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奥运项目三大兴奋剂重灾区 举重在其中 /

奥运项目三大兴奋剂重灾区 举重正在其中

里约夏奥会刚刚落幕,8月24日,国际举重联合会(IWF - 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公开披露的一份资料显示,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复查中发现15位举重运动员呈现兴奋剂阳性,其中包括三位中国运动员:曹磊、陈燮霞和刘春红,三人都是那届奥运会的举重冠军。其中,曹磊是女子举重75公斤级冠军,刘春红获得女子69公斤级比赛金牌,陈燮霞则获得48公斤级金牌,陈燮霞当年所获的金牌还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的首金。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运动员陈欣怡因兴奋剂尿检呈阳性被取消参赛资格。俄罗斯代表队也受赛前集体服药事件的影响被大规模禁赛。

每逢奥运会,兴奋剂注定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夺得400米自由泳银牌后,金牌得主澳大利亚选手霍顿抨击孙杨之前的兴奋剂禁赛事件,言论引发中国网民巨大不满。

据新华网2014年11月报道,孙杨在该年5月曾因检测出违禁品”曲美他嗪“而遭禁赛三个月。事后记者了解到,孙杨长期服用含该物质的心脏病药物而并未提前通知检测机构,导致被“误判”。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报道,2014年底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全面审查完中方提交的文件后,对孙杨禁赛3个月的处理不进行上诉,此事就此划上句号。

中国人对兴奋剂最初的群体性认知来自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短跑名将约翰逊的兴奋剂丑闻。从那以后,世界各大体育赛事中,运动员违规使用兴奋剂事件不绝于耳。据WADA最新的统计报告显示,仅2014年一年,经该机构及其授权在各国的实验室检验的近22万份运动员样本中,有2287份检测异常。其中,约64%(1462份)最终确认为违规使用兴奋剂,约10%确认为合理药物治疗而免责。

上述1462份结果中,男性运动员占八成,女性两成。按使用时间分,约78%的违规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使用,其它都在比赛之外。涉及到的运动项目有82种,参赛国109个。

田径、健美、自行车、举重、力量举、足球、摔跤、拳击、橄榄球和水上项目是兴奋剂违规使用重灾区,为结果中占比排前十位的项目。从违规运动员国籍来看,俄罗斯、意大利、印度、比利时、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韩国检出违规运动员数位于前十。其中,澳大利亚和中国均有49例。(注:以下图表中总计1693人违规,包括上述经检测确认的1462人和未经检测就可判定违规的231人)

然而,仅看总数并不能很正确地反映出各个国家违规使用兴奋剂的严重程度。有的国家送检运动员基数就很大,因此检测出违规的人数也容易多。为减少此类偏差,财新记者根据WADA该份报告中详细数据,计算出各国参赛运动员检出违规的概率,以千分比表示。具体算法为:

某国检出违规运动员人数/某国送检运动员总数

按照此方法,结果大有不同。整体来看,2014年送检WADA实验室的所有运动员里,每千人当中有7.6人确认违规。中国送检运动员中,每千人有3.6人确认违规,未在前列。而澳大利亚该数值为6.6人,俄罗斯8.8人,韩国15.6人,土耳其则高达25.5人。检出违规概率最小的国家是古巴,每千人中仅有0.5人。概率最小的国家前十位还有德国、日本、丹麦、荷兰、美国、新西兰、墨西哥、爱尔兰和芬兰。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数据全部是由经WADA在各国认证的实验室提供的。而据WADA官网2016年4月21日的新闻显示,该机构暂停授权中国反兴奋剂实验室,持续时间为四个月,原因为中国的实验室未能达到WADA认证标准。据中国日报2016年8月17日报道,WADA恢复了该实验室的认证授权。

资料来源: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发布的《2014年反兴奋剂违规报告(2014 Anti-Doping Rule Violations(ADRVs) Report)、综合媒体报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