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中国奥运金牌数下跌 都是打贪害的? /

中国奥运金牌数下跌 都是打贪害的?

里约奥运圆满落幕,在奥运奖牌榜上,美国以46金称霸,英国27金居次,中国26金屈居第三,是16年来金牌数最少的一次,而英国不但金牌数首度超越中 国,奖牌数更超过上届伦敦奥运,创下奥运主办城市国家,在非主办届奖牌数超越主办届的首例。为什么中国金牌数量大幅下滑?而英国“超中赶美”,又有什么祕 诀?

面对奥运赛果的“不尽理想”,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虽然坦言有“四大过”,包括认知判断失误、训练管理不够严格、未能适应项目 新规则,以及新手多经验不够等,但刘鹏也强调,中国游泳选手遭裁决使用禁药而失格,打击中国队士气,还引述中国媒体质疑部分外国裁判针对中国,判决不公, 影响中国队赛果,推诿卸责之意十足。

西方舆论则认为,中国队之所以金牌数量大跌,与中国国内因素有关;包括中国长期来的“举国体制”(即集中国家资源培养夺金选手)和金牌战略,近年遭舆论严格批评,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试图改革体育制度。

此外,中国体育的不透明不公平机制,导致运动员选拔、培养和比赛种种的腐败现象;为求金牌扭曲奥林匹克公平竞争精神,过高投入和低效率等,也都成为中国夺金的不利因素。

分析还指,习近平上台后厉行反贪腐,影响官员们藉夺金以增加既得利益的积极性,加上中国体育反腐牵出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等多名体育高官落马,也对体育界造成震慑。

反观上届伦敦奥运主办国英国,却是在近10年来逐步增加对体育的投入,让昔日的“体育小国”如今已非吴下阿蒙。为培训奥运运动员,英国体育协会从 1996年来藉国家彩券中心的彩券基金作为体育的固定资金来源,加上英国政府文化与体育部门积极参与,资金分给各项运动的官方管理机构以及运动医学研究 所。在官方投入外,政府也不反对体育项目以商业形式运作,让体育活动得以获更多资金挹注。

英国社会传统观念中,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往往令人骄傲,英国体协每年也会发给精英运动员2至6万英镑(约83至249万元台币)赞助金,在此情况下,尽管英国当局对奥运金牌得主并未给予任何奖金,英国运动员也有充分资源与激励全力夺牌。

另一方面,运动场上的荣誉感,在英国运动员上充分展现,但中国选手就算赢得了奖牌,却难以获得相应的钦佩和尊重。

流亡海外的中国问题学者曹长青指出,这与中国奖牌中的水分和不公平性有关,他引述北京学者估计,中国选手拿一面金牌的代价高达约32亿元台币,这种靠国 家砸钱堆出来的金牌,很难赢得真正的敬佩。此外,中国运动员在国家支持下,禁药丑闻不断,也造成全球舆论难对中国队产生敬意,甚至有敌意,曹坦言:“赢金 牌是为了赢荣誉和尊严,但靠造假、歪门邪道,永远堆不出真正的荣耀,更堆不出尊严!事实上只会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