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民粹汹涌 五十年后红卫兵阴霾依旧 /

民粹汹涌 五十年后红卫兵阴霾依旧

2016年是文革爆发50周年的节点,而8月18日则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日子: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接见红卫兵,由此拉开了红卫兵组织全国性大串联的序幕,同时也将中国各地原本零星、分散的造反运动迅速推向高潮。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今天的中国社会中,红卫兵身上那股民粹主义的情绪依然随处可见,值得警醒。

1966年8月1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这一天,毛泽东身穿军装,接受并配戴了红卫兵敬献的袖章。红卫兵们则高举“红宝书”,一遍又一遍的山呼“毛主席万岁”。

此后,毛泽东又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学校师生达1100多万人,表达对红卫兵造反运动积极支持,把红卫兵和青年学生视为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突击力量。在“领袖接见”的鼓舞下,中国各地原本分散、零星的造反运动,迅速统一 到红卫兵这个风靡全国的组织形式下,发展成为一股席卷数千万青年的狂潮。

按照中共党媒的说法,红卫兵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到处串连、煽风点火、乱揪乱斗,搞乱了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是“文化大革命”中造成全国大动乱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在‘八?一八’之前,‘文化大革命’还只是中国大地上滚动的、令人惊骇的阵阵闷雷,那么在‘八?一八’以后,它就成了把整个民族冲击得晕头转向的狂风暴雨了。”

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图源:VCG)

《人民日报》评论部原主任编辑马立诚在接受多维新闻专访时曾表示,探讨文革时不能将其与中国历史切割开来,文革与义和团运动、1920年的湖南农民运动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是民粹主义的一次大爆发。而作为文革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红卫兵身上无疑最能体现民粹的情绪,同时还凸显出容易被煽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特点。

虽然大陆党媒对于红卫兵的评价是“不能把一切罪责都加给那一年代年轻人”,“因为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他们无法舍弃也无法选择的”。可是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公认的可以选择的时代,红卫兵身上那种民粹情绪依然在中国社会中随处可见。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6年7月发生的“赵薇事件”。大陆导演赵薇因为在新片中启用了有“台独”嫌疑的台湾演员戴立忍,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多次发文抨击赵薇、戴立忍,并将赵薇说成是可以随意操纵媒体的“危害国家的资本势力”,引来大量网友对赵薇发表过激言论,整个舆论场充斥着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情绪。

“赵薇事件”的过程中,共青团固然扮演了“煽风点火”的反面角色,但规模如此庞大的网友“一点就着”,同样值得反思。特别是,这股民粹情绪中的主力是一个被称为“小粉红”的群体,他们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强烈反对他人批评中国的种种不好,对于有辱民族、有辱国家的事件尤其敏感,而且评判标准简单粗暴——只要你没有明确表态“爱国”,那你就一定是“卖国”。

如果进行纵向比较,会发现“小粉红”身上“忠诚/仇恨”的二元对立思维,高密度群体式人身攻击的行为模式,甚至对自身置于集体无意识那种状态中的享受感,都与文革中的红卫兵群体有内在的相通之处。与当年红卫兵四处串联的热情一样,“小粉红”也将民粹情绪带到了奥运会,除了攻击霍顿、菲尔普斯等对孙杨出言不逊的外国运动员,就连他们平时喜爱的中国首富之子王思聪也因为“一言不合”,其微博就被“小粉红”毫不留情的“占领”。

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社会中的民粹情绪并不只存在于“小粉红”群体。南海仲裁结果出炉后,河北乐亭、湖南长沙、浙江杭州、江苏连云港等多地都有人打横幅围堵肯德基等快餐店,呼吁以拒食的方式来抵制美日韩,以至于当地警方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从大陆媒体的报道来看,这群人的年纪大多在中年以上。更有甚者,杭州一家公司还发布了“爱国通知”,凡是购买新iPhone的员工将被开除,而弃用原有iPhone的员工会得到公司的补贴。

从抵制家乐福到反日游行,从“赵薇事件”到抵制肯德基,近几年来,以“爱国”为名义的群体性事件接连在大陆社会上发生,且频率逐渐密集。这些现象的背后,中国民众当中日益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民粹主义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中国不光需要彻底反思文革,更需要警惕五十年前“八?一八”的阴魂不散——很多观察者认为,中国当下的民粹狂欢还远没有达到最高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