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揭被习近平记一等功三位顶级军事专家 /

揭秘被习近平记“一等功”三位顶级军事专家

中国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4个单位、15名个人记功。其中,63620部队一室研究员陈德明,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舰船性能教研室原教授董文才和61786部队原研究员方平分别被记一等功。

被授予一等功这三人有何来头?微信公众号“观海解局”梳理发现,自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以来,习近平每年都会在8月份签署通令,给多个单位及个人记功。此次被授予一等功的陈德明、董文才和方平都是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军事专家。

“反导尖兵”陈德明

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2016年7月,央视网、《解放军报》等媒体集中报道了被人称为“陈铁人”的戈壁军人、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

1986年,还在读高中的陈德明观看了一部电影,影片中,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呼啸升空的壮美画面令其震撼不已,心中悄然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

2016年5月,中俄联合反导演习在莫斯科举行 (图源:中国国防部网站)

在执行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试验1次只验证1个目标,1个导弹武器型号需要多次试验,周期长、投入大。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结果成功了。这种试验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节约了大笔试验经费。

21世纪初反导项目落户基地,陈德明受聘成为项目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实现了“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论证目标。
2010年1月11日,首次试验如期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拦截弹一击命中靶弹。反导试验初战告捷,为中国反导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数十年来,陈德明参与执行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完成10多个重大研究项目。从对导弹武器试验一无所知,到成长为技术专家,再到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陈德明一直在倾力打造“国之利剑”、铸造和平盾牌的路上,砥砺前行。

舰船专家董文才

据新华网消息,董文才,男,1967年10月出生,湖北武汉人,是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舰船性能教研室原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文才长期从事舰船水动力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工信部船舶高新技术项目、总装探索研究重大项目等重点项目30余项,被SCI、EI收录论文30多篇,先后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被评为海军优秀共产党员、海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此前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中国海军在南海举行实兵对抗演 (图源:新华社)

2009年,某新型舰完成方案设计,准备转入技术设计,航速达不到研制目标,如果不降低标准,就将直接影响到舰艇的按期列装。面对难题,董文才冷静分析后,向上级领导请缨:“这个任务,我能完成,达到减阻目标没问题。”

9条模型,11个方案,上千条曲线……董文才一头扎进项目里,带领团队进行了夜以继日的攻关。短短3个月,他们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董文才同事计算过,取得这样的成绩所需的知识贮备和研究准备时间,至少10年。2016年1月,董文才因病去世。

“传奇研究员”方平

据人民网报道,方平,湖北黄冈人。41岁,1995年7月入伍,总参某部研究员。其6次获得军队级成果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工作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据新华社报道,2015年5月25日零时,方平因连续高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生命停止在41岁。方平为之付出生命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一块重要阵地。

1995年,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数学系试验班毕业的方平,得知部队来学校招生的消息,飞奔到面试现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协议。1996年,方平所在课题组领受了一项“硬骨头”任务——多家单位很长时间都未能取得突破的课题。

接到任务后,方平仅用2个月就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捷报传来,上级领导高度评价:“这一战,着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随后,方平22岁获得全军一等奖,30岁晋升为副研究员,39岁晋升为研究员……方平用不到20年的时间,创造了令战友惊叹的“方平传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