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亚太谁挤兑谁?北京后盾惊呆华盛顿 /

亚太谁挤兑谁?北京后盾惊呆华盛顿

反介入/区域拒止是中国的一项战略,其基础是在限制敌人进入某一战略区域的同时,围绕着台湾等领土资产或有争议的海上领土声索实施强有力控制。而中国的这项战略造成美国在调整该地区兵力时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综合媒体8月21日报道,中国的这项战略旨在就此类问题发生对峙或冲突时,“阻止、劝阻或挫败”第三方的介入,而针对的目标是美国及其可能实施干涉行动的太平洋盟友。不过,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实际落实相当复杂。中国和美国都需要仔细评估中方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及其对双方的竞争和冲突风险造成的战略影响。

首先,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要求先进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以及先进的瞄准、通信、航海、航空、导弹防御及太空能力。为阻止介入,中国必须具备执行杀伤链各环节的能力,该杀伤链从“侦察目标”开始,此外“还包括弹药投送、武器制导、毁伤评估以及面临敌方战舰、航母、战机、潜艇、信息中心和导弹阵地从远距离发动二次攻击的可能性”。

此外,中国还部署了大量具备电子光学望远镜、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侦察等一系列能力的卫星。然而,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弱点,比如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跟踪能力、夜间的运转功能和成像质量问题。因此,拥有跟踪移动目标的大量卫星技术至关重要。

东风-21导弹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的重要后盾(图源:新华社)

其二,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还要求具备防空导弹的制导能力。为此,中国历时多年研发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系统已拥有19颗在轨道正常工作的卫星,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在各区域。

此外,中国还计划将该系统的卫星总数扩大至35颗,到2020年实现对全球的覆盖。导弹研发一直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情报中心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积极、最多样化的弹道导弹研发计划。”

五角大楼称,中国目前拥有大约1,200枚短程弹道导弹和400枚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这些导弹会使第一和第二岛链的目标面临风险,比如美国驻日本、韩国和关岛的基地。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专家设想实施多轴向和多导弹齐射的方案,其中包括大量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战胜并扰乱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的导弹与卫星数量激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太空能力对确保先进导弹的远程精确火力至关重要。

中国制造的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是世界上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同样是鉴于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而研发的。反舰弹道导弹的影响如此深远,甚至引发了外界有关未来航母效力的争论。这种对美国未来在太平洋部署航母和战舰构成合理威胁的能力,看起来是可信的。

中国不仅计划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利用自己的太空能力,而且还计划拒绝给予敌方这种能力,目的是取得制信息权。由于美国对自己的太空能力极度自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专家将此作为可以利用的一大弱点。

为此,中国已部署大量反卫星武器,其中包括直升式、共轨、定向能和太空反卫星武器。这非常重要,因为目前的太空威慑力缺乏类似于核威慑力所包含的“战略稳定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