策不符合预期,从日本出逃的资金涌入。但一般情况下,保守型的资金是不会大规模的前往新兴市场的。因为这些市场波动性大,政治不稳 定,违约率高,不确定性高。面对过去几周日欧美三个主要市场的反弹,净流入趋势不减,一定还有其他原因。按照债王比尔格罗斯的说法,大家或许都在担心美国 陷入衰退,美股/美债下调。这些担心,确实还是有道理的。

综述:如果单看经济数据,中国经济其实好得不得了,哪里有什么转型之痛,不是吗? 房子车子卖得呼呼的,物价既不通缩也不通胀,工业制成品价格见底回升,大宗商品价格逐步走暖,经济增速维系在6.7%,筒子们,你还要咋样?可是真如那句 老话说的那样,如果一件事好得不像是真的,那么十有八九就不是真的。透过央行印钞迷局,你看到的繁荣,不过是掌中一掬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